从今天起,我国正式迎来冬至节气,数九寒冬自此开启,同时意味着隆冬时节来临。在古代,人们通常把冬至当成新的一年来计算,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冬节”,故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冬至这一天是一年里黑夜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此后,白天慢慢变长,故此又有“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说法。
随着冬至的到来,各地气温都将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了。所谓“数九”,是指从冬至当天算起,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冬寒就变成春暖了。正如“九九消寒歌”所写一样: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每一个“九”人们都有不同的感受,温变物变,这也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许多老一辈人至今依然将冬至看的很重,因为在某些地区至今保留着冬至祭祀先祖的习俗,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在北方人的记忆里,从小就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这种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医圣张仲景那个年代,相传医圣张仲景看到冻伤的老乡,便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祛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自此便形成了冬至“吃饺子”习俗。北方乡下最直接的说法叫做“按耳朵”,吃完饺子就是按了耳朵,耳朵就不会再冻。驱寒的同时,更多的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取其团圆之意。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正如林清玄在《季节十二帖》中写的一样:“吃过这碗汤圆,就长一岁了。冬至的时候,母亲总是这样说。母亲亲手做的汤圆格外好吃,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夜,又和着成长的传说。”这和历史上的周代把“冬至”是被看作“新年”之始不谋而合,今天过后人们又大了一岁。
冬至开始,我国正式进入一年之中的隆冬时节,山河内外,天寒地冻,人们更容易出现冻伤,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风寒侵袭。“过了冬至就是年”,年味渐浓,聚会增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冬季养生,还是以“藏”为要。
文章:Pierre
审核: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