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历史为脉络,以人物为主体,通过东西方两个视角,来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历程。一提到圆周率,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祖冲之。然而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都圆周率的计算做出了贡献
圆是一种几何图形,是一个看来简单,实际上是十分奇妙的形状。
古代埃及人就认为:圆,是神赐给人的神圣图形。中国古代也将圆赋予了团圆的美好寓意。
区别于矩形和三角形,圆是闭合的弧线,它的周长和面积难以用尺量取。好在古人早早就发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所以只要找到这个比值就可以通过直径来计算周长,这个比值就是圆周率,因此“圆周率=圆周长/圆直径”,其中“直径”是直的,容易测量,难以计算精确的是“圆周长”。
现如今我们都已知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了,然而就是这个看似寻常的数字,它的准确数值在历史长河中却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个小数的推算过程历尽了岁月沧桑,令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为之倾注心血,千锤百炼,方才成就了我们后人对于圆的精确计算。可以说,它小数点后每一位数字的背后,都有一段科学佳话。
接下来我们不妨从东西方两个角度去了解圆周率的发展历程。两条脉络同时并行,通过对比,我们来看到底东方西方谁会更胜一筹。
早在公元前300多年的战国时期,也就是大约2300多年前,当时墨家的著作《墨经》中已经给出了圆的明确定义。
当时的古人就发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大概是3左右的数字,也就是所谓的“周三径一”。
而此时西方的古希腊有阿基米德,他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通过理论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先河。阿基米德从单位圆出发,先用内接正六边形求出圆周率的下界为3,再用外接正六边形并借助勾股定理求出圆周率的上界小于4。接着,他对内接正六边形和外接正六边形的边数分别加倍,将它们分别变成内接正12边形和外接正12边形,再借助勾股定理改进圆周率的下界和上界。他逐步对内接正多边形和外接正多边形的边数加倍,直到内接正96边形和外接正96边形为止。最后,他求出圆周率的下界和上界分别为223/71和22/7,并取它们的平均值3.141851为圆周率的近似值。不难发现,阿基米德所采取的是迭代算法和两侧数值逼近的策略。
在这一时期,西方胜出。阿基米德已将圆周率正确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3位。
下面我们看500多年后的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走进了历史舞台。
这位刘徽,他是魏晋时期的数学家,他所处的时代思辨之风大为盛行,可见当时的东方人已经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了。刘徽此人思维缜密,他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发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聪明的刘徽发现,“周三径一”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我们现在都知道π=3.1415926......计算时往往取3.14近似值,如果计算一个半径为2的圆的面积,根据公式πR·R可知,π=3时,面积为12;而π=3.14时,面积为12.56,误差还是比较大的。
刘徽在当时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作为一名数学家,毕生的志向就是在学术上有所突破,因此他下定决心要计算出更精确的圆周率。前人之所以认为“周三径一”,主要是因为无法对圆周率进行准确的推算。而刘徽的切入点便是要寻求一种合适的研究方法,让无法量化计算的圆周率可以进行推算。
刘徽思维敏捷、方法灵活,他偶然间发现,可以用正多边形来替代圆进行计算,圆的弧线难以度量,而正多边形的边长是直线,量起来便不是问题。刘徽的这一步操作,巧妙运用了数学中的一种科学思想,叫做转化。把无法掌控的事物转化为简单的事物。
同时,刘徽还想到,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也就越接近于圆,在计算周长、面积时则更精确。比如说,当计算圆内接正6边形时,每条边对应的弧长的圆心角为60度,那么弧长与正6边形边长的差值较大,当为正12边型时,弧长的圆心角为30度,为正24边型是,圆心角为15度,那么如此递推,不断扩大正多边形的边数,最后使圆心角趋近于0度,那么该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长就接近于该圆的这段弧长,正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于圆的周长了。这也是他的另一个思想,极限的思想。
刘徽用这种方法被命名为“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寥寥数语,指出了这种科学方法的精髓。刘徽运用割圆术最后算到了圆内接正3072边形,并由此而求得了圆周率 为3.1415和 3.1416这两个近似数值。这个结果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请记住,当时是将近公元300年,彼时,我们东方已经找到了推算圆周率数值的有效方法,而西方却仍然止步不前。这一时期,我们东方更胜一筹。
时间又过了100多年,在南北朝时期,又一位天才数学家祖冲之登场。他充分肯定了刘徽割圆术的重要意义,并沿用此法继续割圆推算圆周率。公元480年左右,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结果,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还得到两个近似分数值,密率355/113和约率22/7,密率是个很好的分数近似值,要取到52163/16604才能得出比355/113略准确的近似。祖冲之对圆周率数值的精确推算值,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是一个重大贡献,后人将“这个精确推算值”用他的名字命名为“祖冲之圆周率”,简称“祖率”。在之后的800年里祖冲之计算出的π值都是最准确的。直到15世纪初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求得圆周率17位精确小数值,才打破祖冲之保持近千年的纪录。15世纪在中国具体是哪个朝代呢?答案是明朝。由此可见,祖冲之以后,我们东方对于圆周率的计算水平就一直遥遥领先了!这也再一次证明了我们古老的中国在古代封建时期是多么的强盛!这无疑为现如今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莫大的鼓舞。
读到这里,我们简单总结一下。以往我们一提起圆周率,都会默认这是祖冲之的功劳。现在我们更加明确,祖冲之的贡献体现在他推算出的圆周率小数点后的位数最多,他得出的数值嘴准确,他的成果记录保持了很久。实际上,这个功劳有一半是属于刘徽的,是刘徽创造了割圆术,为祖冲之的计算提供了可行方法,实在是功不可没。从这个角度,我们看到了科学家之间的前赴后继、珠联璧合,更看到了科学家精神的薪火相传。
17世纪之后,西方经历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开始逐渐崛起。西方科学自然也应时而起,在伽利略、牛顿两位巨人的带动下,西方的科学家多如耀眼的星辰。而此时东方已步入封建时期的尾声,科学水平也止步不前。
我们现在都知道圆周率是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π代表了圆周率。π显然是一种西方的命名方式,那么这个符号是谁人规定的呢?答案是欧拉。欧拉是瑞士著名数学家,他于1736年创设了π这个数学符号,主张用它来代表圆周率。也就是说,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π,已经是沿袭了近300年的规定。
在近代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利用无穷级数或无穷连乘积求π,摆脱可割圆术的繁复计算。无穷乘积式、无穷连分数、无穷级数等各种π值表达式纷纷出现,使得π值计算精度迅速增加。到1948年英国的弗格森和美国的伦奇共同发表了π的808位小数值,成为人工计算圆周率值的最高纪录。
现如今,我们早已不再依赖人工计算这种简陋的方式了。电子计算机把我们带入现代社会,也使π值计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不论在东方西方,只要轻轻点击一下按钮,简单敲击几下键盘,所谓的天文数字便瞬间呈现在眼前。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截至目前,π的最准确值,超过小数点后62,831,853,071,796位。
小小一个π,小小的一串数字,却贯穿了人类整个发展历程。从无法推算到有法可依,从小数点后一位一位地突破,到后来的天文数字,由浅入深,由粗到精,今日之圆仍为过往之圆,今日之圆也全然不同于过往之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科学家们的聪明才智、独具慧眼,更看到了他们的坚定执着、对于求真求索的矢志不渝。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将持续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踔厉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