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智库首批入库专家兼审核委员会委员,核物理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武器装备论证研究中心研究员。
吕敏长期从事军备控制的科学技术等研究。多次参加中国核试验,在核试验的物理诊断领域中长期从事系统的、开创性的工作,为提高中国核试验物理诊断水平,建立较完善的诊断体系作出了贡献。
为第一颗原子弹提供实测数据
在新疆“死亡之海”罗布泊的西北方,坐落着我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马兰基地。面对这片蛮荒之地,激荡的却是国家使命和创业豪情。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96年我国宣布暂停核试验,这片土地见证了太多风云过往。吕敏是新中国选送到国外留学、最早参与筹建我国核试验研究所的专家之一,他和战友们一起共同开创了我国的核试验事业。
1963年,吕敏从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回国,在钱三强的指导下制定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验方案,筹建了核试验研究所,开始了中国核试验事业最早的科研攻关。原子弹的爆炸试验如同它的研制,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在试验过程中,研究人员要对核爆炸过程、结果和效应进行观测和测量,为改进和发展核武器提供参考。而吕敏的工作就是物理测量,在第一次核试验中,他负责核链式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量。这个参数是检验武器性能的重要参数,是武器试验中必须测到的参数。
摆在吕敏面前的任务非常艰巨,他要捕捉核爆炸反应中百万分之几秒的一瞬间的微妙信息,并记录一套数据。且要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研制一套快速射线探测器,快速记录示波器,要建立一套模拟标定源,最后还要把它们配在一套完整的测试系统上。经过艰苦努力,吕敏的研究成果经受住了考验,在试验中获得了满意、可靠的波形,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提供了第一组核裂变反应的实测数据。
而后,吕敏带领团队开始进行多测试项目的竖井方式地下核试验研究,为每次核武器试验获得丰富数据创造了条件,该研究后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0年代后期,他又带领团队研究出一套新系统,该系统具有反应快、响应速度快等多项功能,为核武器设计单位多次提供了核反应数据。吕敏先后提出多项实时物理诊断测量项目及测量的基本物理方案,包括用飞行时间方法测量中子能谱从而获得聚变反应温度;通过针孔照相获得聚变反应区的形状和尺寸;利用电子对反应产生的正电子测量聚变反应的高能7射线;利用光纤阵列测量空间不同位置的温度参数等。后来他提出研制的测试仪器,被人们称为“功勋示波器”。
吕敏常说,中国人只要有条件,只要我们拼命干,就可以把事情干起来。当时,全国、全军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大力协同,短短两年内研制出1000多台套核试验控制、测试、取样用的仪器设备,取得了从无到有的开创性突破。许多像吕敏这样投身于原子弹工程的年轻人,在几十年里隐姓埋名、默默无闻,放弃原有的研究领域,不能出国交流,不能发表文章,甚至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哪里。牺牲如此巨大,决定的时候却毫不犹豫。
吕敏说,勇于奋发图强,敢于独立自主更生,马兰精神,实际上要求就是有爱国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为了国家强大,能够有机会效力,感觉很幸福、很骄傲。
干点有用的实际事
1986年4月,严重的肝病击垮了吕敏的身体,同志们用担架抬他上飞机送往医院时,他还反复说:“我不能离开,我的事业在这里。”然而病魔并没有击垮他为国防科技事业的献身精神,在医院里,他仍牵挂着核试验场,他在病床上写了一首诗:“梦魂西去北山下,心神又到爆室旁。”出院后,他带病领导了我国武器和卫星的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吕敏说,整个国家不强起来,看着心里非常窝囊,能够为国家特别是在国防上做一点贡献,心甘情愿。
吕敏以坚强的毅力与病魔苦苦地抗争。1987年,吕敏调到北京工作,仍然从事与核技术有关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后来,吕敏在给钱三强的一封信中说,这个事我不后悔,尽管50来岁就生了那么一场大病,但总算给国家干了点事,干了点有用的实际事。他说,科技人员能干这份工作也是一种机遇,苦是苦点,但是值得的。(文/王慧兰)
相关链接:
吕敏院士简介
吕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智库首批入库专家兼审核委员会委员,核物理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武器装备论证研究中心研究员。
长期从事军备控制的科学技术等研究。多次参加中国核试验,在核试验的物理诊断领域中长期从事系统的、开创性的工作。主持建立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了核装置链式反应动力学过程诊断的技术和方法。提出了用光纤时空分辨和针孔照相方法测量核反应空间分布参数等重大项目的物理技术方案,提出并组织实施了竖井地下核试验中多项目测试的技术方案,均获得圆满成功,为我国核武器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数据。为提高我国核试验物理诊断水平,建立较完善的诊断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科学大会先进科技工作者奖、专项大数据科技传播奖特殊贡献奖,国防科委先进科技工作者标兵称号,立二等功两次。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物理学报》等刊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