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新闻网12月30日讯(徐柒柒)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冬天带着充满电的手机出门,还没用多久,就要没电了。这是因为低温环境下,锂电池的化学活性会变差,能够被有效利用的电量比常温环境下低。
近日,来自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以及中科院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可以让锂离子电池在极其严寒的环境下稳定工作的方法,即使在-35℃的条件下依然能够充电,并能在放电过程中,释放近100%的电池电量。
锂电池是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的一种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即充电电池,也叫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的构成材料主要有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此外还有铝箔、铜箔、铝塑膜等等。
锂离子电池具有质量轻、电压高、比能量大、快速充电、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等优点。目前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电子产品、电动汽车以及航天电子工程领域。
同时,锂离子电池也存在不耐受过充、不耐受过放、可能短路、会因温度等原因容量衰退等问题。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更快充电、更耐寒、更耐热、更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
为了提高电池在极寒条件下的性能,科学家们将锂离子电池中的石墨阳极换成了含钴的沸石咪唑酯骨架,电池的性能变得更好。测试发现,更换了材料的阳极在-20℃的温度中也能稳定的充电和放电。在温度略低于冰点时,电池的储存容量也能达到正常室温状态下的85.9%。即使温度降低至-35℃,电池阳极也可以充电,而且释放近100%的电池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