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之时,北京的春风吹起了漫天飞舞的杨柳絮,四处飘散的“白毛”实在让人感到无奈,而这些飞絮其实是杨柳树正在借助风力传播种子,寻找适合的地方繁衍生息。虽然是生命的本性,但到处飞舞的飞絮确实给人们带来不少的苦恼。而另外一种植物,在这个季节也在借助春风四处散播自己的果实,却不那么令人生厌。它就是这次要介绍的优秀绿化树种——榆树。
榆树(Ulmus pumila L.)又名家榆、白榆等,为榆科榆属落叶乔木,幼树树皮平滑,灰褐色或浅灰色,老干树皮暗灰色,具不规则深纵裂,粗糙;冬芽近球形或卵圆形。叶互生,边缘具重锯齿或单锯齿,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托叶膜质,早落;花两性,春季先于叶开放,多数成簇状聚伞花序,生去年枝的叶腋。翅果长椭圆形或近卵圆形。
稍微年长的人对榆树一定不陌生,许多人都吃过榆树的果实——“榆钱”。每年春天,树上结满了榆钱时,外表普通的榆树才会引来人们的关注。榆树的枝条上长出一片片的榆钱,就像一枚枚青黄的迷你铜钱,只是在中间鼓起一个小小的荷包,里面藏着的就是榆树的种子。密密匝匝的榆钱一串串簇拥在一起,更像极了“钱串”。撸一把嫩嫩的榆钱,直接塞进嘴里咀嚼,能尝出甜甜的味道。
榆钱的吃法还有很多种,做汤、下面条、蒸窝头、包饺子,其清甜的味道似乎是百搭,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榆钱饭。小时候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做《榆钱饭》,作者刘绍棠先生将榆钱描绘成了人间美味,令幼年的我念念不忘,四处寻找好吃的“榆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附近的公园里还真让我找到一棵,便迫不及待的撸了一些带回家让妈妈做给我吃。榆钱饭的做法也很简单:摘下的榆钱洗净,掺上棒子面,蒸熟,再捣点蒜泥,兑上米醋,点上几滴香油,真是难得的美味。在过去没有大棚养殖的蔬菜时,春天吃上这新鲜的美味,正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好的恩惠了。老人们说这是他们在食物匮乏的年代用来果腹的野菜,现在却成了人们追求新鲜口味的美食。
很多人将榆钱误以为是榆树的花,人们注意到榆树,是因为它结满了一树密密麻麻的榆钱,却往往错过了它的花期,其实榆树的花也很有特色。跟很多早春开花的植物一样,榆树的花芽在秋季落叶的时候就已经形成,在漫长的冬季蓄势待发。第一缕春风吹过,就唤醒了沉睡的花苞。人们往往只会注意到那些鲜艳、硕大的花朵,而榆树小小的花却不引人注目,其实细看榆树的花,也是分外美丽:紫色细小的花瓣,当中夹杂着丝丝花蕊。榆树的花为两性花,头状花序,簇生。榆树花也采取了雌雄异熟的办法,避免自花授粉。榆树的花序簇生在枝条上,基本无花梗,花序中有一个个紫色花筒,其实是一朵朵花儿。当然,榆钱对此毫不在意,鲜艳的花朵是为了吸引授粉动物的注意,而榆钱是风媒花,只要有春风足矣。
黄绿色的榆钱很快就会成熟,变成了黄白色的“铜钱”,一场春风,榆钱片片飘落,每到这个时候麋鹿苑便会“满园尽带黄榆钱”。榆钱的果实是翅果,这层薄薄的“铜钱”便是它的“翅膀”,在风里的作用下,榆钱里的种子就能传播到更远,这就是植物的智慧。
许多人毫不客气地肆意采摘榆钱,只留下光秃秃的树枝。殊不知这香甜可口的榆钱正是苑里许多动物的美食,即使是干黄散落满地的榆钱也能为他们提供一顿盛宴。榆钱虽然美味,也请大家手下留情吧!
待到榆钱落尽,嫩绿的榆叶也就长了出来,虽然没有榆钱那样香甜,但是也是可食用的。据说榆树的皮也是可食的,听老人们说,从前在饥荒的时候,村里的榆钱、榆叶甚至榆树皮都被吃光,这榆树保住了无数人的性命。
榆树还是极好的木材,榆树不像杨柳树一样长得快木、质疏松,它的木质坚硬又有韧性。老榆木的家具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结实耐用却不似红木一样价格昂贵。 “榆木疙瘩”乎是个贬义词,往往形容一个人脑子不灵活,但从中也能体现出榆树的根坚硬的质地。
榆树耐性强,是理想的绿化树种。榆树果实叫榆钱,谐音“余钱”,民间有将榆树种在屋后的传统,以图个吉利。陶渊明在《归园田居》里就写到“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如此不娇气、平凡普通的榆树却有如此多的用处,还有什么理由让人不爱它?
作者:朱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