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海洋研学活动质量提升沙龙成功举办
12月10日,中国海洋学会联合厦门蓝海行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了双减背景下海洋研学活动质量提升沙龙,活动由蓝海行董事长刘双印主持。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余兴光、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罗珺、集美大学观赏海洋生物科普教育基地陈楠、PBL项目式学习专家林淑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李杰老师、厦门曾营小学高玉梅校长、厦门曾营小学孙伟义副校长、厦门窗内小学杨娜青校长、厦门侨英小学苏志菘副校长、厦门乐海小学方燕婷主任、厦门乐安小学老师们,还有集美大学的同学们,共约40人参加了活动,大家共同探索海洋研学发展之路。
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余光兴为我们梳理了研学项目应如何展开,如何调动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的优势,向我们介绍了厦门的自然资源优势,提出了将行业领域科学家、院士等作为科普人力资源,搭建一个资源共享的科普平台,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开展研学科普的新思路。
PBL项目式学习专家林淑珍向我们介绍了全球前沿的STEM-PBL跨学科项目式创新教学方法,提出提升研学质量,增加学生收获的方法之一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热情。将研学资源作为前期研究的支撑,在工程设计流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得到提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李杰老师提出利用近海资源、文化历史来进行爱国教育,丰富研学活动内容和主题。
大连圣亚海洋生物研究所罗珺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很多海洋研学案例,从研学目的出发,将海洋保护、资源保护结合到研学中,创新研学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和家长。
曾营小学孙伟义副校长以家人举例,让我们从实际生活案例中感受项目式学习给孩子带来的好处和提升,把项目式学习带入研学中,让孩子带着思考带着问题专注于研学中。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推进“研学实践教育”,特别是双减后,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研学实践活动,是推进我国海洋教育发展、促进青少年海洋素质养成的重要举措,对培养海洋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本次活动沙龙中,多位专家、老师都提出了具有实践价值的观点和建议,探索了海洋研学课程体系开发的落地和海洋研学质量如何提升,为今后研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