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产品质量提升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12月18日上午,由中国海洋学会主办、厦门大学海洋科技博物馆承办的海洋科普产品质量提升线上沙龙活动成功举办,共有来自中国海洋学会、海洋出版社、厦门大学、厦门蓝海行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洋大学、福建东山二中的60余位师生参与了此次活动。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媒体融合中心江波博士、厦门蓝海行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杨文晓以及厦门大学海洋科技博物馆张朝霞博士应邀做了精彩的报告。本次活动由中国海洋学会科普部负责人主持。
中国海洋学会科普部负责人介绍了本次沙龙活动的背景,指出科普产品是做好科普工作的基础,提高科普产品的质量才能提升科普活动的成效。
首先江波博士介绍了近年来海洋出版社在海洋科普数字化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包括海洋科普数字化的总体布局,海洋生态文明系列VR、海洋科普有声读物、海洋知识普及电子挂图、海洋科普动画以及海洋科普教育宣传平台等等数字内容产品与支撑平台。此外,还介绍了海洋出版社下一步将从自然海洋、生态海洋、科技海洋、人文海洋、开发海洋、安全海洋等维度来打造海洋科普课程体系的一些设想。
图: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媒体融合中心江波博士做主题报告
随后,蓝海行的杨文晓介绍了如何根据研学实践的主题来设计不同的文创产品,总结了将设计出的文创产品应用于科普实践后取得的明显效果,并建议在科普活动中不断修改完善文创产品。
最后,厦大海洋科技博物馆的张朝霞老师介绍了厦大海洋师生研发的三款数字化展品——仿生机器鱼、导览机器人以及虚拟博物馆的构思、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并推出了博物馆志愿者团队设计的一系列充满创意和海洋元素的文创产品,讲述了这些作品的创作灵感、海洋立意、设计过程并展示了效果,包括海洋风的原创系列平面图片、海洋文创礼品、研学手册赶海日记以及海洋科普绘本水母等的创作进展。
图:厦门大学海洋科技博物馆张朝霞副馆长做主题报告
参会的师生们对嘉宾介绍的内容兴趣盎然,收获颇多,江波博士和张朝霞老师介绍完数字化科普后,不少大学生志愿者就上网去冲浪了,他们纷纷表示这种沉浸式地学习相关的海洋知识,感受全球变暖与环境污染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又能在虚拟场景里与海洋生物开展互动,实现了科普效果质的飞跃。同时张朝霞老师介绍的海洋文创产品的创作与推广也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海底世界》等杂志表达了对其介绍的研学手册和科普绘本的欣赏。
通过交流互动,大家都发现了彼此在海洋科普产品上存在的优势,均建议由中国海洋学会搭建平台,各高校、研究所和企业联合起来各展所长,通力合作,打造一个中国海洋科普新平台,推动海洋科普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