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智惠农民】农业强国光明谈:悠久农耕文化,润泽农业强国

光明三农
原创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官方账号
收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持续精神力量,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底气所在和自信之源。《“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要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传承,通过保护乡村文物古籍、传统村落、农业遗迹等,推动乡村成为文明和谐、物心俱丰、美丽宜居的空间。

农耕文化是长期农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实践的产物,农耕文化是劳动人民长期农业实践的结晶。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农耕文化在新的时代方位下,释放出熠熠生辉的光彩。

今年7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青田举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的成功实践者和主要贡献者。1300多年前,浙江青田先民通过田中种稻、稻下养鱼的方式,实现了贫困山区“饭稻羹鱼”的田园梦,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9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列世界首位。农耕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关注,体现出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强劲的生命力。

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方式开场,惊艳世界。其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底蕴,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冬奥会上,二十四节气通过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让古老智慧尽显大国文化自信。实际上,早在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就系统地提出了二十四节气;今天,在安徽省淮南市,二十四节气节庆习俗已经成为城乡文化的重要标签:八公山地质公园二十四节气园、淮南舜耕山二十四节气回廊等,无不彰显着农耕文化的深远影响。

远古农人的智慧也体现在建筑方面,比如安徽皖南地区,由于山多,地形复杂,建造房屋聚集而居并不容易。在长久的实践中,农人渐渐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建造出依托自然又抵御自然的“徽派建筑”。今天,仍可见溪水穿村而过,背山临水、坝地梯田的徽派建筑特色。徽商进则致仕经商,退则耕读传家的文化氛围,传承至今。

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现实价值

塑造乡村形象。“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农耕文化中蕴含着古人做人、务农、为学的哲学,今天读来仍令人心向往之。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晴耕雨读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代替,乡村破败、乡村污染等形象广为传播,农耕文化的传播与认同更是无从谈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乡村经济的发展,以农耕文化、特别是耕读文化擦亮乡村发展底色,越来越呈现出新的时代价值。当前,我们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乡村发展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不再是一种奢望和理想。重新发现乡村价值,再现乡村的耕读传家形象,成为传播农耕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提供价值引领。乡村是大多数人生于兹长于兹的地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作为文化基因,流淌在数以千万计地外出游子的血液中,农耕文化为外出游子摹画出一幅温暖的乡愁图。农耕文化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道德引领,让人们形成勤劳、淳朴、诚实、善良的价值美德。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农耕文化可以起到聚心、润心、强心等作用,把社会各界的目光汇聚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作为社会发展的润滑剂,又能起着调节作用,充实心灵,提振进一步发展信心。农耕文化在乡村治理中也能发挥法治之外的作用,通过家风家训、文化传统、乡风民约等渠道,塑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关系。比如,安徽省潜山市槎水镇逆水村,充分发挥家风家训的价值导向作用,把农耕文化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勉励少年儿童努力学习、回报社会。据统计,全村3000多人,相继走出了29位博士、54位硕士、近300名本科生,成为远近闻名的“博士村”。

助推经济发展。农耕文化自古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周书》有言:“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农耕文化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得以建立的,为生存而“耕”,为济世而“读”,农耕文化统筹着中国人“达”“独”不同状态的人生理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涵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农耕文化不仅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通过凝心聚力、成风化人,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精神动力。

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精气神

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我国是农业大国,千百年来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思想深入人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耕”的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局限于耕耘土地。因此,应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把村规民约、文化传统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耕文化中明伦理、正家风、促教育的作用,把农村社会耕作、读书的理想与乡村振兴工作结合起来;以农田系统、游牧生产系统、蚕桑系统等农业文化遗产为抓手,把农业发展与文化促进结合起来;强化农耕文化载体建设,把乡村博物馆、村史馆建设与修编村史、村志等结合起来。通过农耕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播、普及,在全社会形成认同农耕文化、实践农耕文化、遵从农耕文化的浓厚氛围。

建设农耕文化基地。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多,当前农业农村部也进行了多批次的评选,保护效果明显。要充分发挥农耕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赋能。要进一步挖掘农耕文化内涵、推出更多农耕文化基地,通过耕读教育、研学旅游等,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安徽省长丰县马郢村曾经是个一穷二白的村庄,近年来,在马郢耕读计划的带动下,整个村庄实现了华丽转身,一跃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周边百姓也鼓了口袋、富了脑袋。要充分发掘农耕文化的引领作用,挖掘示范基地丰富的生态、文化、人才价值,实现文化保护、乡村振兴双丰收。把耕读文化、劳动教育等纳入大中小学基础课程体系,让农耕文化示范基地成为年轻一代认识劳动、体验劳动,进行劳动实践的地方,进而增加对农耕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强化文化人才建设。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当前,已有一部分人才扎根农村,在乡村的土地上实现个人的价值与理想。一些地方通过“乡村振兴专员”“乡村振兴协理员”等制度建设,吸引了一批人才投身于乡村振兴建设。但是相对于广袤的农村大地,乡村人才还有较大缺口,而农村缺乏人才吸引力是重要方面。农耕文化具有一定的情感纽带作用,“乡愁”成为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驱动力。通过“半为儒者半为农”等文化价值传播,吸引愿意回乡创业的学子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人才制度,吸引人才参加农耕文化保护、建设;发挥以文化人作用,通过农耕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乡村振兴人才文化素养;通过宣传、推介,以文聚人,让人才了解农耕文化的重要意义,唤起人才对农耕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为乡村振兴贡献文化力量。(焦德武 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科普6378c357680a4
贡士级
👍🏽👍🏽👍🏽
2023-01-06
施兴梅
庶吉士级
已学习
2023-01-05
燕港村第三支部钟福初
少师级
悠久农耕文化,润泽农业强国!
20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