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蓝环章鱼上了热搜:有位朋友在火锅店吃饭的时候,发现点的章鱼里有一只和别的章鱼长得不一样,就拍照片发了微博,结果得到了@博物 的回复:是蓝环章鱼,含有河鲀毒素,毒性非常强且受热不分解。
蓝环章鱼,毒性非常强而且受热不分解|新浪微博:@博物杂志
蓝环章鱼到底是什么?当剧毒的章鱼混入食材,我们该如何分辨?我们吃海鲜的时候,还有可能遇到什么潜在的危险食材?
致命的蓝环章鱼
蓝环章鱼并不是某个单独的物种,而是豹纹蛸属(Hapalochlaena)下物种的俗称,目前已知的种类有4种,分别是:条纹豹纹蛸(H. fasciata)、新月豹纹蛸(H. lunulata)、斑点豹纹蛸(H. maculosa)和尼氏豹纹蛸(H. nierstraszi)。其中,条纹豹纹蛸和新月豹纹蛸在我国的热带、亚热带海域有所分布。
4种豹纹蛸:
新月豹纹蛸 | Rickard Zerpe / Wikimedia Commons
条纹豹纹蛸 | Totti / Wikimedia Commons
斑点豹纹蛸 | Sylke Rohrlach / Wikimedia Commons
尼氏豹纹蛸 | reeflex.net
上了热搜的这只蓝环章鱼,可能是一只新月豹纹蛸。蓝环章鱼最大的特点,是它们全身密布着一个个蓝色的环状或条状图案,活着的时候十分显眼。但并不是所有身上有环状图案的章鱼都有毒,例如常见的食用章鱼短蛸,身上的一对金色环斑是它们的重要特征。
短蛸 | zukan-bouz.com
市场上的新鲜短蛸,眼睛下方也有一个金色圆圈|zukan-bouz.com
其实,不少章鱼、乌贼等头足类物种都有毒素,这让它们在捕猎时能够迅速麻痹猎物。好在这些动物中,绝大多数的毒性都很微弱,只对虾蟹等甲壳类生物有效,对人几乎无害。
但蓝环章鱼体内的主要毒素为河鲀毒素,这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质天然毒素之一,毒力是氰化钠的100~1000倍。蓝环章鱼通过共生在体内的几种细菌产生毒素,毒素主要分布于唾液中,外套膜和墨汁中也有部分毒素。毒素是蓝环章鱼在捕猎和自卫时的重要工具,它们攻击猎物之后,会将毒素注入到对方体内,让猎物迅速失去知觉。
蓝环章鱼捕食|Eunjae Im - Underwater Imaging Productions
普通的烹饪无法让河鲀毒素分解,因此食用蓝环章鱼也会中毒。国外曾有数起因食用蓝环章鱼中毒而导致伤亡的记录,国内在2014年也有过相关的新闻:在台湾,有人误食蓝环章鱼,在吃下很短时间后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无力、麻木等症状,好在及时送至医院,经过抢救才勉强保住性命。
不要出于好奇去尝试
这次上了热搜的蓝环章鱼,让不少朋友对于海鲜等食材都心有戚戚。对于海洋生物来说,它们要在广阔而危机四伏的海洋中活命,没有点带毒的绝活恐怕很难生存。而对于食客来说,避开潜在的危险食材,就能大大提高安全指数。
可能混入食材的有毒海洋生物,大概分这么几类:
体内含有毒素
蓝环章鱼就属于这种,如果误食可能会导致中毒。蓝环章鱼的特征比较明显,容易分辨,如果是自己处理食材,多留个心眼就可以分辨出来。
跟其他章鱼明显不同|新浪微博:@y1xuan
部分器官有毒
这类最著名的就是河豚。作为长江三鲜之一的河豚,其卵巢、肝脏等器官都有毒,而且毒素正是河鲀毒素,但因为肉味鲜美,很多人仍然愿意冒险去尝鲜。好在,如果河豚经过有经验的厨师处理,一般不会让食客中毒,而且现在人工养殖的河豚也可以安全食用。
常见的斑点圆鲀Sphoeroides maculatus | Wikimedia Commons
一些鲤形目鱼类的胆汁中含有鲤醇硫酸酯钠,这种物质也有毒性,进入人体后会损坏肾小管,从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的可能引起死亡。而且,这种物质经过加热或者泡酒后依然会具有毒性。
常见食用鱼中,鲫鱼的胆汁毒性最大|George Chernilevsky / Wikimedia Commons
进食富集毒素
有些生物自身无法制造毒素,但它们进食了富集毒素的食物,导致体内累积了毒素。例如正直爱洁蟹、花纹爱洁蟹、铜铸熟若蟹等多种蟹类,它们体内的毒素主要为河豚毒素、蛤蚌毒素等。曾有人将正直爱洁蟹当做“面包蟹”售卖,食客食用后中毒。
铜铸熟若蟹 | Sébastien Vasquez / Wikimedia Commons
一些底栖生物如贝类、甲壳类,尤其是滤食性生物,很容易因水体污染而累积毒素。赤潮、废水等因素,会让这些动物的体内大量积累有毒物质,人食用后也可能中毒。
每年四五月份赤潮高发期,食用贻贝中毒的新闻时有发生|Pixabay
毒刺或毒腺有毒
一些生物为了自卫演化出了毒刺等器官,比如玫瑰毒鲉、褐篮子鱼、蓑鲉等鱼类和部分海胆,它们均长有特化的尖刺状器官;一些种类还具有毒腺,能在刺入对方体内时射入毒液。这些毒液如果注入人体,会造成红肿、疼痛,严重的可能致残甚至致死。如果去除毒刺,这些食材即可安全食用。
动物世界里常见的魔鬼蓑鲉也是有毒的 | Jens Petersen / wikimedia Commons
因变质而产生毒素
很多海鲜死亡后,体内的细菌会大量繁殖,肉体内脏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变质,同时产生毒素。食用此类的海鲜有可能会产生食物中毒,所以海鲜一定得选择新鲜的食用。
很多海鲜河鲜都有这个问题,例如中华绒螯蟹,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大闸蟹”,要吃新鲜的 | 图虫创意
病原体或寄生虫
这类情况在淡水、半咸水生物中更加严重。1988年上海流行的甲肝,就是因为人们食用被致病菌污染的毛蚶所致。一些地区习惯食用的鱼生、生醉虾、生醉蟹等,也极易感染肝吸虫等寄生虫。对于这类情况,只要避免生吃、将海鲜彻底熟食就可以避免。
生醉虾制作过程没有加热步骤,仅靠酒精腌制是无法彻底杀死肝吸虫的 | James Creegan / wikimedia
总的来说,买正规商家、食材煮熟煮透,可以避免大部分的食物中毒。遇到奇怪的食材,可以多留个心眼。多认识物种,有时候也真的能保命。
不过,大海里生物那么多,我们很难把它们统统认全。因此,不管是吃海鲜,还是去潜水去沙滩散步,看到不认识的生物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因为好奇去触摸,也不要因为嘴馋去尝试,也许一个不起眼的小家伙,就能让你终生难忘。
漂亮的僧帽水母,在沙滩看到千万别手贱!|4Neus / flickr
作者:二猪
编辑:麦麦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