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回答网友类似问题。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概念,就是毁灭人类或地球生态≠毁灭地球。人类或生态只是地球地表皮毛上的一些寄生物,毁灭了这些寄生物,地球顶多眨了眨眼,依然不慌不忙的自转和公转,不会丢失一片云彩。
下面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进行一些计算,其中的公式和计算初中生就能看懂,但说起来有点绕,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耐心仔细看完,参与讨论。
先说说地球依靠什么能量聚合在一起。
地球是一颗半径约为6371公里半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5.517克,或者说每立方米5.517吨,质量约为5.965亿亿亿公斤的岩质行星。将这么多物质聚合在一起的力量是万有引力,要毁灭地球,就是要破坏这个引力,将地球炸得四分五裂回到尘埃状态。
下面,我们要用到两个公式,一是动能公式:E=1/2mv^2,这里的E表示能量,m表示天体质量,v表示天体运动速度,即能量等于二分之一天体质量乘以运动速度的平方。地球以每秒29.97公里的速度围绕着太阳公转,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出地球动能约为2.68*10^33焦耳,即26.8亿亿亿亿焦耳。
二是引力(重力)结合能公式:U = 3/5Gm^2/r,这里的U表示结合能,G为引力常量,m为天体质量,r为天体半径。即引力结合能等于五分之三引力常量乘以天体质量平方除以天体半径。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引力结合能约为2.24*10^32焦耳,即2.24亿亿亿亿焦耳。
万有引力是宇宙中发现的四种基本力中最小的力,但随着质量的加大,以及物质相互间距离的缩短,这个力就会呈指数级加大,因此地球这样依靠引力聚合起来的星球,形成的重力能量是非常大的,要肢解粉碎地球,就必须全部抵消地球引力结合能,也就是至少需要2.24亿亿亿亿焦耳能量。
现在来看看人类储备的能量有多大。
首先具有巨大破坏力的能量是核武器,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世界顶级权威数据披露,截止到2022年1月份,全球总拥有核弹头库存12705枚,这些核弹头按每个100万吨计算,总当量为127亿吨TNT当量,按这个估计来计算,每吨TNT炸药当量约为4184000000焦耳,全球核弹总当量约为5.3*10^19焦耳。
如果这些核弹全部分散投放到各地,即时的毁灭威力以及后续的核冬天长期伤害,有可能会毁灭人类,也会毁灭生态,但全球的生态不可能被完全毁灭,人类或许也还会有少量幸存下来。
因为在6500万年前那颗让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能量约为5*10^23焦耳,爆炸当量达到120万亿吨TNT,是现在人类拥有核弹总量约1万倍。即便这种巨大能量,也只是让物种灭绝了85%,几百万年后,物种又开始朝气蓬勃起来,并出现了许多新物种,进化出灵长类,人类就从灵长类中脱颖而出,成为地球的主宰。
白垩纪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只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只留下了一个直径280公里的陨石坑,似乎只给地球挠了一下痒痒,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因为这个爆炸当量只有地球结合能约四亿分之一。
而地球核弹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4万亿倍,才有可能炸毁地球。因此,地球全部核弹对地球来说,比一只蚂蚁想撼动大树还荒诞,根本不值一提,怎么可能毁灭地球呢?那么需要什么能量才能摧毁地球呢?
再了解一些可能摧毁地球的宇宙事件。
人类现在还处于很低级的能源使用阶段,现在每年消耗的全部能量,就是包括生产生活吃喝拉撒一切能量消耗,约为5.56*10^18焦耳,白垩纪小行星撞击的能量是这个能量的900多倍,地球结合能是这个能量的40万亿倍。
太阳每秒钟辐射到太空总能量约为3.78*10^26焦耳,就是378亿亿焦耳,如果能够将太阳能量全部收集起来,一点都不逃掉,则需要聚集165个小时才达到摧毁地球能量;而地球每秒钟只能接收到太阳总辐射能的22亿分之一,也就是约每秒钟1.72*10^17焦耳,如果将这些太阳能全部收集起来,一丁点都不浪费,一年可得到约5.4*10^24焦耳能量。
这样得收集4000多万年,才能够达到足以摧毁地球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只能炸毁地球,地球碎片很可能还会在地球轨道围绕着太阳转圈,随着引力相互作用,还有可能逐渐形成新的地球。
因此要真正让地球完全毁灭得连渣滓都不剩,还需要更大的力量,这些力量都不是人类现在,甚至在可预见未来可以达到的。这种彻底毁灭地球的力量,只有宇宙天体事件才能做到,这些事件包括并不限于:巨大行星相撞、太阳剧烈爆发、黑洞闯入太阳系、伽玛射线暴近距离照射等等。
地球45亿年前刚形成时,有一颗被科学家称为“忒伊亚”的行星,相当火星大小,与地球相撞的结果是将地轴撞歪了约23.5度,从此地球歪着脖子公转,有了一年四季;撞击导致地壳破裂飞上太空的岩浆碎块凝聚成了月球,让地球有了一颗天然卫星。这个后果成为地球生命诞生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也就是说,火星大小的行星撞击地球,也毁灭不了地球,如果按照地球公转动能来看,需要一颗与地球相当的行星,以同样速度迎面撞击,地球才能够完全毁灭。
对这个结果,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请勿抄袭侵权,感谢理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