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尽管如此,我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仍然面临来自大自然的种种威胁,其中之一就是烈性传染病。从鼠疫到霍乱、埃博拉出血热,再到非典型性肺炎乃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不断感受到自身在细菌和病毒面前是如此脆弱。该如何让自己强大起来,建立面对细菌和病毒的屏障呢?除了探究细菌和病毒的致病机制,采取接种疫苗和研发药物等预防和治疗手段之外,我们还应该注重个人卫生,养成包括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在内的良好的卫生习惯。当然,注意消毒杀菌也是防止感染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从原理上讲,消毒杀菌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物理消毒手段主要包括蒸煮、紫外线辐照、微波处理等。这种方式是通过热、电磁波等物理作用杀灭细菌和病毒。化学消毒手段主要使用化学品消毒剂,通过喷洒、擦拭、浸泡等方式使它们与细菌和病毒接触,破坏其蛋白质结构和遗传物质,从而杀死细菌和病毒。本文提到的消毒剂即是具有此类作用的化学品。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用消毒剂都有哪些种类?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消毒剂?在使用上,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含氯消毒剂
我们日常用来清洁卫生间所使用的84消毒液和自来水中添加的漂白粉一样,都属于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则是次氯酸钙,它们都是次氯酸盐。这些次氯酸盐在水中均可产生次氯酸。次氯酸是一种化学性质很不稳定的弱酸,仅能存在于溶液中,并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易于穿透细胞壁,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DNA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从而使细菌死亡。因而,可以利用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杀菌消毒。显然,含氯消毒剂的核心成分是次氯酸。
此外,在含氯消毒剂产品的包装说明中,我们通常会看到“有效氯”这个名词,它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的重要指标,是通过测定产品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氯气的量来衡量的。
含氯消毒剂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纺织品有漂白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含氯消毒剂,浓度不宜过高,与物品的接触时间不宜太长,并应注意及时用清水冲洗残留。此外,含氯消毒剂的化学性质不太稳定,为了保证其有效性,最好现配现用,不宜长时间存放。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切不可将含氯消毒剂与洁厕剂、洁厕块以及浴室清洁剂等酸性清洁剂混用。这是因为,酸性洁厕剂中的盐酸(成分表里通常标注为无机酸)会与含氯消毒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氯气。
含碘消毒剂
碘单质是含碘消毒剂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渗透性强的特点,可以氧化杀死多种细菌病毒,多用于人体皮肤消毒。
市售的含碘消毒剂主要有碘酊和碘伏两种。碘酊是将碘单质溶于酒精得到的,因此又被称作碘酒。碘酊的杀菌消毒能力很强,对皮肤的刺激性也较强,因此,黏膜和皮肤较薄的部位不能使用碘酊消毒。碘伏无刺激性气味,对皮肤的刺激性比碘酊弱。这是因为,碘伏是碘单质与表面活性剂构成的复合物的水溶液,一方面,碘单质可以缓慢释放,仍然能够起到良好的消毒杀菌作用;另一方面,以水作为溶剂也减弱了对皮肤的刺激性,因而,碘伏在伤口消毒、杀菌方面更具优势。
碘单质具有挥发性,对光和热等环境因素均较敏感。因此,含碘消毒剂应该置于密闭、避光、阴凉处保存。如果家庭药箱中长时间储备有碘酊或者碘伏,可能会出现包装盒变色,甚至污染其他药品的情况。此外,含碘消毒剂为棕褐色,颜色较深,使用中要防止污染物品。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含碘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不能用来给金属物品消毒。
过氧化物消毒剂
过氧化物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通过自身的氧化作用杀菌、消毒,且对各种微生物都有很好的杀灭效果。过氧化物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和臭氧等。
过氧化物消毒剂的优点在于绿色、温和,而且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毒性残留。在医院等医疗机构,过氧化物消毒剂通常用于给伤口消毒等。过氧化物消毒剂也可用于家庭消毒,如给衣物和物品表面消毒等。
市售的过氧化氢消毒液,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双氧水消毒液,即属于这一类消毒剂,它所含的过氧化氢质量百分数为3%。
细心的人会发现,使用过氧化氢消毒液清洗伤口、擦拭物体表面时,会产生细小的气泡,这表明有氧气释放了出来。在此过程中,氧化性自由基可以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结构,达到杀死细菌和病毒的目的。
虽然过氧化氢消毒剂无色、无味,使用方便;但是,其性质很不稳定,需要在远离火源和高温物体的避光、阴凉、干燥处保存。如果在使用中人们不慎接触到过氧化氢消毒剂,可能会出现皮肤氧化发白、皮屑脱落等情况,但并无大碍。另外,过氧化氢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也不能用来给金属物品消毒。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过氧化物的毒性很低,但如果使用不当,也有可能造成危害。过氧化物消毒剂严禁口服,要防止被儿童接触到,也尽量不要与其他种类的消毒剂混用。
在使用过氧化物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以使用过氧乙酸类消毒剂为例,在稀释及使用时,必须佩戴橡胶手套,操作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容器剧烈摇晃,防止溶液溅入眼睛、溅到皮肤及衣物上。配制消毒液的容器最好是塑料制品。配制过氧乙酸时,忌与碱或有机物混合,以免产生剧烈分解,甚至发生爆炸。
如果使用不慎,皮肤或眼睛沾到消毒液,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严重的应及时就医。
季铵盐类消毒剂
季铵盐是一类易溶于水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消毒、柔软织物、抗静电、絮凝等作用。最具代表性的季铵盐类消毒剂是新洁尔灭,即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苯扎溴铵)的水溶液,它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人体无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兼具去污能力,不污染衣物,常用于给人体皮肤消毒以及医疗器械浸泡消毒。
需要注意的是,季铵盐类消毒剂不可与肥皂类清洁剂同时使用。这是因为,肥皂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会与新洁尔灭所含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发生中和反应,导致其失效。
双胍类消毒剂
常用的双胍类消毒剂有氯己定葡萄糖酸盐水溶液,通称为洗必泰。洗必泰为无色或淡黄色溶液,无气味,性质稳定,耐储存,主要用于人体黏膜冲洗消毒和口腔含漱杀菌,特别是在辅助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病时,效果较好。
洗必泰类似新洁尔灭,是阳离子型消毒剂,不可与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剂(如肥皂)同时使用,也不能与碘或过氧化物同用。
由于双胍类消毒剂只对细菌及部分病毒有效,常用于医院里非关键物品、手部皮肤及日常的家用消毒。用于轻度、小面积烧烫伤和外伤感染的氯己定软膏以及临床常用于妇科的甲硝唑氯己定洗液,都属于此类消毒剂。
酒精消毒剂
酒精是乙醇的水溶液,属于醇类消毒剂。医用酒精中的乙醇含量通常为75%(体积百分数)。
酒精能迅速吸收细菌和病毒蛋白的水分,使其变性凝固,从而杀菌灭活。其杀菌效果明显,作用快,性质稳定,易挥发,无残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广泛用于人体皮肤、物品表面和医疗器械的消毒杀菌。
酒精消毒剂易燃,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要注意远离明火。家中不要大量囤积,以免留下消防安全隐患。
目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消毒剂可能就是酒精消毒剂了。在非居家场合,如乘坐公共汽车、地铁或者乘坐火车、飞机长途旅行中,出于使用安全的考虑,喷洒型酒精消毒剂就不适用了。于是,便携安全型酒精消毒产品应运而生。这类消毒产品主要包括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和酒精棉片等。酒精免洗洗手液的乙醇含量有所降低,但不影响杀菌效果。酒精免洗洗手液中一般含有甘油、丙二醇、水等成分,构成了不易燃的黏稠凝胶。使用时,双手按规范揉搓之后,不必水洗,即可实现干爽无菌,皮肤也不会感到干燥。消毒湿巾和棉片则是在无纺布上浸透了酒精,可直接用于擦拭物品表面,当然也可以用来擦手。对于我们片刻不离身的手机,用小片的酒精棉片来擦拭,既节约又方便。很显然,这些新型酒精消毒产品,携带和使用都很方便,非常适合在旅途中使用。
高锰酸钾消毒剂
高锰酸钾是黑紫色结晶性颗粒,属于强氧化剂,溶于水后为紫红色溶液。市售的高锰酸钾消毒剂既有溶液型,也有颗粒型,俗称PP水或PP粉,通常用于妇科、男科炎症及痔疮的坐浴杀菌。
由于高锰酸钾消毒剂对皮肤有强烈的氧化作用,不可直接接触皮肤,特别是黏膜。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接触到的皮肤会变黑,要立即用大量清水清洗。变黑的皮肤过几天便会脱落,不会有大的问题。
高锰酸钾消毒剂容易见光分解,需要注意避光保存,最好现用现配。
总体而言,家用消毒剂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各有优缺点,只有合理选择,科学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