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病在心上,疼在别处,胃痛、头痛竟也是心梗的前兆!

北京科学中心
原创
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号
收藏

审核专家:王欣

吉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冬季是突发心梗的高危时段,临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梗的患者约100万人,而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曾公布一组研究数据,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季高41%。

我国把每年的11月20日设定为“中国心梗救治日”,“1120”恰好代表了能及时救治心梗的“2个120”。你知道这“2个120”分别是什么意思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心梗。

来源 | pixabay

气温下降会导致心梗风险增加?

心梗一般指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

那么小伙伴们可能就要问了,冠状动脉是什么呢?为什么它的供血量减少会导致心肌缺氧呢?

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内,分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是保证心脏内血液充足的主力军。这些养分搭载着血液被输送到心脏,当供血量减少时,心脏工作的重要养分——氧气也将大大减少。

冠状动脉 来源 | 百度百科

除了冠状动脉堵塞引起供血不足外,而既往心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吸烟、不合理膳食、情绪激动、天气变化等均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病因。

大家在寒冷的冬季要格外注意急性心梗的发作,当血管在气温较低时收缩、血压增加,局部血流的流通会受到影响,如果局部形成了血栓,心梗发生的机率将大大上升。

根据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心梗风险就会增加2%,其中75岁到84岁患有冠心病的老人则更易受影响。

来源 | pixabay

因此,中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需要多加警惕!由于年纪增长、本身患疾等原因,这类人群的血管比其他人更加脆弱,因此也更容易被心梗“盯”上。

心梗的症状有哪些?

心梗最典型的症状是胸部压榨性剧烈疼痛或者有憋闷感,主要在胸部心前区或胸骨后部,通常持续30分钟以上,还会伴随着大汗、腹疼、憋气、心率失常(包括过慢或过快)等症状。还有部分患者的发病症状会有胃疼、肩膀疼、头疼,甚至牙疼等非典型表现,出现这些“伪装”症状,大家也要及时关注,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心梗典型症状 来源 | 中国卒中学会

近年来心梗发病率年轻化的趋势也值得警惕,45岁以下心梗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在夏天气温高、出汗多、血液黏稠的情况下,剧烈运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冷饮都可能增加心梗风险。心梗并不是“老年病”,因此,即便是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规律作息、合理适度运动,强健自身心肺功能,可以有效降低心梗的风险。

发生心梗怎么办?

心梗发作迅速,如果抢救不及时,短时间内就有可能致命,因此需要早发现、早抢救!这就回到了我们开头讨论的:“1120”里的“2个120”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第一个“120”指的是身体出现急性胸痛要及时拨打120,同时让患者保持安静状态,减少活动,如果家里有吸氧设备应立即吸氧缓解症状,还应该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口服阿司匹林,但需要警惕低血压的发生,家属可以帮助患者测量血压,如果发生了心跳骤停,需要立即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循环反复操作直到心跳恢复或者120车到来。第二个“120”是心梗患者需在黄金120分钟内得到有效救治。

来源 | pixabay

心梗虽然可怕,但它是可治疗、可预防的。当心梗出现时要做到以上“2个120”,及时接受医生的治疗,在病情稳定后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就能保证血管继续正常给心肌供氧。心梗患者出院后还需要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坚持锻炼。

此外,“预防”也是我们保护自己远离心梗的重要措施。平时我们应该避免情绪激动,防止情绪大幅度波动导致血管痉挛而突发心梗。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也很重要,大量摄入高油高盐的食物会使血液浓稠,堵塞血管,引发心梗。此外,良好的睡眠和坚持锻炼也是预防心梗的关键,身体免疫力上去了,心脏自然也就强壮了。最后,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健康生活每一天。

评论
科普科普知识的摇篮!
太师级
冬季是突发心梗的高危时段,作为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因此平时养成规律作息、合理适度运动,强健自身心肺功能,可以有效降低心梗的风险。
2023-02-07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预防心梗,要做到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好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注意饮食,加强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情绪稳定。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2023-02-07
科普老兵闻向东
大学士级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现心梗前兆症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拨打120进行救治!
20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