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这个植物,捕虫只需0.01秒

北京科协

植物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相信多数人的回答是: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诚然,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植物都是默默地守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甚至终生都不会挪动半分。但你们可能不知道,反应速度最快的生物并不是动物,而是植物,它们可以在电光石火之间捕获猎物,本文的主角貉藻便是拥有这种神奇能力的植物。

Part.1

“挑剔”的濒危植物

虽然名字中有个“藻”字,但貉藻却不是藻类植物,而是会开花结果的被子植物。它同茅膏菜、捕蝇草同属于茅膏菜科大家族。科学家在化石中发现了19种貉藻,但是现生的貉藻属只剩下一个物种,更凸显出它的珍稀。

貉藻在捕食猎物

虽然貉藻在欧洲、亚洲、非洲和澳洲均有分布,但在每个生境中,貉藻的种群数量都极少,因此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为濒危植物。貉藻之所以濒危,与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作为一种食虫植物,貉藻对生境十分“挑剔”,它们喜生长在水深1.7~2米的浅水区域,不仅需要充足的阳光,还要求水中营养物质含量须维持在较低水平,而且水环境的pH值必须保持在6左右。如此苛刻的要求极大地限制了貉藻的繁殖速度。因喜欢洁净的水环境,貉藻从水中获取的营养物质十分有限,便只能“自力更生”,通过捕捉猎物来补充营养了。

Part.2

自带陷阱的水中“猎手”

一提到水生食虫植物,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狸藻,毕竟那是由233个物种组成的庞大家族,狸藻也比貉藻常见得多。因此很多人会将貉藻和狸藻混为一谈,认为它们的外形和捕猎“装置”都差不多,这其实是一个极大的误会。

狸藻的捕虫结构并不明显,其捕虫囊通常在水下。捕虫囊是一个个只进不出的“陷阱”,当水蚤之类的小动物触碰到捕虫囊的感受器时,捕虫囊会突然张开,像吸尘器一样把猎物吸入捕虫囊中,这个过程最快只需要0.01秒。

而貉藻的捕虫结构要明显得多,如同微缩版的捕蝇草,特化叶片形成的小夹子静静等待猎物上钩。一旦有猎物触动上面的感觉纤毛,捕虫夹就会在瞬间闭合,所需时间在0.01秒左右。接下来,猎物就会被貉藻慢慢消化吸收了。
那么问题来了,食虫植物如何靠这些猎物填饱肚子呢?

Part.3

食虫植物的生存法则

我们都知道,植物获取能量和主要营养成分的途径是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利用太阳光的能量,生产出葡萄糖以及一系列有机物。

理论上,植物只要有水、阳光和空气就能填饱肚子。只不过,植物在生产蛋白质、核酸以及构建自己细胞“城墙”的时候,需要使用一些特别的营养元素。比如:氮就是氨基酸中的关键元素,而磷则是细胞膜的关键成分。土壤中有不少氮元素和磷元素,多数情况下,植物都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这些营养。
但是,在食虫植物生活的区域,土壤中的氮和磷都十分匮乏。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找到新的营养来源。例如:猪笼草的捕虫笼,捕蝇草和貉藻的捕虫夹,茅膏菜满是“蜜露”的叶子化身成的捕虫陷阱等,通过它们捕获的昆虫就成了有效的营养来源。

还有一些植物会另辟蹊径,干脆“吃”昆虫的排泄物来获取养分。在南非分布着一类叫锯齿捕蝇幌的植物正是如此,它们不直接吃掉捕获的猎物,而是用这些猎物“招待”一种叫猎蝽的昆虫。猎蝽也不会“吃白食”,而是用排泄出的粪便“回馈”锯齿捕蝇幌。经过猎蝽对食物的消化和分解,锯齿捕蝇幌能更容易吸收其中的氮元素。

虽然食虫植物们仗着自己高超的捕猎技巧,征服了很多特殊的生活环境,但也正因如此,食虫植物更容易受到外界打扰。人类活动使食虫植物赖以生存的湿地、峭壁、雨林等生活环境遭到破坏。这些看似凶猛强大的食虫植物在栖息地丧失之后,会显得无助而弱小。保护食虫植物的栖息地,不要随意采集野生食虫植物,让这些神奇的植物在自己的家园里大展身手,是每一个热爱自然的人应该做的事。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保护濒危植物貉藻栖息地,减少人为干扰,为野生植物提供安全、优质的栖息环境,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2023-02-13
李海剑
太傅级
保护食虫植物的栖息地,不要随意采集野生食虫植物,让这些神奇的植物在自己的家园里大展身手,是每一个热爱自然的人应该做的事。
2023-02-13
坦 荡 荡
少师级
食虫植物们仗着自己高超的捕猎技巧,征服了很多特殊的生活环境,但也正因如此,食虫植物更容易受到外界打扰。人类活动使食虫植物赖以生存的湿地、峭壁、雨林等生活环境遭到破坏。
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