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多起疫情与水产市场密切相关,我们还能愉快地吃海鲜吗?

北京科技报社
爱科学 懂科技 有未来,北京科技报出品
收藏

从华南海鲜市场,到北京新发地水产大厅,香港两个菜市场水产摊位,再到大连的水产公司……新冠疫情下,还能不能愉快地吃海鲜了?

撰文/云无心(食品工程博士,《舌尖上的中国2》《风味人间》科学顾问)

编辑/刘昭 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新冠疫情在很多方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最早发现于华南海鲜市场,后来北京疫情反弹起源于新发地的水产大厅,后来大连的疫情又集中爆发一家水产品公司,香港红磡菜市场和土瓜湾菜市场的水产摊位也接连出现群组感染……再加上在进口白虾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人们不禁担心:海鲜跟病毒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还能愉快地吃海鲜吗?

▎海产品不能"感染"新冠,但可能"携带"病毒

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出现在人类面前的病毒,我们对它的认知正逐渐地深入和完善。

基于现在的科学信息,我们知道它是一种呼吸道病毒,需要特定的动物作为宿主才能够复制增殖。就目前而言,几乎只发现了它们在人体中增殖。

在人群之中,它们的传播扩散主要是通过飞沫进入空气,然后被其他人吸入;或者病毒附着于物体表面,在接触时沾染到手中,然后通过手接触眼睛鼻子等部位的粘膜细胞而感染人体。

不管是三文鱼、白虾还是其他水产品,都不满足新冠病毒增殖复制的条件。所以,它们并不会"感染"新冠病毒。

但是,新冠病毒在人体之外还能够存活一定的时间。在不同的物体表面和不同的条件下,这些病毒存活的时间不同。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它们的存活时间远远超出了科学家们之前的预期。

(图片来源/CFP)

海鲜水产为什么成为疫情反弹暴发点,科学家们还没有完全搞清。从目前的信息来看,主要是两个方面:

1、 国外疫情严重,很多加工处理厂的工人是带着病毒工作。他们呼出的病毒和手上的病毒会附着到海产品以及包装表面。在冷冻情况下,这些病毒长时间地保持着活性。被运到中国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接触感染了自己。而新冠病毒具有"潜伏期也有传染能力"的特性,所以在发现病例之前,已经在相当的范围内传播开来。

2、 海鲜水产的加工厂和一些市场,都是在通风不畅的室内。空气不畅、低温,使得病毒在空气中传播距离大大延长,使得在工厂内很容易出现"聚集性爆发"。而在市场内,人员流动大,也加剧了传播的速度。

简单说来,海鲜水产,在新冠病毒的传播中起到了一个"邮差"的作用,但是它们本身并不能提供给病毒复制增殖的条件。

▎海鲜水产还能吃吗?

新冠病毒的传播是飞沫和接触。食物上可能"携带"的病毒,跟楼梯扶手、电梯按钮以及公共场所的桌椅一样,来自于携带病毒的人。它们要感染人,需要人接触到活的病毒并且没有及时洗手消毒,又接触了眼睛鼻子能部位。

目前的科学认知是:食物本身并不会传播新冠病毒。首先,即便食材上"沾染"了新冠病毒,经过常规的烹饪,也不被杀死而不再具有活性;其次,即便真的"携带"了,只要在接触之后及时洗手消毒,避免接触眼鼻口腔,也能够避免被感染。

▲2020年8月6日,大连,疫情防控期间的海鲜市场(图片来源/CFP)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海鲜水产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类,国产的海鲜水产。中国大陆境内只有少量的感染者,而且都处于隔离治疗之中。一旦发现病例,其"密切接触者"也对会被隔离,工厂也会被关闭消毒。在这样的防控措施下,可以认为包括海鲜水产在内的国产食品上,不会携带病毒。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按照常规的方式处理食用即可。

第二类,进口的海鲜水产。从海关发布的通报来看,海关会进行检测监控。发现问题的,都进行了退货、销毁处理,也取消了涉事企业的进口资格。对于已经流入市场的,也会通知下架。而实际上,所有商家往往都会"扩大范围地下架该类产品"。也就是说,只要你还能在正规超市里买到的进口海鲜,也还可以认为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海鲜也并不是非吃不可的食物。出于"以防万一"的考虑,短期内不吃进口海产品,也是无可厚非的选择。

如果既想吃又想最大限度地规避"万一存在"的风险,那么也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 去正规餐馆吃。一方面这些餐馆对于从业人员和进货有更严格的管理;另一方面,即便是食材中携带了病毒,经过烹饪也被杀灭了。而且你只是用餐具把食物吃掉,并不需要用手接触,也不会被感染。

2、 如果还是想要买回家,那么可以带着塑料手套处理,扔掉包装袋,处理烹饪之后及时扔掉手套,并洗手消毒。其实能够从正规超市买到的海产品,其携带病毒的可能性已经很低,这样做可以给你更多的心理安慰。

⇩⇩⇩

是否想了解更多挑选烹制海鲜的知识?扫描海报二维码,参与“疫情下吃海鲜,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科学竞答。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

请发邮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阅读更多权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动,请下载“科学加”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