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2月27日
是国际北极熊日
2011年由北极熊国际协会提倡设立
旨在提醒全社会
关注北极熊和它们的栖息地——北极
这群可爱的“白胖胖”们
目前的处境并不太好
已然成为气候变化的“难民”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北极地区的海冰面积正大幅萎缩
这将直接改变北极熊种群的命运
科学家预计
大约80年后
北极将看不到北极熊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北极熊:“白+黑”组合拳
北极熊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熊科动物,体重平均400—800公斤,直立身高最高可达9英尺。人类发现的最大的北极熊达到1000公斤。大约在5万年前,当熊类开始定居于富有青草、香草和草莓的北极冻原之后,他们中的一部分又继续进化为海豹猎手,并在极地冰盖上生存。所以从进化历史上看,北极熊是最新的熊种。
北极熊看起来很白,其实它的毛发是空心、透明的,是光的反射让它们看起来呈白色。这些毛隔热,且利于伪装——据说红外相机几乎看不见冰雪上的北极熊。北极熊的视力和听力与人类类似,嗅觉却远超人类,比嗅觉灵敏的狗还要高上7倍。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们的皮肤是黑色的。这一点,可从北极熊的鼻子、嘴唇以及眼睛四周的黑皮肤看出。黑色的皮肤有助于吸收热量,“白+黑”是北极熊适应寒冷北极的重要表现。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海冰流失如何影响北极熊?
目前,大部分北极熊都生活在加拿大和格陵兰岛附近,俄罗斯、挪威地区有少量分布。
北极熊在海冰上可以狩猎、交配、活动等等,它们的生存绝大部分都依赖着海冰。作为一个由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海冰支持着丰富的食物链,包括北极熊的猎物——海豹。
然而,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无冰的区域越来越大,每年无冰的时间越来越长,北极熊只好在岛屿之间长距离游泳觅食,或撤退到更北的地方——前者消耗大量体力,后者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许多母熊和小熊因此不能积累足够的体脂肪,生存堪忧。
在最南端的生态区,海冰的完全融化迫使北极熊每年夏天都要上岸,在那里,由于缺乏能量充足的食物,它们仅能依靠身体的能量储备来维持生存和哺乳。
据统计,在过去二十年中,北极表面气温速率已高达全球平均的两倍,更促使北极冰川出现了一千年来最严重的范围缩减。海冰除了是北极熊捕食和养育幼崽的重要物理平台,本身也具备了很宝贵的能量来源——它被许多种海藻包覆着,而北极熊捕食的动物大多数最终都还是会回溯到这个基础食物来源。海冰的流失不止对北极熊,还会对构成食物链基础的大部分海冰微生物造成影响。
因此在食物短缺和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北极熊们已经开始变身“部分素食者”,食用其他植物果实。甚至在环境恶劣、捕食更加困难的情况下,北极王者还会沦落到吃动物的尸体、残骸的境地。
更加触目惊心的情况也在发生——北极熊闯入人类居住的村子,捕食牲畜、破坏生产生活设施,甚至还会威胁当地居民的人身安全。总而言之,北极熊过的很不好,它们面临的危机和困难日益加重。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保护北极熊 我们在行动
2015年8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统计了全球现存的北极熊数量,那时大约是26000头;2018年更新的数据是23000头;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野生北极熊数量稳定在2万只左右,呈下降趋势。
早在1972年,美国就颁布过法律,除非北极熊威胁到了人类生命安全,否则禁止捕猎北极熊。
目前华盛顿公约CITES(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已将北极熊列入附录II,而IUCN的红皮书将其列为“易危”。国际北极熊组织也提出倡议,呼吁人类支持节能环保,减少或替代石油燃料;支持电动和混动汽车、共享汽车和公共交通;鼓励人们在居住环境中采用节能建筑标准。
这些公约和倡议的出现,从大方向上指导了人类保护北极环境的方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小举动,为生态环境保护尽一份力。
为北极熊保住一块冰
从你我做起
综合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科协、上海自然博物馆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不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