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天朗气清,在湖南师范大学-奇奇果园自然科普双创基地,湖南省内外教育专家齐聚一堂,为教育“双减”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教育的“加法”。劳动教育、自然科普、跨学科实践、生态农业、乡村文旅 “加”在一起,共同思考校外亲子研学在“核心素养”新课程改革目标达成的路径与方法,为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双走进”模式推出新招。
一天的户外课程,由湖南省遗传学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范雄伟副教授携手岳麓区地理工作室首席名师、师大附中博才中学靳星老师联袂打造,由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9级毕业论文设计团队执行。在蓝天丽日之下,山村田野之间,来自师大滨江24名六年级的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全程高能,欢声笑语,流连忘返。北京大学社会教育学博士陈丽、中国生物多样性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生态农业实践专家顾问台湾专家林江川老师受邀参与了观摩和指导。
活动以《土壤下的世界》为题,深刻挖掘了农耕劳作背后,土壤学、地质学、昆虫学和植物分类学的内涵,用冲关游戏的方式将课程内容和活动环节有趣的、有机的串联加成在一起。首先由奇稷布谷的自然教育导师华传辉开场,列队分组后,按照1:6的师生配比,分别由四名大学师范生带队完成课程任务。
课程的第一个内容环节名叫“一幅杜鹃”,基于杜鹃花科的自然观察,对比其他植物,让孩子形成植物形态学观察的基本方法,从叶形叶脉到叶序,再到杜鹃花叶子上的绒毛,带孩子到山林里 “寻宝”,凑齐奇奇果园内杜鹃家族的四个成员,将杜鹃花科植物的叶片的形态特征拓印在手帕上,以文创手工的方式融合自然美学完成了学习笔记。从识杜鹃到拓杜鹃,从拓杜鹃到种杜鹃,一上午时间在欢呼雀跃中很快结束。
当天下午,同学们来到菜地,学习翻耕,在翻耕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不同的小虫子:蚯蚓,蟋蟀,马陆,椿象……在领队老师的讲解下,他们明白了这些虫子其实也是一个一个兢兢业业的“工具人”,对于土地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还挖出来一块块看上去并不起眼的石头,这些石头也将前面劳动教育与后续的化石科考课程无缝衔接了起来,体现出了课程设计上的匠心独运。
在化石科考课程开场前,一些考古学初步知识讲解,佘庆玲老师和李星老师在奇稷布谷种子馆内上演了双师课堂,老师们通过角色扮演,将拯救三叶虫的戏码搬进课堂。运用自创化石科考6步法,带给孩子们专业考古的知识,剖开寒武纪地层的大地之书,遇见“史前霸主”的真实模样。“老师,我这块石头上有七个三叶虫,这太神奇了!” 一位同学兴奋地喊到。来自师大滨江小学的周天牧同学说到:“一天活动任务很多,但一点都不觉得累,学到了很多知识,之前没有体会过这样的学习感觉。”
把孩子交给自然,把生活留给自己,在课程进行的同时,家长也团坐在一起与专家们开启了聊天模式,谭芳家长表示,“我们之前的教育苦了孩子,累了家长,让孩子没了童年,让家长没了生活,让孩子的教育自然发生,让家长的生活自然发生,这才是真正的“双减”,如果能将这种自然科普的户外课堂模式推广开来,既是孩子之福,也是家长之福”。靳星老师表示:“我们带孩子在探索自然界的科学密码,并不是要教给孩子知识,而是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学会发现学习,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一山一水,蕴含着丰厚的教学元素,为跨学科综合新课标课程改革的良好载体,在山水之间开展生物学与地质学跨学综合实践活动,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背景下,在教育“双减”的政策需求下,意义非凡”。范雄伟博士表示:“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让自然科普走进校园,让孩子们的科普走进自然,实现教育和科普“双走进”的双向驱动。不仅如此,对于师范类的大学生而言,不但需要培养在户内可以开展教学的老师,还要培养能在自然中就地组织户外教学的老师,所以师范生的培养同样需要“双走进”,双创基地利用奇稷布谷平台,开展户外自然科普教育实践和探究,就是为了实现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双向培养。”拥有数十年生态农业和自然生态教育经验的台湾专家林老师反映:“被自然宠爱过孩子才算有童年,劳动教育的自然发生,不能以破坏生态为大家,而是要让孩子从小就了解人、土地、昆虫等自然生态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从小就拥有生态观的孩子,长大后生活也会更加和谐”。陈丽博士观摩完课程后,想起她正在参与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表示:“这种校地融合自然科普模式,正好回应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育人,其路径、方法、组织模式的探索与成熟,填充了校外教育新业态,拉近了城乡教育差异,体现出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前景”。
编辑:马林虹
特邀作者:范芷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