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267 篇文章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骨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我国也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关节置换手术市场。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机器人主要作用在于将这一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的手术规范化、精准化、微创化、高效化、智能化、个性化,从而帮助更多的医生造福更广大的患者。
2022年11月1日由南京鼓楼医院团队与杭州柳叶刀机器人联合开发的膝关节软组织张力定量评估系统(Lancet-KBAS)顺利完成多例FIM临床试验,为膝关节软组织平衡的精确量化和手术的个性化开展提供了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Lancet-KBAS软组织平衡张力定量评估系统集成了智能压力监测、计算与传感装置,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术中实时采集并计算的膝关节韧带屈伸活动的张力值反馈致其微型处理器并实时显示。相较于传统的评估方法,该系统能够精确的量化软组织张力,使软组织平衡。
我们可以通过深厚的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积淀走数字化医疗,从设备智能化、工作流程智能化、诊疗路径智能化及人口健康管理等层面为患者提供更有温度的就医体验,通过数字化方式推进精准医疗、转化诊疗模式、提升患者体验。
华西医院建设医联体推出5G远程实景影像检查平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可远程控制医联体医院影像学设备,打造影像学图像质量的统一,实现分级诊疗进一步落地,协助各级医联体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促进影像检查结果互认,推动智慧医疗,造福患者,温暖社会。
“生命影像”链接患者与医生
医学是一门专业门槛很高的学科,而高端医疗器械作为一种复杂精密的系统,更是很难被普通人理解。我们换一个视角,通过艺术的方式看待艰深的医疗技术,就可以逐渐拉近医生与患者的距离。
大多数的CT、磁共振成像的胶片看起来都是灰白光影,普通人根本无法辨识,因此医生在沟通病情时,患者和家属难免会感到困惑不安。有了实景渲染(Cinematic Rendering)技术,医生就能够拿着彩色、立体、逼真的三维图像,清晰地向患者展示病变位置,解释治疗方案,甚至预演一遍手术过程,从而帮助患者快速理解身体存在的问题,令患者安心很多,医患之间的信任和配合度也大大提高。
想象一下,当医生将一副实影渲染的影像放在患者面前,并告诉患者这就是你的心脏以及我们将如何治疗它,以及预期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实影渲染大量使用了纹理图,而纹理图可由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分析、用于病理学的检测和特征分析,尤其对发现细小肿瘤将会有极大帮助。
用影像重塑见所未见的细节,直视生命的本质内核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生动而高精细的肺部影像。并且,更为重要的是,所有这些不同寻常的影像,所勾勒的都是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为人知的那些细节。从感染过程中的“炎症风暴”,到病愈后的肺部实景,再到曾在2020年初疫情期间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尖端医疗仪器。
谈起医学影像与高端医疗设备,大众的普遍感觉往往就是冷冰冰的、缺乏情感和温度。但我们可以借助医学影像与人文艺术创新跨界结合的方式,了解、认知疾病,从而进一步拉近医生与患者的距离。
通过医疗尖端的、独有的影像设备能够更加直观地呈现出重构的可视化虚拟现实图像以及各种疾病的面貌,帮助医生方便患者更加精准地认知疾病,同时也给临床实践带来启发。
利用最先进的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为医院和临床创造价值,医疗行业也能在数字化时代的竞争中行稳致远。医疗影像展示了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通过影像艺术让医患关系更有温度。
作者: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