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泽慧是中国原子能物理事业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创建者之一。她以满腔的热忱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积极推动了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及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起步和发展,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理论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她与钱三强共同书写了中国核物理学的不朽传奇。
3月5日,是何泽慧诞辰109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缅怀何泽慧先生!
慧根深厚,勇拔头筹
提起何泽慧,人们总爱称呼她为: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夫人。而实际上,她是一位可以与丈夫比肩的优秀女性。
1914年3月5日,何泽慧出生于苏州,祖籍山西省灵石县。父母家族都是世代官宦望族。她的父亲何澄曾留学日本,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最早的会员之一。她的母亲王季山是物理学翻译家。何泽慧受到双重书香门第的浸润熏陶,自幼慧根深厚,天资聪颖。
1932年,18岁的何泽慧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当时的物理系主任认为女生学习物理难有所成,于是劝说何泽慧转系。何泽慧显示出性格里倔强的一面:“你越不让我来,我越要来;你们不让我念,我偏念!”4年的学习中,不断有人退出物理专业,何泽慧不仅没有转系,反而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强手如林的物理系,以全班毕业论文最高分的优异成绩毕业。
1936年,毕业后的何泽慧赴德留学,1940年,26岁的何泽慧获得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
中国的“居里夫妇”
作为我国女科学家的代表,何泽慧与“核”有着不解之缘。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何泽慧被迫滞留德国。随着战争的扩大,何泽慧感受到研究核物理的重要性,于是转而从事原子核物理实验研究。**1943年,她首次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称之为“科学珍闻”。**期间,何泽慧与身在法国的钱三强取得联系,后因为研究工作相近,两人的联系逐渐频繁,关系日益加深。
1945年,32岁的钱三强给何泽慧写了求婚信:“经过长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如能同意,请回信。”不久后,何泽慧回信:“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1946年4月8日,何泽慧与钱三强在巴黎结婚,极少参加社交活动的约里奥-居里夫妇出席婚礼,并送上了美好的祝福。
此后,何泽慧进入约里奥-居里夫妇领导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工作,与钱三强等共同研究原子核科学。**在实验中,两人迎难而上,合作发现了铀的三分裂现象和四分裂现象。这个发现是二战后物理学上很有意义的一项成就,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当时西方各国报刊称他俩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回来并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吃苦的
尽管在国际上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就,何泽慧与钱三强始终没有忘记出国学习的初衷。1948年,何泽慧与钱三强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历尽艰辛回到祖国,全身心地投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创建工作中。面对初期仪器设备简陋的情况,夫妇俩每人骑一辆自行车在旧货店和废品收购站里寻找旧五金器材和电子元器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正如她所说:“我们早知道国内的情形,回来并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吃苦的。”
1955年初,中央决定大力发展我国的原子能事业,何泽慧积极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准备工作。1958年,我国第一台反应堆及回旋加速器建成后,她担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为开拓我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9年,我国决定自力更生研究原子弹。何泽慧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进入核武器研究的第一线。但这并未影响她为原子能事业贡献力量的热忱。她深入开展基础研究,训练人才队伍,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点火中子源,之后,又重测了对于选择氢弹技术路线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数据。
九十高龄有童趣
“春光明媚日初起,背着书包上班去。尊询大娘年几许,九十高龄有童趣。”这是2004年何泽慧九十大寿时她的老同学、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为她写的诗。
1973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后,她担任副所长,主管宇宙线的研究工作,推动了我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及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发展。1984年,何泽慧不再担任领导职务,也不再直接从事科学研究,但她仍指导培养研究生,与中青年科研人员研讨问题。几十年来,她把自己全部的时间精力倾注在祖国核物理科学事业上,不计个人得失,忘我地在核科学领域辛勤耕耘。直到92岁,她仍然坚持每天乘坐班车上班,为我国的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事业耗尽心血。
2011年6月20日,何泽慧安详离世,享年97岁。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人们用“何泽慧先生”的称谓来表达对这位伟大女科学家的由衷敬重。她的功绩将永远记载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她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自强不息的工作态度,是后辈科技工作者实践科学家精神的光辉典范。
原宝工作室出品
策划 | 马世玉 赵沐沐
图文 | 赵沐沐
海报 | 侯怡璇
说明 | 本文由中国原子能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