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感知器官,是人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我们大脑中绝大部分“内存”都是用来处理眼睛所接收的信息的,所以即便不能入睡,只是闭上眼睛,大脑也能达到一定程度的休息。
既然眼睛如此重要,“如何科学用眼”就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科学用眼的重心也在发生变化。过去,提到科学用眼,主要涉及的就是读书写字的坐姿、距离以及光线等等,而今,科学用眼又有了一个新的内容,就是防蓝光。眼睛真的怕蓝光吗?蓝光是什么?防蓝光是不是智商税?
现在,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我们都很难离得开“屏幕”,要么是手机屏幕,要么是电脑屏幕,而这些屏幕看久了,我们往往会感觉眼睛不太舒服,干涩肿胀、有异物感,甚至是视物模糊都是经常出现的症状,而造成这些症状出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蓝光。
什么是蓝光呢?光拥有不同的波长,不同波长的光单独摘出来会显现出不同的颜色,比如在下雨之后,空气中湿气重,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因此产生折射,而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不同,于是在折射之后,它们就会被分离开来形成彩虹。
不过人眼并不能看到所有波长的光,人眼可见的光的波长在380nm到720nm之间,所以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光就被称之为“可见光”。
超越了可见光的波长范围,虽然人眼无法直接看到,但并不意味着光就不存在了,波长超过720nm的光被称为红外线,而波长短于380nm的光则被称为紫外线。在可见光范围之内,不同波长的光由长到短呈现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排列顺序,其中,385nm到505nm之间的光就是蓝色的,不过这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蓝光。
我们平时所说的蓝光特指“有害蓝光”,也就是波长在415nm到455nm之间的短波蓝光。
蓝光为什么有害?由于这些蓝光波长较短,所以它们在穿过眼睛前方的晶状体之后会聚焦在视网膜前,这使得睫状肌需要更多的调节才能够把成像看清楚,否则就会视物模糊,时间一长,自然就容易疲劳。此外,短波蓝光本身对于视网膜也存在影响,研究发现,当蓝光强度达到1500lx,直接照射视网膜3个小时后,视网膜细胞就会出现凋亡,数量会因此出现明显下降。
除了对眼睛的影响之外,短波蓝光还会刺激皮质醇生成、抑制褪黑素分泌,从而导致失眠。
那么蓝光可以防得住吗?当然是可以的。防蓝光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镜片中加入抗蓝光因子,这些物质可以在蓝光穿过镜片时将有害蓝光吸收。另一种方法则是给镜片镀上一层光学薄膜,将蓝光反射回去。一个是吸收,一个是反射,听起来都挺简单的,可实际上又没有这么简单。
市场上的防蓝光产品很多,但质量良莠不齐、价格差异巨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害蓝光虽然会给眼睛带来危害,但在有害蓝光波长范围之外的蓝光却又有着积极的作用,比如波长在455nm到520nm之间的蓝光就对调节黑色素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蓝光防不好,反而可能伤害眼睛。其实一款合格的防蓝光产品应该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波长在415nm到445nm之间的有害蓝光透射比要小于等于80%,二是对波长在445nm以上的有益蓝光透射比要大于80%,而这也被列入了《蓝光防护膜的光健康与光安全应用技术要求》之中。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sunmon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