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舱外》期刊第1期 地幔内环

高校科幻
原创
高校科幻平台官方账号,专注于科普科幻文化类文章的创作与传播。
收藏

作者简介:

苏丹红,青年环境工程师,代表作《重返月球》。

一、船票

距离“世纪”号空间站发射还有三个月,外挂的物资舱和设备舱正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发射场,吊装到这艘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的巨型空间站载荷外挂点上。昼夜不停的安装作业让这个矗立在海岸边的航天器发射区比原先更加灯火通明,如同灯塔一般闪耀在夜空中——尽管现在这个时代,灯塔的观赏价值已远大于实用价值。

黄峰所长找到赵源时,他正在大楼底下呆站着,朝着飞船凝望。五指山上的中科院天体所海南分所有着观望发射区飞船的绝佳视野。

“小赵,想啥呢?”所长凑上去问。

“啊黄所,您也在呢。我在看‘世纪’号,总觉得有一种,”赵源思考着,“不太真实的感觉。”

“是吗?”黄峰笑呵呵地说道:“我跟你差不多年纪的时候,也跟你有一样的感受。地幔内环从第一个节点建成到全球网络正式投入使用,只用了12年。”

“地幔内环在我出生前就建好了,我倒是觉得习以为常。但是看着眼前这个庞然大物的时候,会感觉特别不真实,毕竟上海中心也没它高啊,”赵源看着黄峰所长,“我还是挺好奇,它真的能用到100年那么久吗?”

“能不能用,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黄峰笑着拿出来一张工作证一样的卡片,“安装在上面的空间物探设备需要所里安排一个工程师驻场维护,两年。”

“所长您就别逗我了,”赵源挠了挠头,“我才刚来所里两年,还是单位里最年轻的,资历又浅,哪能担这种大任啊。”

黄峰的脸色突然严肃:“拿着。”

赵源还是不明不白地接了下来。

“哈哈哈,别担心,年轻人去锻炼锻炼。”所长拍拍他的肩,笑呵呵地离开了。

赵源低头仔细看了看手上的工作证:“世纪”号XK区工程师,E7903号。

二、富勒烯

“小赵,你到天上去之后,启动物探智慧决策系统,把太平洋地层多频谱高精度建模任务置顶就好,其他的物探任务会自动进行。”

“好的。”两个月来,赵源一直在学习去“世纪”号上后需要操作的业务,直到今天,一项高优先级的物探任务插到了所有任务前面。

“太平洋几乎所有节点都降低了十几个百分点的电能输出功率,这个事情都快成公开的秘密了。要不是多接进来两个节点输电,‘世纪’号的充能还得晚半年。”主管说着,不由得皱起眉头。

富勒烯地幔内环,一套等离子体双工质地热能综合利用系统,由遍布在海平面以下40公里处的地热管网和60个换热节点构成,供应着全球几乎全部的能源供应。这60个节点的排布是根据富勒烯的结构而来的,整套系统也由此得名。

“会不会,”赵源说出了自己的猜想,“是海水腐蚀了换热设备?”

“目前来看不是,我们把损失功率和洋流、大气环境、盐度梯度甚至海洋生物分布都进行过逐项和叠加比对,没有一项能和损失率的相关性匹配超过50%的。富勒烯中心的人怀疑地幔层出了什么问题,委托我们进行全地层物探。不过,报告结果最早也要一个月才能出来,差不多就是你上太空的那段时间,所以等到时候可能任务会有变化。”

地幔内环的一号节点就位于五指山内部。氢气潜入地下管网里,转化为等离子体从汲取能量,再回到地表,在山体内部的换热器里释放,推动蒸汽轮机发电。这个节点不仅供应着海南全岛及周边地区的用电,还进行着将从15个太平洋节点汇聚而来的电流整流到“世纪”号充能系统的工作。

趁着发射前最后一天的假期,赵源赶到了位于五指山顶、一号节点入口站旁边的海南地热博物馆,参观一下这个工作了两年来他一直没空来的科普场馆。明明在天体物理研究所工作,他却对自己所在的星球知之甚少,这让他一直感到很尴尬,于是趁着这个机会来补充一些知识。

但让他意外的是,黄峰所长像是预知了他的行动一般,等在了地热馆的大门口。

“猜到你小子会来这,”黄峰挥挥手,“外地来的小伙子们总会来这参观的。”

跟着黄峰参观,赵源感觉浑身不自在,但渐渐地,所长的热情让他和眼前这位老顽童般的领导熟络了起来。他们跟着展馆的布展从地表出发,一路上见识了钻探技术和装备的不断升级,对地热资源的利用也逐渐丰富起来。

走到地幔展区前,看着墙上“元能源”三个大字,黄峰回忆道:“我还记得,地幔内环建成的那天,大家都在激动地说:‘元能源’时代来临了。也不知道地热能是不是有一天会用完就这么乐观,哈哈哈。”

“黄所您可别吓人,地热能要是不能用了,那全世界可真就能源危机了啊。”

“哈哈哈怕什么,‘世纪’号里装载的可是聚变反应堆,人类掌握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完全够人类生存下去。”黄峰大笑的声音引来附近游客的侧目,但他却毫不在意。他们两个边走边说笑,路过了一块显示富勒烯地幔内环各节点的大屏幕,生动地展现出整套管网的巨大温差,从1500℃到15℃,以及其中的冷热能量流动。

“工程就是这样,简单而美好,”黄峰看着大屏幕,不知为何眼眶有些湿润,“消融了语言、文化甚至物种的隔阂。”赵源怕尴尬,连忙示意自己准备继续参观。

三、雷鸣

如果在10年前,人们可能很难想到,“世纪”号空间站不依靠火箭发射,她自带一套动力系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喷薄而出的海量电子将推动这个本体直径220米、高810米的巨无霸以平稳的1G加速度离开地表,越过卡门线后再调整方向。而在1200公里高度入轨后,191米内径的空间站内滚筒将会持续旋转,为工作在内部的近两千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供近似地表环境的重力加速度。空间站的外壁以及外挂舱也将因扭矩反向旋转,虽然不及内部能达到的接近1G的加速度,但也能支持外挂着的有土栽培植物舱持续生长。

这套被誉为新时代离子发动机的动力系统唯一的缺点是:地表不具有宇宙空间的太阳风和高强度宇宙射线,这让发射器难以自发地持续充能。这也因此让空间站需要接入富勒烯的电能来持续充能,而这一准备,就准备了五年,直到今天。

赵源穿上舱外服,把自己固定在座位卡口上。经过了两个多月的交流,他已经提前和即将共事两年的同事们熟络了。此刻,他们正热烈地讨论着飞上太空后会见到的场景。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他们所在的乘员间的内壁渐渐变得看起来透明了,发射场的场景一览无余。一个人开口说道:“这是外壁上的摄像头拍下的实时影像放映到里面。”

赵源突然想到了什么,加入了同事们的交流:“大家听我说,一会飞上去离开地球之后我们可以看脚底,地球大气顶部会因为我们的推进器发射的大量电子而产生极光!”

话音刚落,空间站便在悄无声息中稳稳起飞,由于发射指令不对所有人公开,他们因此甚至没在第一时间感觉到。赵源注意到脚下的屏幕上,自己正在逐渐远离地表的同时,一条烟雾也跟随自己缓缓上升。

“不是吧?起飞就冒烟?别搞……”

“轰——”一位同事的抱怨还没说完,巨大的雷鸣声从脚下传来,紧接着又是第二声。

众人仔细一看,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原委:空间站发射引发了巨大的电势差,外挂在推进器底部的引雷烟雾发生器则负责将电荷引导至其中,避免可能的雷电破坏周边的设备。周到之处,让人不由得赞叹:这就是全人类团结的力量。不知是谁带头唱起了《三万英尺》,虽然歌词的气氛不合时宜,但大家还是欢乐地跟着唱了起来。

正在此时,一通电话拨到了赵源的内部私人通讯中:“小赵啊,我黄峰。”

“黄所?!您怎么联系到我的?”赵源惊讶地叫出声,又不好意思地看向大家,但他发现似乎大家都在听电话的样子。

“哈哈哈,动了点小关系。跟你说,你们这些小年轻,上去之后要服从指挥。”

“那是当然的黄所,您放心,我不会给我们所丢人的。”

“我说的不是这个,”黄峰顿了顿,“比起你原先的工作,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赵源意识到了一丝异常,“黄所您在哪?”

“刚上飞机,老骨头要最后为你们拼一把了。”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黄所?”赵源急切地问,差点站了起来。

“你别急,我简单点跟你说。我们在没完全探明地球内部深处构造的情况下直接开采地幔层的热源,不仅耗散了大量的地热能,还在未知原因的影响下引起古登堡面的全面收缩。实际上即使是地幔底部也已经处于不到一千度的过冷状态了,任何扰动都有可能直接引发地幔层全面冻结。现在,扰动已经发生了。”

“什么?”赵源一时愣住,却又立马反应过来了,“‘世纪’号?”

“对,‘世纪’号起飞时喷射的大量电子直达地下,会透过地壳扰动地幔。”

“那黄所现在去哪?”

“我现在去设备保存比较完好的挖掘点。先去挖洞,挖到不能挖了,就把聚变反应堆放下去。热量会融化凝结的岩石,足以让它自发地沉降下去。等到它沉到地心后,剩下的燃料估计还能再坚持它持续放热两百年,只是要等到重启的地核带来的热量回到地表,那就得看你们了。”

“黄所……”

“好了别说了,你最年轻,我们几个老东西决定的。要起飞了,我挂了啊。”

赵源呆住了。

脚下,赵源看到绚丽的极光出现在地球表面,透过晶莹的热泪,他仿佛在那片逐渐模糊的绿色海洋中看到了所长的身影。

尾声 火种与热土

赵源一家人从冬眠中醒来,再次投入到维护“世纪”号的忙碌工作中。这几百年间,他们所有人都一样,接受事实,结婚生子,冬眠,醒来。空间站里的实时总活动人口维持在一个微妙的数值,严格地保护着这个脆弱的人类火种。

地表的平均温度在最初的十几年间骤降至零下十四度后再无变化,至于地幔层物探仪也早就在一次陨石撞击中损坏了,地球内部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恢复也就从一个正在回升的度数变成了一场煎熬的等待。

“滴滴——”近百年来从未响起过的、用来跟地表交流的通讯器突然冒出收信的提示,赵源不敢怠慢,立马查收信息,却发现这是一条25年前发出来的消息。

“‘世纪’号上的同志,你们好。我是驻扎在马里亚纳海沟5号热烟囱站的最后一位观察员。这个信标发出的是一条值得庆幸的消息:我站负责观测的海底热烟囱于今天重新喷发热流了,这说明地下温度正逐渐回升,相信地表很快就能回暖,相关数据我已经放在附件里了。只可惜我站已于两个月前断粮,想必是地表上的人也坚持不住了,当然,我也快了。”

“海面已经冻结四百米厚了,加上海水的屏蔽,这条消息应该很难发给你们,所以我把这个发信的信标放在了搭载了核动力电池的定向能浮筒中,它将会慢慢融化冰层逐渐上升,最后在海面上弹出信标发信。”

“等你们收到消息时,想必我早已尸骨无存。不过对我来说,能够亲眼见证文明复苏的黎明,我就心满意足了。接下来的事,就拜托你们了。”

“你们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

评委评语:

柯昊纯:典型的工程师科幻。依靠整体的团结一心和个体的牺牲奉献,人类实现了当下连蓝图都没有的伟大工程,直布罗陀大坝在它面前就像孩童堆出的沙滩城堡,难度和意义都不值一提。这是科幻黄金时代的人类精神,我愿称其为科幻的黄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