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冰冰棒(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你是社恐吗?听到这个问题后,可能很多人都会点头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我是社恐”,表达的大多数是:我并不那么擅长社交或者害怕与陌生人交流。但其实,独居动物与人类这种群居动物比起来,“社恐”多了。
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周旭明老师团队就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社交可能与寿命有着直接的关系。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必要时候“抱大腿”竟然是长寿的秘诀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对约1000种哺乳动物的社会组织状态(分为独居、成对生活和群居3种不同的社会组织状态)与其寿命长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深层相关分子机制的探究。
贝叶斯统计方法计算的结果表明,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群居物种的寿命通常比独居物种长。并且对于群居物种来说,它们从短寿命状态进化到长寿命状态的速度比非群居物种高。这些结果都表明,社会组织状态与其寿命长短的进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也就是说,群居的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单从寿命状态上来看,远远胜过了非群居动物。
其实群居物种能长寿的原因,我们也能大概地分析分析。首先肯定是种群之间的互帮互助。群居物种之所以长寿,可能是因为群居的生活形式让那些本身能力不够,捕获不到食物的个体能够在同伴的帮助下也有食吃。抱住了强者的“大腿”,就不容易被饿死,从而降低了整个群体的死亡率。
此外,群居生活的动物个体间,会形成一些特殊的亲密关系,比如配偶关系、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亲缘关系等。这种亲密关系,使得它们能够形成一种更好的隐形联盟,加强彼此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互助行为,进一步提高了动物个体的健康状态及其后代的存活率,这些都使得群居物种的整体寿命趋于延长。
企鹅是一种群居动物
(图片来源:veer)
自然界的物种为了生存下去,都进化出了“自私”的基因。但是各种各样情感上的联结,却让它们有时愿意舍弃掉自身的部分生存资源或者利益,从而实现种群整体的繁盛。这确实也带给我们许多的思考。
不过,群居生活当然不是百利无一害的。群居生活会使动物个体因争抢配偶和食物产生更大的竞争压力,并且增加了传染病的传播概率等。但与群居生活所带来的好处相比,这些不利的成本因素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果然,不管在哪里,不管是什么物种,就算有时候能“抱大腿”,还是少不了生存的“同辈压力”啊。
分子层面分析健康状态与社交的紧密关系
那群居生活除了通过个体间的互帮互助降低了个体死亡的概率之外,对个体本身的健康状态有没有影响呢?
其实有关社交与个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早就有相关的研究。比如,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免疫力低下,自杀倾向等表现,这些都不利于个体的健康与生存。但社交与寿命之间的相关性,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为了阐释这一问题,周旭明老师团队对94种哺乳动物的脑部组织进行了提取及转录组数据的测定。通过对各个物种的转录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31种基因、激素和免疫的相关通路被鉴定了出来。研究团队发现,群居生活和个体的健康状态也是相关联的,这给社会组织形式对寿命的影响奠定了基础的分子机制。
这种分子层面的关联性,也在其他研究中有所表明。比如,长尾猕猴(Macaca fascicularis)在群居圈养的状态下,会建立起彼此之间较高的亲缘关系,这使得群体中个体的免疫系统都有所增强。相反,社会性的隔离或者是有限的社会联系都会诱发神经内分泌调节,使体内的炎症大量积累,免疫功能受到损害。
长尾猕猴
(图片来源:veer)
群居生活不只是互帮互助,也会影响物种的免疫系统,进而影响个体的健康状态。
其实不只是社交会影响个体健康,反过来,个体的健康也会影响其社交行为。所以说,如果我们能改善个体的健康状态,个体就倾向于表现更友善的社交行为。例如,在小鼠当中,白细胞介素能够直接作用于社交能力缺陷的小鼠,恢复其社交能力。
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生物体中的激素具有各种各样的调控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各种行为,所以激素调节进而也与社会组织与长寿具有相关性。比如,减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信号传导被证明能够延长小鼠、果蝇、酵母和蠕虫的寿命,类固醇类激素(如睾酮、雌二醇和孕酮)也会对一系列的社交行为进行调控,包括交配行为、攻击行为、梳理行为和父性行为等。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结语
周旭明老师团队用近1000个物种的寿命长短与其社会组织形式的偏好性向我们解释了社交与个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可见必要的社交对于个体的健康成长与生存繁殖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从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大家可以打开心扉,多和家人朋友交往。
不过,每个人都有不同偏好的社交距离。尽管研究告诉了我们社交有益于身体健康,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5869-7
编辑:郭雅欣
(注:文中拉丁文部分应为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