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釉面针孔、釉泡等缺陷分析
瓷器釉面针孔、釉泡等缺陷是常见多发缺陷,从釉料配方、烧成制度等几个方面分析,可减少上述缺陷发生。
为避免形成针孔、釉泡等缺陷,釉料应具有较高的始熔温度和不小于30度的熔化温度范围。
流动性过大,容易造成流釉、堆釉及干釉缺陷。釉料的高温粘度过大,则流动性差,容易造成橘釉、针眼、釉面不光滑、光泽不好等缺陷。流动性适当的釉料,不仅能填补坯体表面的凹坑,而且有利于坯釉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成良好的中间层。
避免釉面熔融过度或者熔融不充分。这些都是由于釉料组成而引起。釉料过度熔融将导致釉面起泡。
烧成速度在一般隧道窑炉中,升温不宜过快,一般在隧道窑重850度之前,可达150-200度/小时,强氧化期在50-80度/小时,在高温阶段,升温速率取决于窑炉体积、温差大小、窑炉填充系数、坯体烧成收缩的大小和坯体烧结范围的宽窄等因素。当窑炉的容积大、温差大、装窑密度大、收缩大、烧成范围窄时,应缓慢升温,否则升温可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