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金属学会联合各主办主管期刊编辑部组织的“中国金属学会科技期刊学术前沿论坛”于2023年3月13日通过线上形式成功召开。有来自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等300多人在线参会。
期刊工作是中国金属学会一流学会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中国金属学会作为冶金和材料领域科技交流纽带,现有主办和主管期刊共15种,其中核心期刊12种,学会作为第一主办单位的期刊7种:《金属学报》、《金属学报(英文版)》、《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钢铁》、《中国冶金》、《连铸》、《金属世界》。多年来中国金属学会期刊工作在期刊各共同主办、承办单位的支持下及期刊主编、编辑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期刊影响因子等主要指标不断提升,如三本SCI收录期刊中《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影响因子已经突破10达到10.320,继续稳居材料和冶金两个学科的Q1区,《金属学报(英文版)》影响因子创新高,达到3.024,位居冶金类期刊Q1区;《金属学报》作为中文期刊,影响因子达到1.797,进入冶金类期刊Q3区。《钢铁》核心影响因子1.955,居金属材料类期刊第一;《中国冶金》核心影响因子为1.33,居冶金工程技术类期刊第一。
学会主办期刊近年来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如2021年学会获得“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出版单位”称号,《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金属学报(英文版)》荣获“202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金属学报》荣获“2021年第五届政府出版奖”“202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钢铁》《中国冶金》连续入选 “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讲座内容主要在学会主管主办期刊中,选择在冶金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科技前沿和热点文章,组织论文作者召开的专题讲座,以适应期刊-融媒体发展趋势,发挥科技期刊的学术引领作用,建立学会期刊与产业服务融合发展新模式,在打造精品卓越期刊群和争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同时,为行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论坛系列讲座涉及多个专业,分多期进行。
第一讲主题为轴承钢前沿技术论坛,论坛由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罗海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付悍巍主持。三位主讲专家分别为: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研究员张弛做了题为“微米碳化物对疲劳短裂纹扩展的阻碍:建模与验证”的报告,分析了GCr15轴承钢中亚微米级碳化物对疲劳短裂纹扩展的影响机制,发现亚微米级碳化物可加速周围基体的疲劳组织演化,形成强化层阻碍短裂纹扩展,并建立模型定量评价其对疲劳性能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李殿中做了题为“稀土轴承钢与高端轴承研制”的报告,通过控制钢液和稀土金属中氧含量,发明低氧稀土钢技术,经应用于生产可提升轴承钢疲劳性能。并以稀土轴承钢为基础,研制了大型盾构机主轴承、高档机床主轴承、航发主轴承,并实现成功应用。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Pedro Rivera教授做了“航空轴承钢滚动接触疲劳:温度对显微组织退化的影响”的报告,采用位错辅助碳迁移理论模拟了航天轴承滚动接触疲劳(RCF)试验过程中微观组织的退化和失效,描述了近70年来文献报道的微观组织转变的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