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病毒的抗争史。如果突然有一天你知道,病毒可以成为食物链中的被猎食者,可以被当成食物吃掉,你会不会觉得很惊讶?
加入捕食病毒食物链的,是一种叫做弹跳虫的微生物,它属于纤毛虫的一种,有着能够推动自身在水中游动的毛发状的纤毛,而弹跳虫是目前已知的第一种,会主动进食病毒的纤毛虫。
那么这种微生物是如何被发现的,以及怎么就证实病毒是被它吃掉的呢?这还得归功于科学家对于平衡,对于balance的追求。科学家曾经发出过一个这样的疑问,难道病毒真的就独立于食物链之外,连个天敌都没有吗,于是他们就开始有目的的筛选,从池塘水样中分离出来的微生物,并且在培养皿当中加入了一种广泛存在于淡水中的绿藻病毒,叫做氯病毒。短短两天的时间,他们通过显微镜就观察到,水样中弹跳虫的数量增加了15倍,而氯病毒的含量,则下降到了原来的1%。相比之下,没有吃氯病毒的弹跳虫数量,则是没有增加。
新型冠状流感病毒3D概念场景,图片来自图虫网
那么如何确定,增加了数量的弹跳虫一定是吃了病毒的?研究人员在绿病毒的DNA当中,加入了绿色的荧光蛋白基因,在去观察弹跳重的液泡,后来发现这里果真出现了绿色的荧光,也就是说病毒的确被吃掉了。
这项研究证实了,病毒不仅仅是疾病的感染源,可以是其他微生物的营养来源。那话说回来了,既然找到了能够把病毒吃掉的生物,人类在未来,是不是可以利用它,来消灭病毒呢,比如就拿眼下的新冠病毒来说,如果这些纤毛虫能够帮助我们,把新冠病毒全都吃光,是不是大功一件?遗憾的是,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这种微生物只是把病毒当成了一种无差别的有机质吃掉了,并不是很专一,所以除非未来有一天,我们可以去控制住这种微生物的胃口,让他专吃某种病毒,否则我们就没有办法让它去控制病毒。
希望科学家们在未来,可以在这条路上继续向前走,找到更多专一的病毒的捕食者,挖掘对抗病毒的新方法。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段玉龙
审核:陶宁(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研究员)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