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古明地恋(何林)知乎软体动物知名科普博主
前些天,在海南省五指山的一处天然潭水中,有人发现里面有一些半透明,硬币大小的圆状生物在水中缓慢移动。这些小生物一开一合,身体周围还有不少长短不一的小触须。
经专业人士进一步判断得知,这种圆状的生物,原来就是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
来源丨微博
桃花水母是什么生物?为什么它会被称为“水中大熊猫”?这种小生物真的像熊猫那样珍稀吗?咱们今天就来一起研究研究这种大名鼎鼎的小动物。
“水中大熊猫”
大家对水母并不陌生,就算没亲眼见过活的水母,也应该在餐桌上吃到过好吃的凉拌蛰皮。在我们的认知中,水母中有可作为凉拌美食的海蜇,也有水族馆里那些美丽的观赏水母,但这些水母都生活在海洋里。而我们今天说的桃花水母,却是水母家族里极少数生活在淡水里的水螅纲水母。
来源丨百度百科
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属 Craspedacusta),属于水螅纲,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水螅纲动物是一种原始的无脊椎动物,最早于约5.75亿年前出现在地球上,比恐龙出现的时代还要早很多。
淡水水母目,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在淡水中的水母,但实际上其中也有一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水或半咸水水域。
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桃花水母的科学记载是在1880年,当时英国人E. R.兰克斯特(Lankster)在伦敦一个名为Regent的公园里的植物园温室水槽中发现了这种淡水水母。当时的动物学家采集了第一个桃花水母作为标本,后来被命名为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ii)。
中国第一次记载桃花水母的出现是在1907年,是一个日本人在宜昌附近的长江水域里采集到桃花水母,他将其命名为宜昌桃花水母。
来源丨“桃花水母”若干问题的探讨徐润林
生物学通报2018
后续我国在四川、广西、广东中山等地,也陆续发现了桃花水母的存在,甚至在北京的怀柔水库也曾经发现它们的身影。不过大部分都是索氏桃花水母的变种,只有四川发现的“中华桃花水母”是其他种类。
尽管在现代科学史上第一次发现桃花水母是在1880年,但早在南宋淳佑十年(1250年),文人熊文稷在《忠州桃花鱼记》中就有“……犹疑为逐杨花落者,睇视之,觉花蕊蠕蠕然动,且浮沉于勺水之中,而悠悠然自适……”的描写,将桃花水母的大小和行为特征描绘得十分清晰。
桃花水母 来源丨维基百科/OpenCage
桃花水母被称为“水中大熊猫”,主要是因为人们认为其十分稀少,但事实上,桃花水母并没有那么少见,它之所以偶尔才能在新闻中见到,主要是因为其种群在不同环境下生长发育状态的差异所致。
桃花水母的“两面性”
桃花水母的生长发育过程,会呈现两种形态差异。
我们见到的游动的桃花水母,是成熟状态下的桃花水母,属于水母体。
桃花水母的水母体个头很小,直径约为两厘米,与硬币差不多大小,它的形状呈伞状,通体晶莹透亮,身体周围有一圈较短的触手,上边分布着许多刺细胞,用于麻醉并捕猎水体中的其他小型动物。
来源丨百度百科
水母体的桃花水母有雌雄之分,在繁殖期,雌雄受精产生的受精卵会发育为浮游幼虫,幼虫在发育成熟后沉降,扎根在水底缝隙中逐步发育生长。
扎根在缝隙的桃花水母长的就像一只小小的海葵,叫做水母的水螅体时期,水螅体的桃花水母,抗逆性特别强,可以忍受各类严寒酷暑等极端环境。
因此,如果一个水域环境污染变得严重,水母体的桃花水母会死去,但是水螅体却依旧留存,它们会陷入休眠状态,等到环境重新恢复后,再继续发育,随后通过无性繁殖产生水母体。
也就是说,当桃花水母处于水母体状态,在水中游动时,因其个体较小透明,又难以发现,当水质受污染时又容易死去,所以给人们一种十分稀少的“水中大熊猫”印象。但那些水螅体的桃花水母其实一直留存在那里,只待时机成熟,便可再次产生可以游动的桃花水母。
来源丨宋大祥; 张超; 吴岷,桃花水母,生物学通报,2002
水螅体到水母体的转变,对于环境和水质的要求特别高,因此,桃花水母也有了“水中生态检测员”、“水质鉴定器”的称号。
桃花水母的发现,丰富了我国的物种多样性,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有助于科学家对物种的遗传进化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一书中,对多种桃花水母的等级做了排定,如中华桃花水母属于无危物种、四川桃花水母属于濒危物种等等。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各地发现桃花水母的频率也随之升高。如果我们在周边水域里发现了桃花水母的踪迹,也请不要自行捕捞,需及时向当地的有关部门反映,由专业人士来进行保护,做进一步的检测事宜。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在未来也能看到这些自然界的美丽生灵。
最后想说的是,桃花水母虽美,但是这些水里的小生物和“桃花运”可没什么关系。想要脱单,还是要自己努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