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又是一年清明至,春和景明,满眼皆是春意盎然。清明是24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自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清明时节,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春雨频繁。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传统祭祖节日,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养生节气。清明,养生关键在这以下六点。
预防受凉
俗话说“二、四、八月乱穿衣”,清明时节,气候多变化,早晚温差大,应该准备一件可随便穿脱的外套,随时增减,遵循“上薄下暖,薄厚搭配”,适时增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应注意下肢及脚部的保暖,“春捂”也是这个道理。清明处于冷暖空气交替相遇之际,空气湿度大。可以用艾草泡脚祛湿散寒,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如无禁忌,也可搭配生姜同时使用。
预防过敏
春天,百花盛开,容易对花粉过敏的人群日常外出,尽量避开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对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体质者,应避免接触可能引发过敏的环境,外出戴上口罩。饮食上也要注意,不要吃虾蟹等容易过敏的食物。
户外活动
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主题,也是春耕的大好季节,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除了住所要保持干燥,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天气晴朗时适当增加户外活动。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时民间有踏青、放风筝等放松身心的习俗。办公族平时在办公室从早坐到晚,放假正是一家出行郊游的时光,聊聊天,爬爬山,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舒缓心理压力。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对于老年人而言春练更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所以建议选择一些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气功功法来习练。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不要做强度较大的活动。
调节情绪
**清明,是一个有关“传承”的日子,**清明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扫墓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加上阴雨绵绵,也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此时也成为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因此,舒缓心理压力尤为必要。故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的情志刺激,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每天的生活、工作、娱乐,是调养身体的好办法。
好好睡觉
清明时节的养生要保证睡眠,经常熬夜、睡眠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对肝脏的损害极为严重。现代不少人熬夜上网、看手机到深夜,第二天容易出现双目红赤,长此以往,必然伤肝。清明时节要早睡早起,调整作息,睡好子午觉(即每天中午11点到13点的午觉和每天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的晚觉),有利于肝气升发,以防春困。
调节饮食
清明节养生当顺应自然,重在“清”与“明”。清明前后雨水增多,此时养护肝脏、健脾祛湿是养生的重点。
清明时节人体内肝气最为旺盛,应适当多吃“柔肝”的食物,韭菜、苦菊、菠菜、荠菜都是不错选择。春季很容易出现眼睛干涩、目赤火热的症状,可以喝清肝明目的“菊杞茶”。
清明此时脾胃偏弱,饮食讲求清淡,以清补为主,避免厚味肥甘,是护脾的关键。应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的肉食,可以食山药、银耳、大枣等甘温补脾之物,可适当吃甜食。
饮食上要可以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
清明养好生,一年少生病。
温馨提醒:
**古代的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融合起来,才有了今天的清明节。**虽然清明有吃寒食的习俗,但是寒食摄入过多易伤脾胃,特别是原本脾胃功能不好的人,清明一定要吃温热的食物。
我们缅怀先人,缅怀那些已远去的至亲家人。人生终有别离,愿你不负时光,珍惜当下,平平安安,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