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日是第十六个“世界孤独症日”,宣传主题是:关爱孤独症儿童,关注与支持孤独症人士的照顾者和专业工作者。旨在让我们在关爱孤独症儿童的同时,聚焦照顾与治疗他们的群体——家长、特教老师、各类康复师,关注与支持他们就是对孤独症人士的关爱。
孤独症又叫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病因没有定论。属于先天性疾病,在童年早期就有症状显现,并且会伴随一生。随着科学干预和年龄的增长,很多症状会变化且有所减轻,也有一部分孩子可以生活自理或自立,融入社会。
很多人认为孤独症儿童是不说话也不交流的孩子,其实这是一个误解。现在新的命名为孤独谱系障碍,在谱系的一端是严重的“经典”孤独症,智力低、语言能力差、无法自理,可能一生无法与人交流;而另一端是“高功能”孤独症,智力正常、语言能力比较好、有交往的意愿,可正常生活,甚至可能拥有特殊天赋。每个孤独症患者的症状和个体发展都不同,很难一概而论,所以,家长不要误以为只有症状严重的才是孤独症,才需要去干预和训练。
对于大部分患有自闭症的孩童来说,与他人互动可能是一种不舒服、神秘的体验。由于对面对面的互动感到不知所措,这些孩童可能会发现很难集中注意力并从老师和治疗师那里学习社交技能。最新研究表明,拥有AI加持,外表可爱体型的机器人,或可作为中介参与自闭症孩童与人类同胞的互动。
从表面上看,利用机器人学习人际交往可能是一种反直觉或落后的想法。但是,一些科研机构和研究团体正在探究这些技术,试图找出这些机器人在帮助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孩童方面的效果。
人际互动有很多社交线索,如面部表情、声调、身体姿态等,自闭症孩童难以集中注意力掌控这些线索,但机器人在接受命令方面比人类更“顺从”,机器人重复的回答或执行任务,反倒给自闭症孩童带来了安慰。与机器人相处的轻松感,可使自闭症孩童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机器人和人类治疗师共同制定的课程上。
比如有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收到的反馈,如果房间内有机器人,自闭症孩童往往会更多地与人类治疗师互动。机器人能够在人类治疗师、机器人和自闭症孩童之间建立起三角互动,患病孩童能即刻开始与老师或治疗师进行互动,询问有关机器人的问题或提供有关其行为的反馈。
我们希望机器人能成为自闭症孩童人际自然互动的媒介,而不仅仅是吸引其注意力的工具,最终目标是让自闭症孩童具备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应用的社交技能。
目前仍需要科研人员长期测试,研究机器人对儿童社交能力、情绪健康和人际交往的影响,以制定合理的人工智能模型,让机器人助力每一名“星星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