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14号,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起火引发弹药爆炸,舰体严重受损,在被拖往目的地港口的过程中,遭遇大风浪等恶劣天气,船身失去稳定性而沉没。可能是为了寻找失踪的海军官兵遗体、打捞大量的武器弹药或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拆除或破坏船上的敏感设备等方面的考虑,约十天后,有八艘救援船出现在“莫斯科”号沉没处,其中包括从1915年服役至今舰龄达107年的海军救援舰“公社”号。
一、俄罗斯海军双体救援舰的建造过程
19世纪中叶起,世界列强逐渐发现潜艇在袭击对方军舰和布设水雷等方面有强大的优势。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英国、法国、瑞典、意大利、德国和俄罗斯等都认识其重要性,热衷于研发,竞相探索、制造各类潜艇并投入使用。1904年—1905年,日本和俄罗斯为争夺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而进行了“日俄战争”,以俄罗斯战败、失去很大一部分舰船而告终。之后,俄罗斯一直试图重振其舰队及其在海上的影响力,包括大规模采购和制造新的潜艇。1906年3月,俄罗斯海军的官方船舶分类中出现了“潜艇”一词。由于潜艇制造技术不够成熟、舰员操纵经验不足等带来的潜艇安全性低、可靠性差,造成事故不断,并且多是艇毁人亡。为了抢救处于危急中的潜艇及海军官兵,或打捞已经沉没的潜艇便于修复和调查事故原因,给远离陆地的潜艇提供技术和后勤支持等,迫切需要一艘能应急提升或打捞潜艇、又具有修理潜艇能力、可为潜艇加注燃料和其他后勤补给、换潜艇人员等的特殊支援舰船,俄罗斯海军总参谋部采纳一基层舰长的建议,以德国双体救援舰“火山”(Vulkan)号作原型,于1910年发布了开发建造一艘类似舰船的命令。下图是“火山”号在基尔运河航行、工作中。
德国双体救援舰“火山”号于1908年在基尔建成并服役,排水量1595吨,起重能力500吨。工作原理如下图,两艘舰体的主甲板以上通过拱形桁架相互连接,这些拱形桁架再通过纵梁相连,其横截面形成了一个类似于“门”的结构,也可以描述为生成一个“浮动龙门架”;在纵梁上安装起重机,用于起吊遇险的潜艇。两艘舰体之间空着的海水区域,便是一个起吊或释放潜艇的通道或维修潜艇的船坞;在两个舰体之间设置可移动的横梁,用于安放从水下吊起的潜艇,这样修理潜艇就很方便。
这种不同寻常的双体船方式设置,适应当时的潜艇在两船体之间起吊或释放。在该救援舰船上,不仅配备了各种海事救援与支援设备,还有大批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潜水员,因此,除了救援潜艇外,其他的小型船只也可以救援和维修。
救援舰一般是首先找到沉没的潜艇,抛舰首和舰尾的锚,使得沉没的潜艇在救援舰船下方;接着是通过潜水员将多条钢缆固定在潜艇上;然后是救援舰上的吊钩与上述钢缆连接,与陆地上的各形吊车一样;最后是使用救援舰上的起重设备将其从海底吊起,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舰艇沉没时的样貌,防止出现意外。
1910年年底,俄罗斯海军为建造这一艘专门的潜艇救援舰开始招标,有四家船厂参与,最后认为由位于圣彼得堡的普季洛夫(Путилов)造船厂(现在的基洛夫工厂)的方案是投标项目中最合适的。1911年12月30日,该船厂收到了俄罗斯海军总务部的第3559号订单。1912年5月5日,双方正式签订了该救援舰的建造合同,其中海军司令部要求所有部件和设备都必须是本国制造,只有那些在本国不能制造的才允许向国外购买。同年10月4日,海军总务部批准了该救援舰的总体建造方案,其中的拱形桁架由德国“火山”号的两副增加为四副,这样设计可以增加在潜艇的着力点,有利于提升沉没潜艇的稳定性,以防提升过程中的不测;同时提高了起重能力。下图是该救援舰的设计图纸和打捞潜艇的示意图。
11月12日,普季洛夫造船厂开始铺设龙骨。根据当时俄罗斯海军舰队的传统,海军辅助舰船通常使用俄罗斯的河流名称命名。1913年7月24日,该救援舰被命名为“Волхов”(沃尔霍夫)号。沃尔霍夫是俄罗斯西北地区一条重要河流的河名。下图是命名该救援舰的文件。
俄罗斯圣彼得堡机械厂、俄罗斯通用电气公司(里加)等的设备应用在“沃尔霍夫”救援舰上。下图是该救援舰上使用的由里加费尔泽(Рига Фельзер)工厂生产的六缸柴油发动机。
1912年5月5日,双方正式签订合同。由于该舰船要求的独特、新颖和不同寻常,给设计和建造带来了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具体体现在需要更多的设计和建造时间。下图是在船台中建造的“沃尔霍夫”号。
一年半后的1913年11月17日下午3点,“沃尔霍夫”号举行下水典礼。年仅14岁、最后一任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三公主玛丽亚·尼古拉耶芙娜将一瓶香槟酒掷在救援舰舰首击碎,并为该救援舰祈祷和读赞美辞,成为了这艘舰船的教母。那个时候,俄罗斯与欧洲部分国家走得还很近,沙皇尼古拉二世是英国国王乔治二世的表哥,他们俩的妈妈是亲姐妹。而这位玛丽亚·尼古拉耶芙娜公主就是今天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亲表姨。下图是“沃尔霍夫”号下水时的照片,救援舰舰尾的俄罗斯海军军旗清晰可见。
下图是参加“沃尔霍夫”号下水典礼的政府官员、军方高级将领、神职人员、船厂老板和工程师等的合影。这张照片是在船厂滑道旁专门搭建的一个帐篷里拍摄的。
下水之后的“沃尔霍夫”号又陆续安装了其他拱形桁架、纵梁、起重设备、通讯工具等各种装备,完成了驾驶室、医务室、舰首楼和尾楼等的搭建,装配了一个修理车间,还进行了包括舰舱等装饰的舾装。下图是下水后靠在船厂码头的“沃尔霍夫”号。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造船厂的主要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军舰的修理和建造上,而包括“沃尔霍夫”号在内的辅助舰船只能是根据剩余人力、物力的情况安排生产,建造“沃尔霍夫”号的速度自然有所放缓。1915年3月1日,“沃尔霍夫”号才开始进行交付前的测试工作,其中包括对起重设备的测试。1912年签订合同时,要求从水深55米处起吊货物,以及将排水量至少为600吨的潜艇从水中吊起,并将其安放在横梁上,接着再将其释放回水中。由于在战时条件下,事实上不可能安排一艘潜艇进行测试,因此海军总务部批准了“通过吊起适当吨位驳船”的测试计划,最后是相当顺利起吊和释放了一艘排水量为440吨的驳船,通过了该项目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部分缺陷,由普季洛夫造船厂进行重新调试和改动。1915年6月1日,俄罗斯波罗的海海军总部任命亚历山大·安东诺维奇·雅库博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Антонович Якубовский)上尉为“沃尔霍夫”号潜艇救援舰第一任舰长。他已经在海军服役了15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海军军官,且已经接受了潜艇军官的培训课程,这对他以后主要从事救助和打捞潜艇的指挥来说是非常必要的。1915年7月14日,“沃尔霍夫”号正式交付给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开始服役。下图是交付时“沃尔霍夫”号的照片,其右上角是普季洛夫造船厂的铭牌,表明该舰制造的船厂和出厂年份。
“沃尔霍夫”号比“火山”号大很多,满载排水量3100吨,最大长度96米、宽度18.57米,干舷8.40米、吃水最大3.65米;两舰体之间形成一个长约68.0米、宽8.5米的空着的海水区域;安装了里加费尔泽的两台600匹马力的六缸柴油发动机,船速10.0节,在当时属于较快的舰船,巡航范围约6400公里;最大起重能力达1000吨,比当时最大潜艇的排水量还多100吨,可应对所有潜艇;在舰首和舰尾各配两个锚。下图是两个舰体之间空着的海水区域,用于起吊或释放潜艇。
“沃尔霍夫”号还在两侧安装起重设备,其中左舷的可吊起80吨重的物品,右舷的可承重30吨;每个舰体中都有10枚备用鱼雷和另外50吨燃料,专为潜艇补给用;配备了包括一名医生和一名医疗助手在内的4名指挥官、11名军官、60名普通舰员和24名潜水员;与当时大量使用的浮鼓打捞潜艇、沉船相比,极大地提高了救援效率;还有,不仅仅为本舰舰员,也为所救助潜艇的海军官兵提供了较舒适的生活场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最复杂的救援和打捞舰船之一。
作者:陆悦铭,1963年3月出生,正高级引航员,现任中国引航协会引航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副秘书长。1983年起从事引航相关工作,已经引领各类中外船舶6000余艘次。到目前为止,在专业报刊杂志发表各类论文、科普文章八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