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

国土勘测与健康管理
社会公益、专业咨询,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收藏

灸异常情的处****理

一、 是指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发生的晕厥。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身体虚弱、过饥、过劳,大汗、大泻或体位不当等其他原因。

处理:①发生晕针,应立即停针、起针,将针迅速全部起出

②使得患者平卧,注意保暖。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之处,让患者采用头低脚高位平卧),松开衣带,且注意保暖

③轻者可静卧休息,给予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复。

④若按照上述①②③处理后仍严重晕针者,可再针刺人中、素髎、内关、涌泉、足三里等穴,或者温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即可恢复。尤其是艾灸百会对晕针有较好的疗效;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要及时进行急救处理,如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预防:术前注意沟通,操作中注意观察病人情况,询问病人感觉。

二、 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期间出现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的现象。

处理:1.若是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所致者;①适当延长留针时间;②在滞针穴位附近运用循按法或弹柄法,或者在附近再针刺一针;

2.若因针刺手法不当,单向捻转太过所致者;①向相反的方向将针捻回;②配合弹柄法、刮柄法或循按法,促使肌纤维放松。

预防:针灸前和患者沟通做好好解释安抚工作,选取合适的针刺体位。

三、弯针 是指针身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提插、捻转以及出针时均感到十分困难,患者感到疼痛的现象。**出弯针不得、**捻转等手法。

处理:弯针的程度可根据原因不同,而处理方法不同:

①若针柄轻微弯曲者,应慢慢将针起出;

②若弯曲角度过大,应轻微摇动针体,并顺着针柄倾斜的方向将针退出;

③若针体发生多个弯曲,应根据针柄的倾斜方向分段慢慢向外退出,切勿猛力外拔,以防造成断针;

④若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者,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到原来体位(必要时也可以协助患者恢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慢起出

预防:避免行针过快、过猛;操作前与患者沟通不要随意转换体位。

**、针** 又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的现象。(现针刺针不再像以前一样循环利用而是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断针现象较前减少,若操作前要做好针具的检查,也可以避免)原因:针具质量问题、行针操作不当、患者随意变换体位。

发现断针:嘱者不要惊慌乱**,令患者保持原来的体位,以防断针体向肌肉深入。**

**处理:**根据针体残端的位置采用不同的方法将针取出

①若针体残端尚有部分露在体外,可用手或镊子取出

②若残端与皮肤面相平或稍低,尚可见到残端时,可用手向下挤压针孔两旁皮肤,使残端露出体外,再用镊子取出

③若断针残端全部没入皮内,但离皮下不远,而且断针下还有硬组织(如骨骼)时,可由针旁外面向下轻压皮肤,利用该组织将针顶出;

④若断针下面为软组织,可将该部肌肉捏住,将断针残端向上托出;

⑤若断针完全陷没在皮肤之下,无法取出者,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⑥若断针在重要脏器附近,或患者有不适感觉及功能障碍时,应立即采取手术方法处理。

预防:针刺过程中,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切不可强行针刺或出针;对于滞针情况应正确处理,不可强行拔针。

**、肿** 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现青紫色。

原因:刺伤血管、皮肉。

**处理:**①轻微的皮下出血且局部小块青紫时,不用特殊处理,一般可自行消退;②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且影响功能活动时,可先冷敷止血,再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预防:熟悉人体解剖,避开血管针刺,出针时应立即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

评论
国土勘测与健康管理
太师级
晕针 是指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发生的晕厥。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