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这波,我们冲出大气层!清华学子在航天

桂粤科普
桂林理工大学教师,三年科普中国优秀信息员、广东科学传播达人。
收藏

清华人

在航天

一曲星梦六十载

53年前的今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拉开了中国人

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

造福人类的序幕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祝融”探火、“羲和”逐日

“天和”遨游星辰……

一个又一个航天器冲出大气层

一批又一批航天员工作于太空

若我们此刻抬头 仰望天空

还能为正在“太空出差”的

邓清明、费俊龙两位清华校友

送上诚挚的问候

今日的中国

正奋力向航天强国迈进

正值第八个“中国航天日”

以“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为题

让我们一起走进

八位奋战在不同航天领域

和有志于从事航天事业的清华人

倾听他们与中国航天的故事

王永志: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前进的方向

王永志,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名誉院长。曾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航空航天部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暨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导弹系列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1952年,王永志被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录取,“从那以后的40多年里,他的每一步人生变化都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王永志传》作者姚昆仑说。

1964年6月底,针对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导弹射程不够的问题,王永志大胆提出解决方案:从火箭体内泄出600公斤燃烧剂,导弹就能达到预定射程。在当时,这是被认为不可思议的方案。但王永志还是鼓起勇气找到发射场技术总指挥钱学森,谈了自己的想法。钱学森听后,马上把导弹总设计师叫过来叮嘱道:“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说的办!”果然,这个方案实施后,导弹射程增大了,连打3发都进入了目标区,试验最终取得成功。

这种大胆创新的精神始终贯穿在王永志的科研工作中。1992年,花甲之年的王永志接受了人生又一次重大挑战——担任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他力主采用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的三舱方案。“把中国人送上太空,这是我心中的终极目标,即使再紧张再累,我也无怨无悔。”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返回地面,遨游太空的杨利伟走出舱门向大家挥手致意。那一刻,举国欢腾,王永志激动得热泪盈眶。

格物致知,叩问苍穹。在银河一隅,有一颗名叫“王永志星”的小行星。那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王永志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永久编号第46669号。在茫茫太空中,这颗小行星,仿佛沧海一粟。它像许许多多的航天人一样,默默运转在宇宙一隅。但是,这颗星会因梦想格外闪耀,照亮中国航天人前行的方向。

刘洋:

一个梦想的实现

就是另外一个梦想的开始

刘洋,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执行神舟九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 。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和“中国全面小康杰出贡献人物” ,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

2022年6月5日,刘洋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前往空间站执行任务。时隔十年,她再次进入太空。这次任务难度更大、太空驻留时间更长、需完成大量科学实验、出舱活动成常态……这些都对航天员的知识、技能、体力、心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同年9月1日,陈冬、刘洋首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

出舱之后,在爬到路径中间时,刘洋曾往下看了一眼。“深不见底的黑,万丈深渊都不足以形容。”而当她爬到下一个扶手时,她忍不住又低头望去,但这一眼,她看到的是一弯新月,“静静地悬在我的脚下,感觉心一下子温暖了起来,明亮了起来。”刘洋返回出舱口的时候,和陈冬照了一张合影。在俩人中间,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美丽的蔚蓝色的地球,万里江山就在我的眼前!”无尽浩瀚,航天的魅力在眼前徐徐铺展,逐梦的果实畅快甘甜,在苍穹间写下功不唐捐。

从2012年到2022年,十年间,刘洋在“航天员”底色之上,不断延伸自己的边界,2014年她进入清华,攻读博士学位;十年间,清华大学也在各个领域踔厉奋进,社会科学学院的院旗曾陪伴刘洋进入太空——天地遥望,共同庆祝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的十岁生日;十年间,中国航空更蓬勃发展,从昔日“一室一厅”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到如今“三室一厅”的中国空间站,脚踏实地,步履不停。

正如她所说:“对于我们航天人来说一个梦想的实现就是另外一个梦想的开始,我们所有的人也都会以这次任务的成功为新的起点不断地努力,一次次地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王兆魁:

做科研还是要有做大事情的决心

王兆魁,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长聘教授,航空宇航工程系主任,清华大学重力与大气科学卫星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轨道专家组副组长,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主题专家组专家,国际宇航联合会(IAF)航天大学管理委员会(SUAC)委员,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理事,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会员、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布式航天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科学卫星系统技术及航空航天智能控制。

“做科研还是要有做大事情的决心。如果一个问题很快、很容易就被解决了,那它就不能叫一个重大问题。”2020年8月6日12时01分,由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研制的我国某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发射结束后的现场,团队负责人王兆魁曾说了这样一句话。

谈到起学生时代走上航天之路的原因,王兆魁回忆道:“那时的中学教科书讲完航天原理之后就有一句话,‘希望大家将来也能够为航天做贡献’,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向凭一腔报国热血走进戈壁大漠的前辈看齐,王兆魁肩挑理想的重担,“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和国家的重大需要结合起来”,他投身航天工作,成为了一名探索天空的科研人员。

在教师的身份里,王兆魁也将这样的态度传递给更多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磨练真知,在创新思考中锤炼能力。将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是他一直以来对于航天等工程类学科发展的想法。大量的博士生、硕士生甚至本科生都曾在他的带领下,参与到了某卫星的研制工作。在努力帮助学生筑牢理论功底的同时,他也注重提升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并鼓励学生针对前沿,提出想法,勇于探索。“我们通过卫星的研制培养了一支平均年龄25岁的研究团队,他们将成为中国空间科学研究的强大人才储备。”王兆魁说。

“航天与国防密切相关,又与科学前沿密切相关。”中国航天已经到了“走向深空”的关口,对于航天人来说,征途是遥远的星辰大海,拼搏是执著的风雨兼程。而勇于攻坚创新,则是他们最纯粹的对科学的叩问和对国家的回答。

容易:

用心做的事都不会白做

容易,2001级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现就职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任我国载人运载火箭CZ-2F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

名字叫容易,她却选择了一份并不容易的事业。

“用心做的事都不会白做”,从业15年来,她参研的火箭执行过7次载人航天任务。从航天新人到总设计师,容易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与坚持中不断进步,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

矢志空天,理想不变,既然选定了就要走好,做到极致。从本科到博士,再到博后工作,一直到参与不同项目,走上总师岗位,容易不断挑战自我,参与了不同领域的研究和攻关任务,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贡献。

在日常工作中,她耐心细致,每次发射任务中,容易总随身携带笔记本,及时整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在团队建设中,她时常回忆起博士期间,导师王希麟老师对她的每一件事都关怀备至。春风化雨,薪火相传,在科研实践中,她以丰富的知识扎实的功底做好工作科研,与国家发展的需要紧密关联,率团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团队齐心,从源头提高了重型运载火箭的任务适应性,创新性设计了重型火箭系列化总体方案,对准确诊断故障、确保航天员安全增强了保障。

每次接受采访,容易提及最多的,总是沉甸甸的责任与精益求精的态度。“航天员坐在我们的火箭里面,让他安全准确地到达预定轨道,是我们每一个载人火箭团队人员的责任和使命。”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对航天事业充满敬畏,在实践中锤炼细节,才能收获与自然对话的自信与从容。中国航天人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铭记在心,用最大的努力和最谨慎的态度,细心守护着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成功。

张昌武:

慢慢积累,时间是最好的朋友

张昌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级硕士,蓝箭航天创始人、CEO,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APEC中国青委会执行委员,曾获《中国科学报》2018年“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称号,2019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

在张昌武心中,“雄伟”和“浪漫”是航天事业的代名词。2015年,《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发布,中国商业航天政策正式破冰。“我们站在国家崛起的肩膀之上,乘着时代的浪潮,是非常幸运的。我们的前辈在这个领域里,已经从技术、体系上都做了深刻的积累。让我们现在有条件去做商业航天。”在时代浪潮与个人热情的双重推动下,向着一代人的使命召唤,张昌武携手两位资深航天人,创立了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12月14日,蓝箭自主研发的“朱雀二号”民营商业新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首次飞行试验任务。遗憾的是,发射任务失利。面对挫折,张昌武与伙伴选择“勇于从零开始”。他们带着“朱雀二号”回到零点,经历94天的归零工作,2023年3月18日,遥一运载火箭飞行故障通过归零评审。它作为我国第一款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也是世界第一款尝试轨道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其研制对于我国的民营航天有着重要意义,液氧甲烷动力的可行性得到证实,将极大促进我国商业航天和可复用火箭的发展。

张昌武和伙伴们带着对科学的尊重与敬畏,肩负书写历史的使命感,在商业航天的蓝海中不断前行。商业航天在面向巨大发展前景的同时也面对巨大的市场风险与技术挑战,坚持住、发展好十分不易。张昌武提到,他和伙伴们坚持的原因里,有一份来自清华的底气——“清华本身就是信心的来源”。清华大学一直大力倡导、积极鼓励青年学子“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培育学生家国担当。自强不息的清华精神,勇于追梦的情怀格局,激励着张昌武始终保持热爱,坚定信心。

“最佳的路径就是实事求是,回归常识。回归常识需要我们敢于去面对现实,一方面要发展继承航天的优秀传统;从另一方面,又要不断打破原来的认知,从已知中找到一扇新的大门。”张昌武总结说,“航天其实没有捷径,航天就是靠一步一步的慢慢积累,而时间就是这件事的最好的朋友。”

于洋:

拓展知识的边界,向深空!

于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20年),2014年于清华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空间环境下的颗粒系统动力学、复杂环境探测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方面的研究。

星汉灿烂,宇宙广博,小行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于洋着力研究的重点。他用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形容自己的工作:“探测一个小行星,就好像一个人要去远方旅行,这个过程,需要路线规划,也需要交通工具、旅行装备,而这些都要求一个前提——对于目的地的相对完善的认识。这便是我的主要工作:根据已知信息,分析判断探测目标的物理性质、地质特征、空间环境,一来帮助航天器评估风险,二来为航天任务提供科学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宇宙的魅力、理论的力量彰显出动人的感染力:“之前关于双小行星系统的研究中,我们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得出主星脱落碎片的运动形态与形成的影响。近期小行星防御任务所返回的图片则证实了这种影响真实存在。”正是这些魅力与力量,为于洋带来了极大的鼓励,更坚定了自己工作的价值。正是在一遍又一遍挑战自我、探索真理的旅途上,知识的边界得以拓展;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仰望星空、追逐梦想的征程中,收获了自信的笑容。

这场神秘而有趣的旅行中,于洋的行囊里始终珍藏着清华的记忆:“在清华的五年,特别是在航院工程动力学研究所学习的经历,对我后来的科研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课题组老师们对科学问题开放、严谨的态度、对学术讨论的认真坚持、对科研成果的价值判断,对我专业素质的养成和职业理想的建立起了关键作用。”

以有趣开端,与兴趣为伴,随着路途的延展,于洋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小行星探测的意义:现代航天发展中,行星本体科学问题的研究和探测技术的发展本就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航天的价值:航天蕴藏希望,你我生活、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需求与问题,也许能在航天中找到答案;航天指示方向,对自然的探索,对未知的憧憬,都将在探索星辰的旅行中收获更深邃的启迪。

杨佳:

人生的每一次选择

都来自于灵魂最深处的指引

杨佳,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2021级研究生。

“人生的每一次选择,都来自于灵魂最深处的指引。”杨佳这样说道。当第一次被航天的魅力吸引,被这种近乎“冲动”的热爱驱动着走向航天道路时——这是一种毫无预兆的热爱,是一经生发便再难阻挡的志向,也是一颗虽旅途遥远但始终难以忘怀的初心。

从出发至今日的时光里,杨佳说她最难忘记的是刚刚接触科研的那段时间,从习惯于做题求解、汲取知识的学生,到探索未知、甚至创造新知的研究者,这之间有能力上的差距、思维上的差异、知识上的断层。要如何跨越这段距离?再度回望,杨佳说,问题的化解有许多因素加持:本科期间坚实的数理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老师与学长学姐的帮助,则给予她信心与勇气,“老师对我们说:‘科研上,一帆风顺反而会让人紧张,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这句话给予了我们面对问题时的力量”;同时,热爱与初心一直作为底气支持着她,“当我看到遇到困难时,我会问自己为什么当初会选择这条道路,既然是因为热爱,那我甘愿付出。”

除了身份转变的关键时刻,前行的路上还有许多振奋人心的时刻。“每一次发射、探测任务都为我带来莫大的震撼,我既惊讶于宇宙的浩瀚与无穷,也为人类探索未知的磅礴力量而感动,同时,我也希望能在今后的航天事业中做出自己的小小贡献,成为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

在杨佳心中,航天意味着探索和严谨。宏大的航天事业作为一个庞杂繁复的系统,探索的过程中,每一环都至关重要,只有一丝不苟,才能走得更远。中国航天人有勇气向苍穹发问,也有能力把每一步走得更加坚实。

李子腾:

既然选择航天,我不能一事无成

李子腾,清华大学行健书院2021级本科生。

大约从小时候观看航天发射直播开始,李子腾的心中便种下一颗关于航天的种子。正因儿时兴趣,他逐步成为一名“航天爱好者”,持续关注着每一项国家航天任务,在“两弹一星”等精神不断的激励、感召下,怀着为我国航天事业与人类探索事业做出自己贡献的想法,他坚定了航天报国的理想,选择了航天专业。

刚进校时,李子腾尝试着联系不同方向的老师,希望能向他们请教感兴趣的航天问题,本以为邮件会“石沉大海”,但却收到了迅速、热情的回复。老师们细致用心的讲述,加深了他对航天的理解,也为他带去对未来的无尽憧憬。在清华成长进步的过程中,兴趣被呵护支持,梦想也变得更清晰可见,热爱航天的学子们有机会在广阔的平台上,拓展航天视野,领略航天精神。

提到这次航天日的主题,李子腾联想到刘慈欣在小说《朝闻道》中所写的一段话:“当原始人开始长时间地仰望星空时,就证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宇宙奥秘的存在,此时距离最终解开这个奥秘就只剩下一步之遥了。”如何从我们熟悉的世界外和我们现有认知的边界外获得新知,从而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这是人类社会要回答的问题,也是航天事业努力的方向。

李子腾用“永无止境、不懈攀登”描绘自己心中的航天事业。无数开拓者与奉献者用青春与生命奠定了中国航天的基础,这是奋进者向未来奔跑的事业,也是攀登者勇摘星辰的征途。“永无止境、不懈攀登”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既然选择航天,我不能一事无成。我希望能在中国的星空中,留下属于自己的注脚。”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穿越时光的叩问,凝望满天星辰

仰观宇宙,拥抱未来

每一个航天梦

探索未知

硬核中也愿生出浪漫的羽翼

厚植沃土,向下深根

一代代清华人

步履不停

苍穹上也能踏出坚实的脚印

我们永葆敬畏

用心对待每一次探寻

我们努力攀登

谦逊叩问天际的真谛

我们志存高远,我们驰而不息

在中国航天的大舞台上

书写属于我们的故事!

评论
华科普
大学士级
今日的中国正奋力向航天强国迈进一一向所有的航天人致敬!
2023-04-25
热爱科普的俊哥
庶吉士级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可估量。
2023-04-25
热爱科普的俊哥
庶吉士级
不断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天空,造福人类。
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