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性侵,性骚扰的事,经常上网的朋友们,肯定也会不定时看到这样的热搜,比如前几天的“女孩离家出走被男子收留后被性侵”,上个月的热搜“衡阳师范学院女生实习遭性侵”等等,这样的事,过段时间就会上演,似乎性侵已经成了非常常见的事情......
但是,这种情况是非常不正常的,犹记得前段时间还有人针对类似的事情说“是否需要给性教育活动取个委婉的名字?”。我觉得,预防性侵,性骚扰,最简单的就是普及性教育,而且要从娃娃抓起,那性教育该怎么普及,是否要换个名字?你们怎么看呢?
01,性教育是否需要取个委婉的名字?
关于性教育取委婉名字的事,其实,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在回避“性教育”本身这个问题。性教育就是性教育,你就是给它换上任何名字,都无法改变这个本质,反而会进一步让人困惑。
其实,我觉得性教育这个词是个非常好的词汇。因为它本身属于比较中性的词汇,体现出较少的感情色彩。(neutral,对应的是positive/negative之类的词汇,不知道翻译是否准确,还请语言学达人指教)。或者说,它也是一个生物医学基本术语,这样可以相对让人减少一些联想。
个人认为很多医学词汇都是如此,看起来冷冰冰的,但是其实【相对】理客中。比如阴茎这个词就是很好的医学词汇,你换成阳具,屌,小鸡鸡之类的都明显不如前者,更别提医学上很多相关疾病都是这样命名。
至于教育本身也是个很有意思的偏中性词汇,当然换成科普也不错。所以我建议性教育的内容里,尽可能地使用一些医学生物词汇,而非俗语等。
“虽然我们认为我们支配自己的语词,然而实际上是我们被这些语词占有和支配。言词强烈地影响着最聪明的人的智慧,它们最容易搅乱和歪曲他的判断。” ———罗杰·培根
02,儿童防性侵我们能做什么?
对于当前的中国,在我看来,儿童防性侵教育,我们能做的就是强烈支持推动性教育。
**首先,生殖是人类的基本生理功能,也是绝大多数人类无法避开的行为。**为什么要讳言?就像过去父母那样,孩子问起自己是哪里来的,父母回答是,垃圾桶捡的?路边拾到的?或者是咯吱窝掉出来的?nonono,孩子就是生出来的,是从产道生出来的,这就是客观事实。而且,有一点,必须明确的就是,产道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并不存在小孩子无法明白或者认识产道是怎么回事的情况。所以,既然小孩子拥有产道,那么,他们就应该有权利知道,这地方,是未来小孩生出来的地方。
**第二,生殖不脏,脏的是人心。**很多父母一谈起生殖问题,就是十分的避讳。电视上出现亲密的动作,马上把小孩子的眼睛捂上,要是出现性行为,更是直接不让孩子看。然而,性或者生殖,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啊!!!不让小孩接触这些,这是违背了基本的天性的!
尤其是有些家长,看到性教育书,竟然十分抗拒,指出性教育尺度大。笑死了,如果那都算大尺度,那干脆不做任何性教育了。所以,缺乏性教育的小孩,面对性生活的时候,做不到保护自己,于是我们看到了大量的未成年怀孕的现象。再加上不少无良的宣传什么无痛人流之类的,结果对避孕做的不是很好,最终酿成了无数苦果。
最后,问题回归到性骚扰或者性侵上,这种事本身具备极大的隐蔽性,取证难,当事人本身也有很多因素,导致不少受害人都选择了忍气吞声,这种情况下,应该给予相关行为更加便捷更加严厉的处分,而不是每次都等着闹大了才开始处理。这种渠道不畅,是性侵频繁发生的重要因素,期待以后能够更好!
03,发现语言新大陆
前段时间看了部科幻电影《降临》,里面涉及到了语言学的内容,很精彩。网上也有专门的讨论,我看了也大涨见识。其中有一篇文章中作者提到至少有三个领域可以体现到语言对认知的影响:颜色,方向,时间。
比如不同语言具有不同的基础色彩的词汇量,有的语言被迫识别出更多的颜色,有的语言则更加单调。俄语就比英语具有更多的基础色彩的词汇量,因此俄国人就比英国人更加能辨认相近的色彩,这就是语言影响认知的典型例子。
进一步还引出一篇很精彩的文章【语言可以影响储蓄率】
语言影响储蓄率至少通过两个渠道:1、对时态的强调,使得未来变得更加遥远了,从而消费者更加不耐时间,因此储蓄更少了。 2、对时态的强调,使得人们对时间有了一个更加精确的信念,从而消费的timing更加重要,这使得储蓄减少。
横轴是强时态语言人口占比,纵轴是储蓄率。可以看到一个显著为负的关系。这算是我最近了解到的新东西,exited。
到这里就结束了,我随便写了点,大家对付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