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4月15日上海大学召开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会议上,40余位专家学者就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问题进行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简述非遗,我们认为它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资源精华,距今有较长的历史背景,不可磨灭的轨迹。而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全国非遗名词委员会顾问刘魁立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它无处不在,甚至比物质文化更为重要,由于近年来我们对考古、文物关注颇多,对自身生活方式不够关注”,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了今天这个时代变得更加综合更加宏观的来表现人们的生活,严格地说非遗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讨论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一个共同的语言、需要有一个民族的共识,有一个向心力,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靠得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彼此之间的价值观,而这些就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具有民族性、地方区域性、如何使标准用语和用词规范更具有科学性,是目前至关重要而迫切需要做的工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全国非遗名词委员会副主任潘鲁生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门类相当宽泛,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的用语不一样,往往在传播过程中会引起很多误解”。专家与学者们在讨论中认为:目前全国不少地区和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中出现错误说法,列如“非遗文化”这一词,因非遗概念本身就包含文化,在正式文件和报道里,均不用“非遗文化”,但在许多地方活动和宣传中出现的“体验非遗文化”、“发展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文化”等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同时像“原生态”这样的词汇如今也因为否定了非遗的活态特征,阻碍了非遗的良性发展,在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决议规定禁用或慎用。潘鲁生表示:“学术名词不规范,或者内涵价值偏离,容易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规划中偏道,所以我们要制定标准,约定俗成,将其规范化,以便提高大家的共识度,便于传播”。本次审定工作会议中,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裴亚军介绍:“从定名到释义,要遵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在定义阶段编写完成后,需要专家集体讨论,往往一个专用名词定义需要讨论几天,所以当这些名词审定公布后,一定要在各行各业中遵照使用,比如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教育教学、新闻出版等均有严格规定,它是一个国家的规范”。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工作正当其时,专家们对非遗名词的审定为开展非遗传播、传承奠定了语言文字基础,它不仅规范标准化了非遗名词,更是将中国非遗价值观规范标准统一在民族向心力上,从而推动中国非遗与世界非遗的接轨,助力中国非遗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