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糖尿病的发病过程较长,而且找不到明确的发病原因,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不规律、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情绪易波动、作息时间不规律等等,这些都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后期出现胰岛素活性减弱、胰岛素抵抗,最后导致了肝脏调控血糖的能量下降,这时就要检讨自己都有哪些影响健康的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过量饮酒等。
生活方式干预+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首选方案,也是要贯彻始终的治疗方案,生活方式里合理膳食占有较大的比重。
我们说的糖尿病医学营养干预主要是指科学饮食,要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均衡,根据营养状况评估结果,适量补充微量营养素,给与身体充足的营养素,使身体各器官逐渐恢复其原有的生理功能。口服营养补充是一种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医护人员作为与患者最密切接触的专业人员,在NST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21年10月中华医学会发布的《提高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临床管理实践的专家共识》显示,2016年我国一项纳入3200例医护人员的全国性调查发现,仅12.48%医护人员掌握的营养知识水平达优秀,而64.39%的医护人员甚至未达合格水平,提示我国医护人员对营养相关知识缺乏程度较高,有必要进一步开展营养相关的教育或培训。
饮食要注意以下问题:
1、食物多样,养成和建立合理膳食习惯。膳食管理和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核心,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做到食物多样、主食定量、蔬果奶豆丰富、少油、少盐、少糖,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保证每日能量适宜和营养素摄入充足。
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以全谷物、各种豆类、蔬菜等为好,水果要限量;餐餐都应有蔬菜,每天应达500g,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天天有奶类和大豆,常吃鱼、禽,适量蛋和畜肉,这些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减少肥肉摄入,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控制盐、糖和油的使用量。
2、能量适宜,控制超重肥胖和预防消瘦。
推荐糖尿病患者膳食能量的宏量营养素占总能量比分别为: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45%~60%(略低于一般健康人相当于一天碳水化合物的总量为200~300g)、脂肪20%~35%。
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持体重在理想范围,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生发展风险。我国成人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BMI)应保持在18.5~23.9kg/m2之间。从年龄和降低死亡风险考虑,65岁以上老年人可适当增加体重。
肥胖患者减重后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控制。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3%~5%,即能产生有临床意义的健康获益。建议超重肥胖患者按照每个月减少1~2kg的速度,3~6个月减少体重5%~10%。
3、主食优选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
主食多富含碳水化合物,是影响餐后血糖水平的核心因素,糖尿病患者应该学习选择主食类食物和计量。
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相对指标,选择低GI食物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多选择低GI食物(见附表1)。
GI≤55,为低GI食物;
55<GI≤70,为中GI食物;
GI>70,为高GI食物。
低GI的食物在胃肠内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引起的餐后血糖波动比较小,有助于血糖控制。主食定量,不宜过多,多选全谷物和低GI食物;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等低GI食物,应占主食的1/3以上。
4、积极运动,改善体质和胰岛素敏感性。糖尿病患者可在餐后运动,每周至少5天,每次30~45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要占50%以上,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快走、骑车、乒乓球、羽毛球、慢跑、游泳等。如无禁忌,最好一周2次抗阻运动,如哑铃、俯卧撑、器械类运动等,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避免低血糖。
5、清淡饮食,限制饮酒,预防和延缓并发症。
预防和延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重点是强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研究证据表明,食盐摄入过多可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饮酒会扰乱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膳食和用药,导致血糖波动,过量酒精摄入还可损害人体胰腺,引起肝损伤,也是痛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6、规律进餐,合理加餐,促进餐后血糖稳定。
进餐规律,定时定量,是维持血糖平稳的基础。规律进餐指一日三餐及加餐的时间相对固定,定时定量进餐,可避免过度饥饿引起的饱食中枢反应迟钝而导致的进食过量。不暴饮暴食,不随意进食零食、饮料,不过多聚餐,减少餐次。
是否需要加餐、什么时间加餐,以及选择何种零食,应根据患者具体血糖波动的特点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