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爱不释手,亲亲宝贝,小心“亲吻病”

中华医学会
原创
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作者:王金梅 郑州市中心医院

审核:张 凯 郑州市中心医院 副主任药师

最近,有一则新闻报道:一名男孩反复发烧,颈部淋巴结肿大,睡觉时吐口水,眼睑水肿,家长以为是普通感冒,按感冒治疗后未见好转,最终在医院确诊后才知道原来是“亲吻病”搞的鬼!

那什么是“亲吻病”?

有哪些症状?

该如何治疗?

又该如何预防呢?

想知道的话,就继续往下看吧!!!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什么是“亲吻病”

“亲吻病”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出现噬血细胞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亲吻病”的病因是患者感染了“亲吻病毒”,也就是EB病毒。1964年Epstein等首次在非洲儿童的淋巴瘤组织培养中发现EB病毒,其为疱疹病毒科,γ亚科,是一种嗜人类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病毒携带者和患者是“亲吻病”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唾液传播,如接吻、口对口喂食等,也可经血液传播。研究显示,我国“亲吻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4~6岁,全年均可发病,以晚秋初冬高发。一次得病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EB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我国南方鼻咽癌的患者中大多能检测到EB病毒基因组的存在。本病分布广泛,多呈散发性,可引起流行。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还有病毒相关性噬红细胞增多症、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等。

二、“亲吻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亲吻病”潜伏期为1~2周,起病急缓不一,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如发热、咽痛、乏力等,因此,容易与之混淆。“亲吻病”与感冒相鉴别的临床表现是典型的临床“三联征”,即发热、扁桃体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约50%的患儿扁桃体有灰白色渗出物,25%的患儿上颚有瘀点。80%~95%的患儿有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同时,可合并有肝脾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除典型临床“三联征”外,15%~25%的患儿可出现眼睑水肿,15%~20%的患儿可发生皮疹,皮疹的表现多样,如荨麻疹、斑丘疹、红斑等。

三、“亲吻病”如何治疗?

“亲吻病”为良性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以对症治疗为主。

1. 抗病毒治疗 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或伐昔洛韦等可降低病毒复制水平和咽部排泌病毒时间,但并不能减轻病情严重程度、缩短病程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 抗生素治疗 如合并细菌感染,可应用抗生素,但不建议使用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以免引起超敏反应。

3. 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明显减轻症状,如泼尼松,剂量为1 mg/(kg·d),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60 mg。

4. 休息 急性期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5. 防治脾破裂 避免任何可能挤压或撞击脾脏的动作。建议尽量少用阿司匹林退热,以免诱发脾破裂、血小板减少。

四、如何预防“亲吻病”?

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禁止随地吐痰,不可亲吻或口对口喂养宝宝。宝宝的餐具也要与成人分开,单独使用。

2. 患者口腔的分泌物应使用专门容器收集,并进行消毒无害化处理。

3. 预防接种EB病毒疫苗。

4. 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鸡蛋、牛奶等,同时,注意补充含锌、镁的食物,补充维生素B6和叶酸。避免辛辣饮食,不可长期抽烟、饮酒。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五、温馨提醒

要想预防“亲吻病”,可不要随便亲吻宝宝脸颊,孩子的手脚也不要亲。同时,免疫力低下的成人也要注意,出现相关不适症状也要积极就医,并做好个人防护。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阳光夏天
学士级
赞👍
2023-05-08
包成平
少傅级
阅读
2023-05-09
科普张林海
太师级
学习
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