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6日晚上7点,由高校科幻平台举办的以“从科幻视角想象中国传统春节的未来”交流会通过腾讯会议(B站转播)成功举行。吸引了众多高校的科幻爱好者参与,并在开播不久后被B站官方于推荐页面进行推广宣传。本次交流由高校科幻平台编委熊金波主持,共探讨了7个话题:“当我们在讨论春晚时,我们在期待什么?”、“大家家乡现在过年春节有哪些传统?”、“抢红包的前身是什么?会一直延续吗?在未来会有怎么样的演变?”、“未来春节怎么过?”、“元宇宙会影响我们的节日和习俗吗?”、“现在春晚节目有哪些科幻元素?未来会延伸出哪些科幻类的春晚节目?”、“非人类(地球其他生命、外星人)会有类似春晚的节日和活动吗?这样的节日本身映射出生命群体什么样的特征?”。本次活动部分参与嘉宾的发言整理如下。
1.当我们在讨论春晚时,我们在期待什么?
**汪欣宇(合肥工业大学):**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这个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庆贺活动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节目。其中,又以歌舞和小品见长。由于相对其他节目来说更加通俗易懂,有故事性,对观众的审美品位没有较高的要求,春晚小品已经成为了春晚综合质量的风向标。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科技和中国国力的发展,春节联欢晚会相较往年,越来越豪华气派——热闹程度不输主会场的分会场,各种各样的高科技舞美、特效,杂技舞蹈等富有新意的表演形式……但是春晚小品却不再像往年一样能够创造流行话语、留下经典桥段、让人会心一笑,而是从幽默为主走向政治先行,从新意满满走向千篇一律。网友调侃,每年的春晚小品都会努力使用本年度的网络热词,努力讨论本年度的热点话题——但这种对潮流的关注是“新瓶装旧酒”,对网络热词的引用无法为强行煽情的剧情带来更多的幽默感,对热点话题的讨论也只是一味迎合政治需要,而不考虑大众的真实心声。譬如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阳台》被吐槽无趣,小品《每逢佳节被催婚》台词暗含对单身人士的恶意、对谐星角色的安排暗含外貌歧视等等。综上,我个人期待,我们不仅能在春晚上看到精彩的歌舞表演,也能在春晚上看到真正幽默、符合节庆气氛、能让人会心一笑,而又包含积极意味的小品。
**柯璐(福建师范大学):**已经有好几年不怎么看春晚了,现在大家提起春晚,更多的是吐槽并且怀念从前的春晚,记得从前的春晚虽然没有多华丽绚烂,但是总能走进观众心理。不管过去多少年,大家提起冯巩、宋丹丹、赵本山这些人的节目,都还能清晰地记得他们的台词。而现在的春晚,华丽有余却少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深入人心的特质。我想,与其说我们怀念过去的好时光,不如说我们对那些被时光过滤后仍然坚挺的抱有期待。
**高玮明(济南大学):**我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林慧副教授2017年在《湖南大学学报》的论文《论传统节日仪式在当代的重建》分享一下吧。
我们在期待的是春节的仪式。仪式是传统节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节日相伴相生,赋予传统节日以意义和价值。仪式是一个包含丰富的社会观念和社会实践的象征体系,是一种文化建构起来的象征交流的系统。作为一种文化表现,仪式具有象征意义。同时节日仪式是一种“文化表演”,节日中的仪式,每年不断重复着既定的内容。其程式化的仪式表演,支撑着节日的有序进行,传递着社会和历史的集体记忆,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具有文化认同的功能。
传统的春节仪式包含了以下内容。传统的春节,是由一系列仪式所组成。过新年就是过仪式:衣着的仪式、饮食的仪式、祭祀的仪式、娱乐的仪式等等。据研究,春节的一系列仪式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这包括:“模拟宇宙的诞生(放鞭炮)、表现万物的起源(将元月的一日至七日规定为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几种动物及人的创造日)、文化秩序的建立(通过祭祀确立与鬼神的关系,通过拜年确立与他人的社会关系)、新生活的开端(吃饺子、贴春联、居住环境及自身装扮得焕然一新等)。在当代,传统仪式被遗忘和淡化,节日色彩也变得薄弱,也就是我们所说“年味淡了”。
春晚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在当代文化当中被建构起来的新型仪式。中国民俗学会和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著的《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2007年学苑出版社作为一种媒介仪式,每年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实际就是一种节日的仪式行为,其意义并不只在于娱乐,更在于促使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华人,都能在同样的氛围和感觉下迎接新年的到来,并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一个超越时空阻隔的文化共同体。”可以说,媒介仪式,尤其是电视媒介,带给我们虚拟的真实感和参与感,它建立了一种文化认同空间,对节日文化的传播和重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张文琦(内蒙古大学):**其实春晚对于中国人最大的意义是团圆,是回家。关于团圆的节日有很多,比如中秋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比如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随着地域间人员流动的越发频繁,我们和亲人团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大概也唯有春节的时候,每一个身在异乡的人才可以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才能真正享受血脉中相聚的快乐。
**党熙涵(四川大学):**春晚代表着的其实是春节这个中国传统的节日。作为传统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象征着团圆,辞旧迎新。春晚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全 国对于新一年的期待,和作为国家这一个整体 的团圆。也能够反应一些文化层面,大家的偏 向和爱好。比如现在的春晚里,各种明星的占比越来越高,也会涉及很多对过去一年的优秀 文娱作品的总结和提及。当然,在我家春晚一 般都是打麻将的bgm,十—点半之后的会看,那会太困了打不动麻将了(笑)。
**崔惠荔(青岛农业大学):**我们期待与许久未见的亲戚朋友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一起看今年春晚节目,特别是语言类的节目,看看相声和小品哪个更精彩。我们期待从春晚节目里寻找到可以畅聊整夜的话题,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聊。
**刘洋(山东大学):**年少时,我们也许还在期待魔术、歌曲和语言类节目。但是当我们逐渐长大,以至于不能再静下心来欣赏春晚的时候,当我们讨论春晚时,我们也许并不是真的在期待什么,只是春晚为我们打开了一种可供闲谈的空间,让我们有理由聚在一起。当我们自外乡归来,因为自身的疏离而感到陌生时,春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吐槽的话题,让我们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柯昊纯(中国农业科学院):**我们在期待八十年代的文化氛围,也就是那种在隧道中摸黑前行,远处又确实有一束光的感觉。春晚高清之后再没有出过经典作品,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已经爬出了隧道,发现隧道之外也没有曾经想象的那么美好,却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赵文杰(武汉大学):**我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家人团圆和好吃的食物。特别是从家乡出来之后,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和地道丰盛的河南菜。
2.大家家乡现在过年春节有哪些传统?
**汪欣宇(合肥工业大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许多“传统”正在逐渐消失。小时候,我常常在乡下过年。我们会在除夕夜做上丰盛的年夜饭,电视里播放着热闹的春晚,大人们在吃喝玩乐、侃天侃地或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小孩则会把这几天备好的烟花在家门前的空地上点个够,或者点一堆篝火,从自然中寻找乐趣。跨年的钟声响起的时候,在厨房里忙活的长辈们会将新做的各色菜肴端上,其中饺子是必备。当然,发压岁钱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现在,受疫情影响,原本三代以内大家庭的成员团聚在一起的过年传统无法实现;烟花燃放在各城市地区被禁止和管控,为了环境保护也不再成为主流;电视上的春晚也越发只是成为了“气氛组”,而不再是人们除夕夜的主要节目——人们似乎更愿意捧着手机,而不是专注于看电视春晚。在各种旧传统中,也许只有“吃”没被辜负,许多家庭依然会在除夕夜备上丰盛的年夜饭。
我想,其实我们对“传统”一词的看法,可以推及得更广。时代的发展所带来的改变,也可以理解为新的传统——如果我们能够在微信群抢网络红包、网络上的相互祝贺、各种来自网络的节庆活动中找到年味的话,或许这就是我们的新传统。
**柯璐(福建师范大学):**因为我是闽南人,闽南的民间信仰是很浓厚的,所以我们的过年传统主要体现在各种各样的祭祀上。就比如腊月25晚上是送神明“上天”的日子,在这天我们要举行祭祀活动,希望神明到了天上之后能多言好事,为人们带来吉祥。还有除夕的前一天晚上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拜祭玉皇大帝,还要提供各种各样的贡品、纸钱等等。过年之后的初三,初五,初九等节日也都有各自需要祭拜的神明。可以说民间信仰已经刻进我们福建人的基因里面了。我之前还看到一个段子说,我们福建人还在摩尔庄园摆贡品拜财神来着。
**高玮明(济南大学):**打扫屋子、置办年货、贴福字对联、吃年夜饭、看春晚、拜年、大年初五迎财神等等已经成为各地普遍存在的共同的“年俗”了,大部分的现代化城市当中年俗是日益趋同化的。我所感受到的各地年俗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各地方年货产品的选择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产品和品牌或许成为了地域年俗的一部分,例如过年期间所食用肉类产品的选取上,江苏人民多数选取雨润的产品,而山东人民可能更多是选择喜旺的产品。
霍布斯鲍姆著作《被发明的传统》以及时政大V马前卒先生的《保卫我们的现代生活》当中都有提到,其实我们所认为的许多“传统”恰恰是现代产物或者被市场经济高度现代化的“传统”,具体到春节活动当中,节日商业化恐怕已经事实上成为某种普遍现象——说得远一点,我们都知道中国年轻人现在大部分节日的过法都差不多,“假期+吃喝玩乐+情人节”。
**张文琦(内蒙古大学):**我们家来说,传统的当然是放鞭炮,吃年夜饭。但在今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全部都禁放烟花,所以这一传统也就取消了,没有了之前的烟火气。还有一个经典的传统是祭祖,看着先辈们的名字,对自己的家族也就拥有了更多的认同感。
**党熙涵(四川大学):**走亲戚待客,看春晚,大扫除,包饺子。我上小学的时候还能放鞭炮,现在都不行了(摊手)。
**崔惠荔(青岛农业大学):**在大门上贴对联,贴福字,在家里炸藕盒和茄子,走访亲戚,串门拜年。
**刘洋(山东大学):**过年包饺子,饺子里包硬币、枣、糖等。放鞭炮。初一串门,大年初三回娘家,初五送年。
**柯昊纯(中国农业科学院):**没有什么特别的传统了。全球的大城市怎么过节,中国的大城市也怎么过节。无非是家人团聚、走亲访友、消费、休息。
**赵文杰(武汉大学):**有很多。比如炸年货,过年吃油炸食物的寓意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油炸食物又叫“过油”,过油过油越过越有嘛。不同的食物寓意也不一样。炸鱼代表年年有余,炸藕夹代表和和美美,炸鸡块代表吉祥如意,炸丸子代表团团圆圆等;新年到来之前要大扫除,把庭院和房间的各个角落,打扫干净;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要贴春联请先祖,早上贴好春联,到老家坟头焚香,请先祖一起回家过年,然后全家欢聚一堂吃年夜饭。河南人过年习惯吃饺子,不仅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好兆头,又因为饺子形状像银元宝,蕴含“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除夕晚上家里关灯前要放三个关门炮,也就是大雷子,放完以后,要关上门进被窝睡觉。然后等到新年第一天四五点的时候起床,这个时候要再放三个炮,相当于开门炮,代表着新的一年开始了,放完之后要把大门打开。
3.抢红包的前身是什么?会一直延续吗?在未来会有怎么样的演变?
**汪欣宇(合肥工业大学):**好问题。
首先在网络红包诞生以前,我们应该没有听过“抢红包”这个概念。早些年我们理解的“红包”,是包好了已经提前分好了份额的纸质人民币的纸质红包,而不是可以在网络上先定好总份额,再进行随机分配,先到先得的电子红包。也就是说,现在流行的可以抢的“红包”,其实并不源于传统的红包。我个人认为,“抢红包”源于互联网时代前,人们进行的一些其他的、伴随着随机奖励的民俗活动,比如抢到的人可以获得祝福的婚礼彩球、套中任意物品可以作为奖励带走的套环活动等等。事实上,我不觉得“抢红包”和这些民俗活动有十分直接的关联——因为“抢红包”的概念正式普及时,互联网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应该是游戏等载体中包含的“随机奖励”“抓住机遇(先到先得)”等理念被互联网公司采用,并将其与电子红包相结合,最终使得“抢红包”这一“电子民俗”得到普及。
其次至于“抢红包”是否会延续下去——这得看我们如何定义它的“延续”。首先,“抢红包”虽然是包含着随机性的经济活动,但和赌博不同,“抢红包”不需要参与者提供财物,而是由发起者提供,不为参与者提供实质上会对其造成损失的期望(也就是说不构成某种欺诈),所以应该不会被法律规定限制,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延续;其次,“抢红包”即使是一种娱乐活动,事实上也包含着财产的转移和交换,在私有制的前提下,“抢红包”以及其他类似的含有对财物的“随机分配”的活动,必然会以各种形式继续下去——而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公有制社会中,“抢红包”这种活动不再具备特殊意义,才有可能消亡。但即使如此,人类对“不劳而获”、“随机奖励”等事物的追求不会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时期里发生改变,所以“抢红包”等类似活动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延续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最后关于“抢红包”的未来演变,结合本次讨论会的主题,我们可以想象得“科幻”一点——“抢红包”也许会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结合,我们可以体验到VR抢红包和AR抢红包。而在更远的未来,“抢红包”时“红包”里装入的内容也可能发生变化,比如虚拟世界中的存储空间和特殊数据,又或者是——一颗天上的星星。
**柯璐(福建师范大学):**红包最早可能指的就是用红色的布或者别的什么包着钱,这个词指代的应该是钱和外面那层包裹物的结合体。根据现存文献记载,在汉代就已经有压岁钱的传统了,有一些钱币会刻有"千秋万岁"等吉祥语,虽然红包一开始并不一定是直接与压岁钱挂钩的,但是后来随着广泛运用,红包就和压岁钱结合在一起,所以红包在一定程度上就起到了类似古代"千秋万岁"的作用,就是讨个吉祥。而对于抢红包这个传统起于何时我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可以看到,随着媒介技术的介入,一些电商正在把这个概念重新定义。抢红包不仅仅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为了讨个吉祥,更多的是参杂了商家的营销手段,具有功利性、娱乐性、狂欢化等特征。虽然不知道未来会怎么发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媒介技术的主导下它会被不断地被赋予其他层面的价值。
**高玮明(济南大学):**长辈向晚辈派发红包的传统年俗+微信支付宝等在线支付工具的转账功能,二者的结合。是一种将传统年俗与互联网社会有机结合的典型案例,抢红包本身有微信支付的营销成分在内,微信支付诞生于2013年8月,微信红包在2014年春节期间诞生,微信红包的迅速推广是基于马化腾在2014年春节期间向全国多个老板派发的50个新年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的诞生则更晚。抢红包的诞生时间至今尚不满十年,未来的演变取决于移动支付领域是否会有以及会有怎样的新发展。
**张文琦(内蒙古大学):**抢红包的前身我感觉应该是压岁钱,因为在我们汉语中岁和“祟”同音,寓意着小孩子可以平安顺遂的度过新的一年。如今随着微信的发展,“红包”文化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工作,娱乐等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觉得在未来无论是什么形式,红包作为一种带有着美好寓意的文化会一直延续到未来。发展的话,可能当我们的意识可以控制金钱,物质的交易的话,可能我们会用意识去发一个小红包去向群友们表达我们的善意。
**党熙涵(四川大学):**给小辈发红包和在饺子里包硬币之类的吧。我觉得会一直延续下去,虽然形式上会有变化。现在已经是在微信里抢电子红包了嘛,之后(也就是虚拟网络更加发达的时候)也许会重新回到红包这种载体形式,开虚拟红包之类的。直接使用脑机接口,不需要什么动作,只要有这个念头就可以去抢。变成类似挖矿一样的,借助计算机算力去完成的一件事也是有可能的(笑)。
**崔惠荔(青岛农业大学):**压岁钱,我认为会一直延续,在未来,微信和QQ上的抢红包可能会演变成在元宇宙里找红包,朋友把红包藏到虚拟空间的某个地方,我们根据某条线索去寻找红包,找到后要达成某种条件才能打开红包,赋予红包更多可玩性和趣味性。
**刘洋(山东大学):**抢红包我认为有两个来源:其一,是过年有发红包的传统;其二,在世纪初,单位会有过年抽奖的活动,会有人端着抽奖箱挨家挨户发彩票。
我认为一定会延续,我认为抢红包之于发红包,恰恰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范式转变。发红包是一种家长制的传统,是一种长辈按照长幼次序发放的行为;而抢红包,每个人都可以作为红包的发起方,每个人都有获得大奖的机会,这反映了一种网络化的社会观。
自发红包开始,未来的抢红包可能会继续发展和转变成新的形式。比如说我们发的可能不再是货币,而是某种代币(token)和积分;或者可能是某种分布式抢红包,大家在红包节点发放红包,然后众人去抢。
**柯昊纯(中国农业科学院):**抢红包的前身恐怕是小孩子们抢祭祖祭神用过的吃食,外加一份抽奖活动的刺激。只要人类的基因不被大规模编辑,恐怕这种带有随机性的争抢活动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它已经是满足这种欲望的最无害的行为之一了,在未来恐怕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赵文杰(武汉大学):**我觉得抢红包的来源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我们过年时在饺子里面包硬币,谁吃到了今天的福气更大。第二个是压岁钱,长辈给小辈压岁钱以祝福晚辈平安度岁;我觉得这种形式肯定会延续下去,正如昊纯所说。它是一种满足随机性争抢活动欲望的最无害的行为之一。我觉得后面改变最多的可能是红包里面的东西,比如虚拟货币、电子藏品。
4.未来春节怎么过?
**汪欣宇(合肥工业大学):**这是一个适合我们发挥想象,天马行空的问题,但我要做一个相对现实的回答:未来春节怎么过,与现在的春节怎么过息息相关。尽管新兴科学技术的出现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是我们预测未来的重要变数,但当前事物的发展趋势比起我们无法准确预知的各种“变数”来说,是我们最能依赖的用于预测未来的标准。作为集中国传统于一身的核心节日,春节一定程度上是我们维护节日传统文化的标杆,但即便是作为标杆的春节,也在随着时代不断改变。人们不断地抛却旧的传统,以新的方式代替。而这些新的方式往往使人更加轻松,也就是说——缺乏长期的物质和精神准备带来的期望感——“年味”。那么我认为,未来的春节,只会比现在更缺乏“年味”。人们也许会比现在还要更加把这个节日作为普通的一天看待,将庆祝的气氛转移到互联网上。
某种意义上,春节“年味”的丧失并不是纯粹的坏事。如果我们不再需要春节的“年味”为我们的生活提供额外的幸福感,那就是我们生活的比旧的时代更好的佐证。
当然,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我们中的许多人会期望去“拯救春节”。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不过,一些商家的“拯救方式”,我并不认可。部分商业资本将节日包装为消费的理由,通过节日为过度消费开脱,将一些节日包装为消费主义的象征——他们已经成功了许多次,他们包装了新世纪以来民间自发形成的非正式节日“光棍节”和其他节日,甚至还为了促进消费自创了6.18等购物节。我想,如果商业资本声称要用这种方式“拯救”一个节日,甚至为春节带来“年味”,我是不认可的。虽然制作消费热潮是他们的自由,消费是我们的自由,但我们不应该让商业资本霸占在节日上的话语权。我认为,只有为节日赋予新的特殊意义,为节日带来新的特殊活动,才能拯救它。而这些特殊的意义和活动,既应该跟上时代潮流,又应该考虑大众需求,还应该有着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积极意义。比如说,春节既可以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也可以成为朋友们团建的理由;既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国际的,春晚可以在目前的基础上将目光看的更加长远——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柯璐(福建师范大学):**夏笳有一篇小说叫做《2044年春节旧事》,到了2044年,虽然科技越来越发达了,新花样也越来越多了,但在小吴和老王看来,年的味道却渐渐消失了。其中有一个情节提到,2044年的春晚是"全民春晚",就是每一个普通民众都上过一次春晚,而老王因为厌倦这种形式而成为唯一一个从未登上春晚舞台的人。但是没有想到,老王最终被小吴"设计",春晚的舞台就在这个时候从天而降,老王被迫登上了春晚。明白一切的他只能选择从舞台上跳下去,最终化成一柱金光遁入云霄。可以看到,夏笳想象的春晚,不再受到时空的局限,而是借助高科技随时随地可以幻化而成。但是同时,我们的一些古老的美好的东西也在悄然消失。借用夏笳的话来说就是∶未来充满了变数,说不上更好,也说不上更坏。虽然不知道未来的春节会怎么样,但是在此时此刻,我们依然共享着节日带给我们的美好的滋味。
**高玮明(济南大学):**我想讨论的是更远一点的未来——最经典的科幻设定之一,火星移民背景下的未来。我读过一部有趣的科幻小说作品,马伯庸亲王的《大冲运》,讲述的是数百年后在火星生活的人们将每隔两年的火星冲日作为归乡的节日,主人公如同我们今天赶春运一样赶“大冲运”的故事。
这部作品写于2009年春节前后,那几年正是中国“春运难”问题集中凸显的一段时期,小说不仅以独特的马氏冷幽默对春运当中诸多问题进行了科幻化的反映,同时也给出了对“未来春节怎么过”这个问题的一种展现:我们知道,春节是一个以农历新年为中心的传统节日,而农历又是以地球公转和月相变化为基准的,那么,在具有自身公转自转变化周期的外星球,春节显然是失去它原本意义的。《大冲运》这篇小说则揭示着,尽管社会形态、生活方式、历法都与地球截然不同,但是过春节归乡的文化传统还是会流传下来,形成同样性质的节日。
这里我想读一段小说原文:“火星开发的初期,开拓者们往往选择火星大冲的时候发射飞船,可以节约飞行距离。其实以现在的宇航水平,火星大冲能节省下来的里程已经微不足道,可是从心理层面来讲,大冲给予了大家一个绝佳的理由:那是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时刻,也是离家最近的时候。天文台的大冲预告如同一个在耳旁呢喃的恶魔,劝说着每个人是时候回家探亲了。这种微妙的心理暗示逐渐演变成了一股巨大的习惯,当习惯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成了文化。
所以每一次火星大冲的时候,整个火星就如同节日般地沸腾起来。就象是一个连接大脑的按钮,你一按动,整个人就立刻切换到了另外一种精神模式,完全围绕着回家来计划自己的生活,人人都算计着时间,谈论着大冲,渴望着返回地球,义无返顾。在火星大冲期间,申请回航的人数陡增,形成巨大的迁徙潮流,于是这种两年一次的返乡之旅,被所有人和官方称为“大冲运”。”
**张文琦(内蒙古大学):**我一直觉得,人类关于希望和梦想的未来是关于星辰和大海的冒险以及虚拟空间的补充。如果有一天,因为空间和时间的原因我们无法相聚,那么有可能我们会在春节的那天齐聚一个虚拟空间,在这里搭建属于我们的温馨和烂漫。
**党熙涵(四川大学):**悲观点来看,我觉得未来有没有春节还是另一码事(乐),如果是在脑机接口那个阶段的话,我相信春节也会因为载体形式改变而改变习俗。比如现在的走亲戚啊,之后可能只是大家用实时投影聊一聊,不用再跑到各个地方去。再往后的未来,像是完全转入虚拟宇宙或者对外扩张,到宇宙层面的大航海时代,我对春节能继续存在抱悲观态度。
**崔惠荔(青岛农业大学):**在未来人们可能分成了两派,一派为现实派,主张在各大星球上过春节,不光是地球,还可以去火星、水星、月球等星球,以经历真实的感觉和体验为目标,另一派是虚拟派,主张把意识输入虚拟引擎,进入赛博空间,创立一个虚拟身份,一群虚拟人一起过年。
**刘洋(山东大学):**我认为随着消费主义的发展,春节逐渐会变成一种符号化的象征,也许大家所怀念“年味儿”会越来越淡,也许随着工作的繁重我们并不总能按时归家。但是,春节会作为一种文化认同感的符号,烙印在每一种在春节期间的商品和宣传物中。尤其是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有可能我们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总能在虚拟世界、节日消费、以及聊天软件的嘘寒问暖中获得自己的感动。
**柯昊纯(中国农业科学院):**直到人类殖民的其他星球获得和地球相近的文化地位为止,恐怕春节还是得这么过。只是年味会越来越淡,直到春节和其他一年一度的节日唯一的区别就是家人要在线下团圆为止。
**赵文杰(武汉大学):**我想可能是从遥远的星球,无数地球人驾驶着各种各样的飞行器降落母星,在三十的晚上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猪肉水饺。
5.元宇宙会影响我们的节日和习俗吗?
**汪欣宇(合肥工业大学):**元宇宙,也就是不远的未来可能来到我们身边,以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技术呈现的虚拟世界,自然会对我们的节日和习俗产生深远影响——这一点只要参考互联网对节日和习俗的影响就好了。自从互联网普及以来,许多事物被搬到了互联网上,并以其在互联网上的形式成为主流——电商购物节逐渐取代了线下展销会,能在网上便捷交流的人们不再对聚会满怀期待……我们的节日和习俗已经走向了“电子化”。事实上,当电视上的春晚取代了过往除夕夜期间闲聊和传统娱乐的地位,春晚的欢乐开始凝聚起全国人民的欢乐,将全国人民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科学技术和随之而来的先进生产力对节日和习俗的影响就已经深入人心。
由此可见,一旦元宇宙开始在社会上普及,它的影响也必然深入到各个层面。由互联网支撑起来的网络社交,渴望着在元宇宙等新兴科技上取得突破——一旦元宇宙得到普及,我们自然会倾向于在虚拟世界中,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全息节庆,而不只是在网络群聊中进行交流;而商业资本等在互联网时代为节庆习俗提供新内容的“供应方”,也必然会在市场的要求下,将内容向元宇宙进行倾斜。所以元宇宙的普及对节日和习俗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唯一的问题是,它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节日和习俗?
元宇宙,也就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自身性质,使得它可以以符合时代潮流的形式,为我们逝去的传统提供比目前的互联网更好的“追补”。毕竟,一个能够通过“元宇宙”相关技术,在你的眼前,以视觉、听觉、触觉等形式全方面展示的,与实际存在的鞭炮相差无几的“元鞭炮”,必然比在手机和电脑屏幕上“平铺”着的电子鞭炮更加有“年味”。也就是说,我认为元宇宙对节日和习俗的影响,不会像当下的互联网技术那样与传统形式竞争却无法为我们提供足够多的“追补”来满足我们对传统的需要,而是会弥合潮流与传统之间的缝隙,使我们能够体会在这两者之间得到了更好的平衡的节日。
**柯璐(福建师范大学):**实话说,我个人对元宇宙这个概念存疑,并且目前来探讨这个话题其实有追热点的嫌疑。因为目前来说,我只能看到这个概念所带来的泡沫,等泡沫消退了,才能知道它究竟能走多远。与其说元宇宙会影响我们的节日和习俗,不如说,是科技在不断地改变和塑造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必将深刻影响我们的节日和习俗的庆祝方式。
高玮明(济南大学):“元宇宙”应该分为三个层次去讨论,科幻小说当中的“元宇宙”设定、未来科技的某种走向、2021年下半年开始在资本推动下迅速流行的“元宇宙”概念。
第三个“元宇宙”以当前来说更多还处于概念运作的阶段,不客气的说,它是被资本市场炒作到这个高度的。第二个“元宇宙”则还需要许久的科技发展,前景尚不明确,而节日和习俗这种需要几代人乃至更长时间形成文化与集体记忆的事物,我认为在短期内元宇宙和它们是完全不沾边的。因此如果要将当前热捧的“元宇宙”相关市场概念与节日习俗挂钩,无疑只能是节日资本化的又一个推动。
我认为如果要在当下讨论元宇宙与节日习俗的关联,只有回到第一个“元宇宙”也就是科幻文学的创作本身当中,才有它的一定价值——但这种价值更多是文学上的想象,而非对现实的预言。
**张文琦(内蒙古大学):**科技的发展一定会影响我们庆祝节日的方式方法,就像现在微信的出现让我们多了一种相互发红包的方式来庆祝节日。但是元宇宙的发展毕竟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状态,具体的影响还处于一个不明朗的状态。
**党熙涵(四川大学):**我认为会的。节日和习俗是很难脱离开我们的生活而存在的。当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时候,生活习惯也会改变。春节原本是一年的结束,是纪念,是节点。但如果这个节点存在的意义消失了呢。在人类生活完全转入元宇宙的时代,更值得纪念的究竟是旧历的行星公转一年的日子,还是进入元宇宙的日子呢?
**崔惠荔(青岛农业大学):**我认为元宇宙会影响我们的节日和习俗,等到进入元宇宙所需要的技术都发展好后,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传入到元宇宙当中,天南海北的人都可以在同一个地方相遇,就不会出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尴尬处境,在元宇宙里若是真的出现了“少了一个人”的情况,不用但心,他肯定是掉线了,重新连接就行了。
**刘洋(山东大学):**客观来讲,元宇宙可以弭合交流的鸿沟,增加了娱乐的多元性,而这正是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标志。我认为影响我们的恰恰不是元宇宙,而是在其之下的消费主义世界的运作规律。这种大背景之下,元宇宙可以充当一种影响的载体。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现实的事物还是虚拟的概念,事物总是因其特殊性和罕见性而具有其特殊的价值。节日亦是如此,正是因为我们划出闲暇的时间,克服困难聚集到一起,节日才那么令人难忘,正是因为古人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无法团聚,才会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浓浓情感,才会有“海上生明月,天涯若比邻”的衷心祝愿,正是因为我们需要克服困难,越过山海才能团聚,正是因为存在着无法团聚的可能性,我们才对节日愈发珍重。当元宇宙移除了一切信息传输路上的障碍,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触手可及,我们不需要额外的付出什么就可以获得同他人的联系,这恰恰削弱了节日的独特性,而是将其变成了如同公休日一般的寻常假期。我们更多地会考虑,假期的时候要吃什么,玩什么,而非是与谁团聚,与谁庆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沉浸在节假日消费、群发拜年短信、抢红包所带来的廉价而苍白的刺激和感动之中。
**柯昊纯(中国农业科学院):**对于一个刚刚离开科幻作家的笔尖,靠资本的炒作被人们重新发现的概念而言,讨论这种问题恐怕为时尚早。
**赵文杰(武汉大学):**应该会的,就像这两年疫情,很多人不能回家,通过视频等拜年,很多古老的节日习俗和传统都随着科技的进步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如果元宇宙一旦实现,可能人们交流和交流的感受更方便、真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可能会有新的节日的庆祝形式出现。
6.现在春晚节目有哪些科幻元素?未来会延伸出哪些科幻类的春晚节目?
**汪欣宇(合肥工业大学):**这几年来无法前来春晚现场的明星,采用了“云登场”的形式登场;2D形象虚拟歌姬洛天依在春晚中以全息投影的形式登场;江苏卫视2022年元旦跨年演唱会上歌手周深与以全息投影形式登场的邓丽君女士合唱——尽管有着争议,但全息投影、无人机等技术的确是近年来在春晚等节庆晚会上新兴的“科幻元素”。在AI技术的支持下,它的发展空间在未来会更加广大。这是形式上已经在春晚等舞台上亮相的,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科幻元素”。而内容上的“科幻元素”在春晚的未来,取决于科幻文化本身在中国的发展。
至于未来的科幻类春晚节目,也可以分为形式和内容两个部分来看待。形式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能会成为春晚的展现形式或舞台元素,各类新兴科技也很可能会被投入到春晚,我们完全可以看好“科幻”的形式在春晚的发展;而内容上,只有中国科幻做大做强,在大众文化中不断产生影响力,在主流文化中站住脚跟,从孤立的热点变成体系的潮流,才能受到春晚等主流文化活动的重视。如果说我个人有什么想要推荐给春晚的“科幻类”活动的话,形式上可以尝试进入VR市场,提供VR或3D片源;内容上则可以从赛博朋克等科幻相关的艺术风格中获得灵感,并以大众化的形式融入到传统的节目形式当中。我们可以期待春晚关注流行的科幻作品,可以期待春晚采用有科幻意味的艺术元素,可以期待春晚探讨科幻的文化内核——这都是科幻可能走入大众视野的角度。
**柯璐(福建师范大学):**我对现在春晚的节目已经不太熟悉了,但是我想提一提前不久看到的另外一个节目,好像是人们利用虚拟技术呈现出已故歌手邓丽君的影响去和周深同台合唱。现在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在舞台上很好地呈现出虚拟人物与现实人物的同台演出了。我想春晚应该已经应用上了这类的技术。说不定未来还会有和VR结合能够使人们更身临其境的春晚节目出现。
**高玮明(济南大学):**近年来央视春晚当中的科技元素还是很多的,比如去年春晚多个节目出现的机器人,前些年春晚多次应用的全息投影等等;但可以称之为科幻也就是科学幻想的元素并没有太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有2014年春晚表演魔术节目的YIF——就是那个从屏幕里面夹饺子的华侨帅哥,大家应该还有印象。
我认为以央视春晚的传统而言,可能会延续这些已有经验,继续增加科技元素在春晚当中的存在感,一些前沿科技的呈现或许也会起到一定的科幻效果,而我们通常来讲的科幻元素在春晚当中可能还是会以魔术表演等本身就带有幻想色彩的节目当中出现。
此外我想起来马伯庸亲王很多年以前的另一篇科幻小说《马克吐温机器人》当中有一个桥段,有一批只会讲乏味无聊——但很安全无害——的老套笑话的机器人被卖到了中国,取代春晚的相声演员。虽然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不会发生,不过不失为对央视春晚现状一个有趣的设想和戏谑。
**张文琦(内蒙古大学):**我觉得最大的可能还是许许多多的智能机器人加入春晚的节目,或许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会有一些反映智能机器人生活成长工作等题材的小品和歌曲的出现。在未来,我们观看春晚的方式和赋予春晚的意义或许会发生新的变化,谁又能知道呢?
**党熙涵(四川大学):**洛天依算吗(笑)?虽然春晚对洛天依的刻板印象是儿童歌曲。现在的春晚节目我不太了解,很久没认真看了。科幻类的春晚节目,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相关的歌曲或者小品之类的吧。未来的科幻节目,这个科幻如果是针对现在而言的,对于未来来讲可能就是纪实节目了,就像现在的催婚(笑)。
**崔惠荔(青岛农业大学):**智能机器人进行舞蹈表演,牛年的时候,出现的机器牛“奔奔”还有无人机在空中摆出各式各样的造型,2016年猴年央视春晚上广州分会场的无人机灯光秀,在春晚表演的一些街舞里面所用的灯光,借鉴了《黑客帝国》里绿色数字流和《银翼杀手》里霓虹灯的效果。
随着科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可能在未来的春晚上会直接出一个关于科幻的节目,比如说根据大刘的《三体》做一个节目,得知地球文明要过春节,三体人发来了水滴作为新春礼物,歌者文明直接发来了一张二向箔,带上VR设备即可体验宇宙二维化的过程。
**刘洋(山东大学):**水幕全息投影,会移动的积木式舞台。未来可能有虚拟人物和大家互动的环节。以及可以和观众交互的节目。或者是大家都可以使用虚拟现实设备身临其境的节目。或者是私人定制的模块化春晚,大家可以按需点播。以及魔术类节目可能会更加神奇。
**柯昊纯(中国农业科学院):**现在的春晚节目没有让我感觉到任何科幻元素,除非是未来局的科幻春晚。说实话,我感觉科幻和春晚很难融合,因为“火星上没有琉璃瓦”。
**赵文杰(武汉大学):**我印象的可能2021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虚拟人物“卡诺橙”。看到她后大张伟上场后先是惊讶,后感叹到:“呦,现在的虚拟形象都这么水灵,我还以为是一真人呢。”大张伟问它在干嘛,卡诺橙答到:“在抖音上练习抢红包”。
未来应该会有更多基于科学幻想的节目,可能是带有科幻故事情节的小品,也可能是幻想走向其他星系的歌曲,也有可能是纪实类的科幻发展舞蹈。
7.非人类(地球其他生命、外星人)会有类似春晚的节日和活动吗?这样的节日本身映射出生命群体什么样的特征?
**汪欣宇(合肥工业大学):**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以节日来凝聚共识,自然是拥有高度智能和社会性的生物会做的事。但既然共识还需要通过节日凝聚,这就说明我们的社会性依然是和我们的个体独立性相平衡的,极端社会化、群体化的生命群体对节日的需求也不会比我们更高。
对非人类的精神活动的想象我不是很擅长,比如说他们的节日——对于在“鲸落”中获利的生物群落,他们会把“鲸落”看做他们的节庆,而“鲸落”的那一刻看做节日吗?对于小说《三体》中的三体人,他们会把气候恢复正常、能够开始“浸泡”的那一刻看做节日吗?即使这种“节日”并没有其固定的周期?我想,我们在思考非人类的精神活动,比如说节庆的时候,或许对这些概念本身也需要做一定的拓展。
**柯璐(福建师范大学):**唯物主义者不相信其他生命会有春晚,但是科幻主义者相信。因为节日,是作为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景而存在的。相信了其他生命也有节日,就等于肯定了他们的情感。一旦肯定了他们的情感,也就意味着人类与其他文明有了交流的可能。试想一下,如果三体人也吃月饼喝茅台,是不是会觉得亲切多了?
**高玮明(济南大学):**首先我想提及马伯庸亲王(又是他,笑)很多年前的另一篇科幻作品《T行为》,这部小说当中以外星人实验报告的视角详尽描写了对地球文明某种大规模集体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种求雨的节日仪式,而小说到最后揭晓这实际上是广播体操。这当然是恶搞之作,但这也揭示一个问题:生命形态、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文明之间是难以互相理解的,与我们差异巨大的非人类是否存在“类似春节、春晚的节日和活动”,这只是基于我们人类现有的理解框架进行的认识,而难以实现真正有效的阐释。
基于此,我认为只有在非人类文明与人类高度相似——甚至相似度达到区别仅在于对方是“外星球的人类”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真正存在类似春节的节日和类似春晚的活动,就如同《银河帝国》当中许多人认为的“人类是银河系各星球自发趋同进化出来的生物”那样。
如果是在与人类高度相似的碳基智慧生命这个框架之下来讲的话,我认为可能会存在。就像我一开始所说的,春晚是春节的一种节日仪式,而对于任何与人类具有类似形式的文明来说,都应该会有节日文化的产生,并伴随产生各种各样的节日仪式,类似春晚这种形式的仪式应该会在文明发展的某一阶段产生。
一般认为,中国的春节包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国文明的民族大联欢意识和强烈的民族向心力,如果拓展到非人类文明的概念当中,我认为这种节日的存在映射出智慧生命应当普遍存在的族群归属意识和某种对生命力的有意识宣泄。
**张文琦(内蒙古大学):**应该会有吧,当一种生命拥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便会尝试着去探索自己的世界,在前进的道路上便会产生一系列的特殊意义的日子,无论他们计算时间的尺度是什么样的,总有那么一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纪念那样一段时光。这样的方式映射出的生命本身的柔软和对自身情感拥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
**党熙涵(四川大学):**也许会吧,情感丰富一些的那类。硅基生物我个人倾向没有。我的感觉是,节日是对生活中某个日期赋予意义,然后设置一个周期,然后每一“年”(年也是被人为赋予的概念)地纪念这个日子。本质的话,赋予其他事物意义的倾向,在一片虚无之中为自己的生活找到意义,在必要的生命活动追求之外去追求其他“意义”的行为。
**崔惠荔(青岛农业大学):**我认为是会的,低级的外星文明可能还没有了解宇宙间行星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一些基础物理定律,它们对于自然界中出现的某些奇特的现象无法做出解释,只能进行原始的部落崇拜,当那些神奇的现象出现时,它们会把出现神奇现象的那一天直接当作它们的节日,体现出一种生命群体受自然力量裹挟的特征。高级的外星文明会主动创造自己的节日,它们在庆祝节日时,可能会直接引爆一颗超新星进行庆祝,展现宇宙中大神文明的力量,表现出毁灭你与你何干的无所谓态度,映射高级生命群体“力量至上”的原则。
**刘洋(山东大学):**节日本身是一种社会性的充满仪式性的行为。所以我认为,只有发展出社会性行为的生物才会有节日的活动。我认为节日本身反映出一种生命的时间性和周期性。
天体运作的规律为我们带来历法,而历法中则蕴含着一种循环,每个循环的末尾,既是旧周期的结束,也是新周期的开始。节日萌发于一种对共同记忆的纪念,而历法的周期性为这种纪念提供了一个框架。通过在每个周期固定时间的纪念,我们可以将这种共同记忆固定下来,进而凝结于文化中,成为一种共识。而在这种周而往复之中,我们总会需要设定一个起点,这就是春节、乃至新年被设定的原因。我们先有节日,春节随后而来,无论它被设定在哪天。
落实到实际,春节本身蕴含着我国的文化根基,是中国人最深厚的文化记忆,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它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家,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每当春节之时,都会怀念起远方的祖国和家人。
**柯昊纯(中国农业科学院):**我想也会有的,当然有几个前提。首先他们得生在环绕一颗恒星的行星上;其次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得比自转周期大至少一百倍,并且黄道面和赤道面要有比较明显的夹角;最后他们的文明得先进到算得出历法。这样的节日大概能体现出一件事,就是我们和他们还是可能有共同语言的。
**赵文杰(武汉大学):**肯定会有的,只要在这个生命群里中有周期性的生命活动。比如蜜蜂采蜜,每年春天花开的时候它们都会辛勤地劳动。还有候鸟南飞过冬,这种迁徙的行为可能在它们群体中也是一种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