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概述
作为科普的重要途径,科普图书的发展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正在成为科普图书出版的热点之一[1],呈现了一定的上升势头,值得关注。
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博物学是来自西方的概念,译自“naturehistory”,即一个与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相对应的自然研究的门类[2-3]。其中,“history”语出拉丁语“historia”,原为探索之意[2-3]。故而,博物学是指探索自然的研究。然而,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博物学的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2-4],从天文到物理,各个科学领域在博物学中孕育,然后与博物学分离。博物学逐渐式微和空壳化,当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博物学仅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等领域倾向于观察、描述和分类的研究[2,5]。甚至,一方面,“naturehistory”本身从概念到中译名也在悄然转向“自然史”[3];另一方面,结合我国本土文博发展情况,一个更宽泛的本土博物学概念也在某些场合被提出[6-7]。以上变化都使得博物学的概念变得模糊。为明确本观察涵盖的范围,本文取当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博物学概念。
尽管包括形态学在内的博物学领域乃是生物学等学科中最基础的内容,博物学在整个科学界的声音正在变小,并且后继研究人员匮乏[5]。但其在公众中却存在相当数量的爱好者[5,8],其中一些人还具有一定的造诣,甚至能够投身于动植物多样性保护的事业之中[5]。孕育了众多自然科学领域的博物学,门槛不高,非常适合在当代承担引导科学入门和传播科学精神的任务。将博物学与科学传播相结合,也能够同时带动博物学的发展,提高公众科学素质[5,9]。相关科普图书是承载这一历史任务的重要媒介,本文借鉴既有文献,称此类图书为自然博物类[1]科普图书,以与其他文博类图书进行区分。除少数地质、矿物类等图书外,其主体是生物类图书,后者主要结合自然生态关注现代和古代的生物类群,并涉及分类学、生态学、行为学、物候学、生物演化等领域的科学思想[2-4]。
二、2020—2021年度我国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出版观察
笔者对2020年和2021年我国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的出版状况进行了观察,总体来看此类图书出版稳中向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品种丰富,好书频现,但仍鱼龙混杂
近年来,我国每年印制的科普图书在1亿册左右,种类超过1万种[10]52,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是其中重要类别,每年出版2000种以上,而且不乏优秀之作。一些奖项对此也有所反映,在全品类图书评奖中这类图书的获奖比例通常在10%以下,而在专门的科普图书评奖中,比例可以达到20%以上(见表1)。
一些图书的质量也较好。如2020年度“中国好书”评出的原创图书《山林笔记》(时代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是一套关于长白山的生态文学笔记,为作家胡冬林遗作,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该书同样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的提名。中华科普优秀图书榜评出的原创书《动物王朝》(中信出版社2020年版),同时也获得了第十六届文津奖推荐,入围了首届坪山自然博物图书奖,是近年来首册系统介绍动物社会性组织和行为的科普书,也是笔者2020年出版的主要著作。《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作为中宣部出版局联合全国少工委办公室等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之一,为公众游览动物园打开了新视野。《中国鸟类观察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版)汇总了中国境内所有已知鸟类的物种信息,并配有精美而准确的手绘配图,该书已获得第二届坪山自然博物图书奖推荐,市场反应良好,也有望在未来获得更多奖项。《小亮老师的博物课》(天地出版社2021年版)是科普作家、2017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张辰亮带给青少年的新作,也已多次获奖,并且获得了不俗的销量,截至2022年5月,开卷统计到的累计销量(不含当当网数据)超过8.5万套,反映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此外,《山川纪行》(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版)、《树木之歌》(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等,也是相当不错的高质量出版物。
然而,也应看到图书的数量和种类背后存在的问题。科普图书的内容须具有科学性[10-11],但市面上部分科普图书在知识的严谨性上有很大问题[12],如市场上一直存在的自然未解之谜题材图书中,部分作品为追求离奇惊悚,混杂了相当比例未经考证的内容[13]。此外,还有个别引起了激烈争议的种类也仍在以科普书的名义销售,且销量不错,甚至出版了不止一个版本。
(二)原创图书崛起,头部势头明显,但仍有进步空间
近年图书出版的情况显示,我国科普图书出版优秀作品少、畅销作品少、原创作品少的问题[11]正在逐渐得到改善,本土原创科普图书正在崛起。
如今,互联网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线下渠道,并取得了绝对优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这种趋势更是加强了[10]52。当当网、京东等主要的互联网图书销售平台的数据也可以反映图书的公众认可程度。2020年当当网科普图书畅销榜前10位中有6种为大陆本土原创,2021年榜单中则有7种;开卷数据在2020年统计的20种畅销科普童书中有12种为本土原创[14]。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也是如此,以当当为例,其2020和2021年科普畅销榜前100种图书中,自然博物类原创图书如“海错图笔记”系列(中信出版社2016—2020年出版)、《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一本不正经的博物志》(百花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赛雷三分钟漫画:病毒、细菌与人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版)和《中国鸟类观察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版)等均有不俗的销量。尤其是张辰亮的“海错图笔记”系列,自2016年出版第一册以来持续推新,成为近几年来的一个现象级品种。但是,如果将排名观察的范围扩大,就会发现引进科普图书仍然占有优势,国内畅销科普图书依然相对较少。DK、BBC和美国国家地理等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中仍然非常强势,《DK博物大百科》(科学普及出版社2018年版)一书2019年的销售码洋超过1亿元[10]56,截至2022年2月,该书仅在当当网一个平台的累计销量就达近18万册,对本土同类图书几乎形成碾压之势。正如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中心《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1)》所指出的,我国科普原创图书的发展程度,和国家科技的高速发展是不匹配的[10]60。
与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不同,涉及生物学、地理学的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中包含更多的区域与国别因素。在我国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的欧美引进图书中,该类问题明显——欧美地区的动植物与我国非常不同,导致有关内容的呈现与我国本土国情以及读者的生活经验之间存在较大割裂,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因此,此类图书更需要本土原创作品。但目前原创作品在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中所占比重仍不高,畅销书更是如此,如当当网细分的“生物世界”2020年畅销榜单中,进入前10位的原创作品仅《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一种,2021年时则上升到4种。这表明相关领域出版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三)本土书编多著少,部分图书质量与销量脱节
近年出版的原创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中,编书所占的比重很大,而著书所占比重较小。如以在京东和当当网用“动物”为关键词进行图书检索,本土原创图书销量排名靠前的《动物世界大百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2009年出版)、《权威动物大百科》(汕头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动物王国大揭秘》(开明出版社2017年版)、《动物观察笔记》(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等均为编书,仅《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和《动物绝对不能穿鞋子》(中国人口出版社2018年版)为著书。如以“植物”“矿物”“昆虫”等其他关键词搜索,此类情况亦未见太多改观。这意味着本图书整体创作层次偏低,有待改观。
此外,尽管不少好书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如张辰亮的“海错图笔记”系列和《小亮老师的博物课》、花蚀的《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等,汇总开卷和当当网的数据,累计销量均突破了10万册,但另一些质量较好的书,销量与质量并不匹配。例如,截至2022年5月,获得第五届政府出版奖并当选科普中国2021年度十大科普作品的《正在消失的美丽》(北京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在开卷的累计统计销量不足400套,当当网的累计销量尚不足百套,但该书的质量其实相当好,可能其相对较高的定价影响了销量。而登上2020年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的《看!它们都有六条腿》(现代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在开卷的统计销量不足150册,当当网的销量更是不足10册。出版笔者个人所著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的出版社的实际出库量大约是开卷和当当数据之和的2到6倍,以此推算,这些“叫好不叫座”的作品销量仍不容乐观。这暴露一些图书在选题策划或者营销方面存在问题,虽质量受到了专业评审者的肯定,但选题创作时可能因并不匹配需求人群而未获得市场认可,或者因出版机构观念陈旧、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等[13],在定价、营销环节存在问题。
(四)童书制作精美,但暴露出购买力矛盾
近年来,科普图书在童书市场呈上升势头。根据开卷近年发布的数据报告,2020年少儿科普百科类图书异军突起,首次超过绘本,在细分图书类型中位居第二[10]55,2021年,则已跃居第一。与此同时,童书的装帧与印刷也日趋精美化,丰富的配图和四色彩印已经是童书的基本配置。这一变化反映了市场和读者的期待。近两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具有典型的结合本土文博的自然主题童书,如《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九州出版社2021年版)、《海错图笔记•青少版》(中信出版社2020年版)等,质量与销量俱佳。
与童书的日趋精美化相对应的是,其定价也在飞快上涨[15]。2018年,童书相比2016年涨幅达17.8%[16],成为2016—2018年间涨幅最大的品类。以当当网在售近两年出版自然博物类科普童书为例,单册定价在30元以下的极为罕见,套书动辄在百元以上,一些套书价格甚至在数百元以上。这使得儿童阅读需求和家长购买力形成了一定的矛盾[17],甚至有媒体指出一些童书正在“贵族化”“奢侈品化”[18]。除了出版成本上涨外,还有两个原因值得警惕:一是精装图书拥有更高的利润[18];二是出版社为了方便商家进行折扣销售而虚标定价[19]。这些情况应该引起注意。
(五)原创图书选题缺乏深耕,差异化不足
观察发现,近年来市面上的本土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在选题、形式和内容的趋同化比较突出[10]59。同类图书在内容设置上往往出现较大的雷同,知识点相似度也较高,并存在重复出版、跟风出版、拼凑出版等问题[14]。如以“昆虫记”为关键词在当当网、京东、中国图书网等平台对市售图书进行检索,就会发现,除法布尔本人的不同版本译作以外,还有大量的节选、改编等衍生出版物。但若对与该关键词关联的图书品种进行深入观察就会发现,其中并没有对法布尔这部100多年前的作品以当代昆虫学角度进行科学批注、解读或考证的图书,仅有少量面对学生读者的图书是从语文角度进行注释的。再如以“二十四节气”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则可发现大量自然博物类绘本图书,或单册或成套,品种较多,然而在选题切入角度和内容上差异化较小。
若更换一些非出版热点的选题,在上述网上图书销售平台和国家出版发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检索,可搜到的出版物种类则相对有限。以海洋主题的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为例,如以“大海”“海洋”等较宽泛的关键词进行检索,确有一定数量的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但其中很多是引进图书;再以我国四大海域即南海、渤海、东海和黄海等主题进行检索,就会发现,搜索结果多为学术著作,而相关的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非常少见,相应的儿童读物更是几乎找不到。这也意味着我国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相关选题细化不足,有待进一步挖掘。
(六)创作者数量有限,科研人员明显缺位
图书出版以内容为王,其内容供给在根源上来自作者群体[20]。在自然博物领域,尽管当前有以张辰亮等为代表的较年轻一代科普作家出现,但总体上,优秀青年科普作者较少[10,21-22],能够持续产出的则更少。《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1)》甚至认为我国科普队伍已经出现了年龄断层现象[10]60,虽然这一观点仍有待商榷[11],但创作者尚不能满足公共需求确是不争的事实[10,20-21]。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创作者无法获得与劳动相匹配的收益,导致动力不足。多数科普图书的印数在3000—5000册左右[21-22],甚至有29.44%的图书在3000册以下[22],超过10万册的仅占2.17%[22]。以一本内容10万字、定价50元的图书为例,按8%版税[19]、5000册发行量的较好情况计算,作者税前获得的收益也仅为2万元,这与其数月甚至更久的创作时间并不匹配,而如此印量还需要两三年才能售完[21]。以笔者2020年初出版的一本自然博物类元科普获奖图书《非主流恐龙记》(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版)为例,该书首印5000册,截至2022年7月尚未售完,加印遥遥无期。
目前,国内科研人员在科普图书创作中存在明显的缺位[13,21-22],如物理学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参与创作的比例仅为18.3%[20],而近年来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的出版,也表现出了类似的情况,而既在科研一线持续产出较高水平学术成果同时也在持续进行自然博物图书创作的作者,如王立铭、邢立达、刘阳等,更是非常有限。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科研人员日常工作任务较重,科普创作与工作量计算无关[13,22];学术写作和科普创作的类型差异较大,科研人员创作前期不易适应[20,22];对科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当多的科研人员怕说错话,不愿抛头露面与公众接触[13,20-22];科普图书创作收益太低[20-22]等。
三、关于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创作的建议
通过对近年来包括国内自然博物类在内的科普图书的观察,笔者结合个人的创作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一)设立国家公共科学素材库
科学素材的来源一直是科普创作面临的一大困扰,尤其是自然博物类科普创作,经常出现只看文稿尚可,一配图就出状况的情况,有时图片不仅质量差,而且准确度堪忧。以国内关于红火蚁入侵事件的报道为例,在为该物种配图时,上至中央媒体下到地方媒体状况不断,甚至相当多媒体将具有生物防控价值的本土蚂蚁黄猄蚁错认作红火蚁[23],错误配图的效果甚至不如不配。然而这种情况却可以理解。面对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多数科普工作者缺乏专业细分的生物分类学知识,不具备识别特定物种的能力。而一些商业图库在图片标定上也并不可靠,并且相当多的商业图库只授权给商业机构而不授权给创作者个人。此外,当今的学科细分也使得某一专业领域的图片、视频等素材非专业科研人员而不可得,这使得科普工作者要想获取这些素材变得非常困难。
解决科学素材来源有多种思路,如发动关系寻找专家支持,或选择素材更丰富的选题。不过这两种思路有一定局限性,前者使得创作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给作者、出版者增加经济负担;而后者使得选题趋于集中,不利于原创图书的多样化发展。同时,这也使得部分素材来源存在版权侵权隐患[24]。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一些研究者和科研机构实际上有分享研究成果和提升自身知名度的意愿,可以提供创作素材,然而他们缺乏与优秀的科普创作者合作的桥梁。设立国家公共科学素材库,可以让科学素材的供需双方更好地进行合作,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还可扩展我国科学界的影响力,如果进一步开放外文版本并限定媒体的具体使用场景和署名要求,更是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国家软实力。
国家公共科学图片和素材库前期可以依靠国家资金支持,后期通过运营解决或至少部分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素材可以来源于已经超过版权保护期限的作品、可调用资源库、机构和个人的捐赠、创作者委托销售、商业图库版权代理等,但对来源要设置学科专业门槛。与常规素材库不同,本数据库应将科学性置于美观或艺术性之上,对于一些珍贵素材,不应强调尺幅、像素质量等指标。笔者认为,当素材规模达到10万种以上时,图片和素材库将初步具备实用价值。对于不同的素材,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授权模式并提供措辞严谨的授权书下载,如对公共版权的图片和捐赠图片提供免费下载使用,捐赠人要求署名或存在使用场景限制的,应该给出相应要求。图片代理或委托销售提成以及版权维权赔偿等收入则可用于维持本资源库的运转。
(二)建立科普图书勘误网络平台
尽管在众多出版媒介中,图书出版要经过多次审校[25-26],其内容相对可靠,但这并不意味着出版物不存在疏漏[26]。事实上,很多图书在首印时都会有疏漏,甚至有可能包含一些低级错误[26]。这些错误有些会在印刷后立即被作者或编辑发现,如笔者出版的介绍动物粪便科学和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知识的绘本《臭臭的科学》(天天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在图书入库之前即被编辑发现有一页出现图片标注错误,于是当即在更正错误后重印该页,图书全部拆除塑封,进行了页码替换。但还有一些图书的错误是图书进入市场销售一段时间后,通过读者反馈等各方面反馈才会暴露出来,进而逐渐得到更正的。不过,已经售出的图书存在无法更正的问题,并且将持续造成影响——将已售图书全部召回修改不仅成本过大,也不具可操作性。标点、不涉及专业概念的错别字等易被识别的问题尚好,若是知识、数据方面的失误,如动物体型测量数据的单位由毫米写成了厘米,弄错了物种的濒危等级,混淆了欧亚大陆的土拨鼠和美洲的土拨鼠等,则可能造成误导,甚至更多不良影响。因此,笔者建议一方面建立可更新的统一勘误平台;另一方面,图书可预印当前版本的勘误网址和二维码,如发现错误,出版社可以向平台实时提交勘误内容和波及的版本,读者阅读时扫描二维码或访问勘误网址就可了解当前版本图书的勘误信息,以防止错误进一步传播。
(三)有重点地扶持、引导科普作家
提升创作与出版质量,离不开对作者这一群体的关注。相比已经具有一定名气的科普作家,新生代科普作者往往知识和观念较新,但创作手法和出版关系积累方面稍显稚嫩,不易获得出版机会,因此建议对已经有过一些创作经历但首次出版科普图书的新生代作者给予一些政策倾斜或者项目支持。一些年轻科普作者的知识和观点有时不够全面,甚至可能略有激进,要注意引导这部分作者在创作上逐渐转向成熟。建议重点关注一些有能力、有潜力的优秀科普作者,对其给予一些支持,必要时也给予一定程度的保护,让其不至于因为一些创作上的小失误而被舆论放大,进而断送创作生命。
与此同时,应继续引导和鼓励更多科研人员投身到科普创作中[20,22],笔者注意到当前已经有一些政策期许和调整,如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等[9],希望这些政策可以持续施行,落到实处。
(四)优化科普图书奖项与奖励
图书评奖不仅可以将好书从众多图书中区分出来引导公众阅读[27],也有助于调动出版社和作者的积极性,对图书的销量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27-28],目前有一定数量的奖项在科普作品评奖时能将自然博物类纳入其中,并且有坪山自然博物图书奖这个专门奖项。但是,目前此类图书缺乏一个较高层级的专门奖项,建议就此进行筹划。从笔者个人角度上,期望高层级的出版奖项能够进行领域细分,以便可以更好地树立创作标杆,起到更多的引导作用。
除了现有针对图书作品的奖项,也应该考虑设立针对创作者个人的奖项,后者应该向一线科普作家倾斜,并减少评奖上报层级数。由于引进书总体强势,国内原创相对落后,应该考虑将引进书和原创书分开评奖,以鼓励和扶持原创,目前包括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等在内的一些奖项已有所尝试,建议坚持和推广。对于优秀图书作品评奖,建议每奖颁出两个证书,即在向出版社颁奖的同时,同时向作者或译者颁奖,目前文津图书奖的做法值得推广。鉴于科普图书创作收益较低,建议在奖项中,给予优秀科普作品的原创作者一定的经济奖励,尤其是中青年作者,以缓解其经济压力、维持其创作动力,目前这一点在坪山自然博物图书奖中有所体现,值得借鉴。
本文以2020年和2021年为主要样本观察我国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出版状况。结果显示,此类图书出版情况大体稳定,原创图书呈上升势头,童书类发展较快,也出现了一批好书。同时,还需认识到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出版质量鱼龙混杂、图书质量与市场销量不匹配、本土图书编多著少、选题重复度依然较大、创作者数量有限、科研人员明显缺位、图书说教内容较多、创作理念需要更新等问题,需要通过一些支持和措施加以改善。
致谢:感谢北京的段依依编辑协助对部分数据进行了整理和查询。
通信作者:冉浩,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生物学、古生物学和科学传播。
参考文献
[1] 姚利芬 . 当今科普创作及出版的三大转向 [J]. 出版发行研究,2021(1):71-74+84.
[2] 吴国盛 . 自然史还是博物学?[J]. 读书,2016(1):89-95.
[3] 胡翌霖 .Natural History 应译为“自然史”[J]. 术语与翻译,2012(6):19-25.
[4] 朱昱海 . 论博物学历史中的“断裂”[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42):65-71.
[5] 李佳,刘夙,胡永红 . 与科学传播结合是博物学的新出路——以博物植物学为例 [J]. 生命世界,2018(9):68-73.
[6] 刘华杰 . 博物学论纲 [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6):2-11.
[7] 易华 . 龟的博物学:兼谈博物学与自然史 [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6):46-49.
[8] 刘华杰 . 论博物学的复兴与未来生态文明 [J]. 学术前沿,2017(5):76-84.
[9] 国务院 .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Z/OL]. 国发〔2021〕9 号 . (2021-06-25)[2022-03-10].
zhengce/content/2021-06/25/content_5620813.htm.
[10]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1)[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11] 沈爱民 . 科普图书任重道远 [J]. 中国图书评论,2021(8):80-90.
[12] 蔡文清 . 一本烂书背后的科普困局 [N]. 北京晚报,2013-03-25(34).
[13] 李睿 . 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的现状与对策 [J]. 传播力研究,2020(11):138-139.
[14] 刘丽娅 . 我国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现状分析 [J]. 传媒论坛,2021(11):86-87.
[15] 吴赟,孙梦如 .“黄金十年”的童书出版行业生态——以图书价格为切入点 [J]. 出版科学,2017,25(4):59-63.
[16] 京开研究院 . 过去一年新书定价究竟涨了多少?——2018 京开图书市场年度报告 [J]. 出版人,2019(1):70-80.
[17] 胡国林 . 图书涨价与市场购买力失衡 [J]. 浙江经济,2010(4):56-57.
[18] 郦亮 . 包装日趋豪华,价格动辄几百元:童书“贵族化”引发“拼爹”大战 [N]. 青年报,2013-05-29(B13).
[19] 赵培云,郑淑荣 . 书价虚高何时休 [J]. 办公自动化,2006(1):57-58.
[20] 胡卉,杨志萍 . 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与出版的实践与启示 [J]. 科技与出版,2021(8):19-27.
[21] 胡洪涛 . 原创科普图书出版的困境与出路分析 [J]. 科技与出版,2017(2):51-53.
[22] 刘蒙之 . 我国科普图书创作中科学家的“缺位”与“补位”[J]. 出版广角,2012(10):48-50.
[23] 冉浩 . 蒙冤的蚁族精灵 [J]. 少年月刊,2021(30):36-39.
[24] 邵葵 . 侵权风险与防范之道——从出版社侵权案件看规避风险之道 [J]. 传播与版权 .2016(8):177-178.
[25] 杨军 . 科技图书作者如何校稿 [J]. 现代出版,2017(3):50-51.
[26] 刘丽 . 图书编校质量问题分析与对策 [J]. 新闻传播,2018(10):74-75.
[27] 马俊锋,高宏斌 . 我国科普图书评奖及推荐活动的现状与问题 [C]. 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四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
第九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论文集 .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7:373-381.
[28] 秦艳华,李一凡,秦雪莹 . 网民对图书奖项的认知度调查 [J]. 出版发行研究,2018(10):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