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儿童节特辑 | 培养安全型依恋关系,从出生做起

光明三农
科普中国智惠农民官方账号
收藏

依恋是婴儿降生到未知的世界与父母形成的最原始的亲密关系。20世纪50年代,Bowlby系统地创建了依恋理论,并定义为:儿童与其抚养者之间所存在的特殊和强烈的情感关系。这种情感关系形成于儿童与抚养者之间的互动反应过程中。表现为儿童对依恋对象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并由此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依恋理论认为,不同的依恋类型对儿童有不同的影响,Ainsworth等人把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关系区分为安全型依恋(B型,最常见,约60%-75%)、和非安全型依恋。其中非安全型依恋包括:A型(回避型,约15%-25%)、C型(反抗型,约10%-15%)、D型(混乱型,约10%)。随着依恋理论和发展心理学不断深入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安全型依恋不仅仅是儿童养成健康性格、良好社交能力的基础,也是儿童远期社会情感、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关键。

Bowlby认为依恋关系的建立源于婴儿与父母持续互动的过程中,并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其中有两类重要的预期:一是对依恋对象可得性的预期,即当婴儿发出需求信号时,抚养者是否敏感、有回应;二是婴儿的自我预期,指婴儿认为自我是否值得关爱和看护。因此,只要母亲足够敏感,给予婴儿所预期的回应,并且以持续相同的方式行动,就有助于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形成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温暖、支持的积极养育行为易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有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忽视、溺爱、体罚等消极的养育行为往往形成非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易使儿童出现不同的行为问题。临床实践指出,积极养育的策略包括三个方面:母亲敏感性、恰当的管教行为以及鼓励自主。母亲敏感性,指母亲能够准确感知婴儿需要,对此做出迅速反应并及时给予恰当的回应。如察觉孩子的消极情绪,给予语言安抚或行为拥抱等温暖的支持;感受孩子的愉悦,给予相应的语言或行为共鸣。母亲敏感性是积极养育的核心部分,从出生到1岁是婴儿对母亲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母亲敏感性越高,越有助于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使用恰当的管教策略:1岁以后,个体开始出现自我意识,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开始发展。这一阶段父母不仅应该敏感地回应孩子的需要,还要给孩子提供明确并符合儿童自身发育特点的规则,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帮助孩子理解要求和规则。鼓励儿童自主发展,是积极养育中除了母亲敏感性的另一重要核心成分。表现为理解儿童的感受和需要,减少父母的控制性行为,同时鼓励并支持儿童的自主活动。进入学步儿期,随着儿童身体发育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对环境的探索越来越多,这种自主活动能力的发展需要这一阶段应重点培养儿童的自主性。

综上,安全型依恋的建立与积极养育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促进儿童早期积极发展。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应当关注母亲积极养育行为的多个维度。提高母亲敏感性、促进积极地敏感管教以及鼓励儿童自主性发展。同时,根据儿童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适宜性,当突出不同的养育策略。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身医学科 主治医师 丁一芸

审核: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闫妍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科普 🐳 6299
庶吉士级
2023-06-02
天空Ll
进士级
学习
2023-06-02
谨慎的 连绵起伏中尉
少傅级
巳观看
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