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体检单“骗”了!你的血脂在这个范围内才正常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医生,我血脂都高了,你为什么不给我开药呀?医生,我血脂都在正常范围,你为什么给我开药呀?

Emm,血脂可不是单看化验单上↑↓就行。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血脂异常到底要不要吃药?吃什么药?需要控制到什么水平?

01

什么是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是人体内脂蛋白的代谢异常,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等。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2

是否需要服用降脂药物

一般来讲,总胆固醇(TC)最好不要超过 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最好不要超过 4.1mmol/L,甘油三酯(TG)最好不要超过 1.7mmol/L。

如果是健康人,血脂超过上述数值,就要注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限制饮酒了,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已经发生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疾病,即便是化验单上没有出现↑,哪怕是↓,都应该用药物治疗,努力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 1.8mmol/L,甚至 1.4mmol/L以下。

03

降脂目标值是多少

根据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分层,确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控制目标值。

图片

危险因素*:年龄(男≥45岁、女≥55岁)、吸烟、低HDL-C。

为了有效降低 ASCVD 风险,不同风险等级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目标值不同:

①低危者:LDL-C<3.4mmol/L

②中、高危者:LDL-C<2.6mmol/L

③极高危者:LDL-C<1.8mmol/L且较基线降低幅度>50%

④超高危者:LDL-C<1.4mmol/L且较基线降低幅度>50%

04

降脂药物有哪些

目前我国临床常用的调脂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以及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多数胆固醇增高者可以使用中等强度他汀(如阿托伐他汀 10~20mg/天),经治疗后胆固醇不能达标者可以在他汀治疗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

不推荐贝特类与烟酸类药物用于血脂异常药物干预,除非甘油三酯(TG)严重升高或不能耐受他汀治疗。

05

血脂筛查频率

生活方式干预后 3~6 个月,应复查血脂水平,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参数达标则继续治疗,但仍须每 6 个月至 1 年复查 1 次;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持续达到目标值以下,每年复查 1 次即可。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药物治疗开始后 4~8 周复查血脂、肝功能与肌酸激酶。若无特殊情况,逐步改为每 6~12 个月复查 1 次。如开始治疗 3~6 个月复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仍未达到目标值,则调整剂量或药物种类,或联合药物治疗,再经 4~8 周后复查,达到目标值后延长为每 6~12 个月复查 1 次。

06

血脂异常需要长期治疗吗

坚持非药物治疗是纠正高脂血症的重要措施。即使开始用药治疗后仍应继续进行饮食控制和积极运动,不能因为药物治疗就放松对生活方式的干预。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多数高脂血症者,特别是已经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或)糖尿病者均需要长期用药。

敲黑板!

不能因为一段时间治疗后胆固醇降到了目标值以下就自行停药或减少用药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否则会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意外事件风险。

07

如何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

增加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限制饮酒(酒精摄入量男性<25g/天,女性<15g/天)。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增加体力运动

每日坚持 30~60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 5 天。维持理想体重,需要减重者还应继续增加每周运动时间。

控制其他危险因素

对于吸烟的患者,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与死亡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2]《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来源:邵逸夫医院 全科医学科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评论
传承解惑
大学士级
即使开始用药治疗后仍应继续进行饮食控制和积极运动,不能因为药物治疗就放松对生活方式的干预。
2023-06-05
内蒙古四子王旗
大学士级
想要管好血脂,要知道血脂从哪儿来,到哪儿去。首先管住嘴,减少饮食摄入的脂质;其次,合理的有氧运动,能消耗多余的脂质。
2023-06-05
内蒙古四子王旗
大学士级
控制血脂的同时,应该注意血压、血糖、尿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协同控制,这些心血管危险因素常常互为因果,“狼狈为奸”。
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