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世界科幻动态】科幻小说正在演变为我们的生活——乌克兰亨利·里昂·奥尔迪科幻团队专访1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原创
对科普科幻青年创作人才进行遴选和培训指导,支持青年人的创作
收藏

德米特里·格罗莫夫(左)和奥列格·拉德任斯基(右)

受访者简介

亨利·里昂·奥尔迪3——乌克兰科幻作家团队,由德米特里·格罗莫夫(Дмитрий Громов)和奥列格·拉德任斯基(Олег Ладыженский)两位成员组成。该团队的幻想小说《鲤与龙》4获得2020年俄罗斯幻想实验室(Fantlab)最佳图书奖,科幻小说《奥库梅娜·浪子·二十年后的人迹》5获得2021年俄罗斯“中间地带”最佳科幻小说奖6。

采访者:在20世纪70至80年代,人们视太空为前沿领域,太空是垦荒者探索、冒险的空间,甚至是探险家的领地。后来人类开始在太空里从事科研工作,这样的工作同样也很浪漫。在如今的科幻小说创作中,“地外浪漫”7是否已消逝?

亨利·里昂·奥尔迪:对于现代太空题材科幻作品,我们不能说都完全了解,因为这种类型的小说实在太多,不能一一读完,但是从读过的内容来看,太空题材的科幻作品形式多样:有充斥着星际帝国、宇宙战争、银河系阴谋、英雄乱斗的太空歌剧;有描写智慧生命体以及不同文明发展模式的科幻巨作(例如阿德里安·柴可夫斯基的《时间之子》8);有把人类的社会行为推演到宇宙层面的社会性小说;还有探讨与其他智慧生命体进行接触并由此引发变故的科幻小说。

采访者:在20世纪,幻想题材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含有浪漫主义色彩,“浪漫派”在科幻界独占鳌头。那么请问在当代的科幻小说中哪一派是主要流派?

亨利·里昂·奥尔迪:在我们看来,幻想小说(泛指含有科学、幻想和神秘要素的小说)中没有出现单一的主要流派;科幻小说中,特别是太空题材的小说,也没有出现“一派独大”的现象。有些流派的人数较多,有的流派人数较少,可没有任何一个流派占主导地位,且每个流派的人数占比也在不断变化。从内容上来说,在当代,大部分幻想作品都位于科幻题材与奇幻题材的交界处,正是科幻与奇幻的交融打破了狭隘的定义,消除了各种框架限制,这两种要素皆有的幻想小说在未来将是最有意义和最有趣的(并不是说其他流派的作家就写不出优秀作品)。此外,这种题材交融的现象在其他类型的小说中也有出现。

采访者:幻想和梦想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太空计划的发展?现在的影响又如何?总的来说,当今的“太空梦”是什么?

亨利·里昂·奥尔迪:毫无疑问,一般的科幻小说,特别是太空题材的,实实在在影响了太空研究、航天航空和其他一些现代科技领域的发展,至少美国和中国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如今,从整体来看,科幻作品对太空研究的影响已经有所减弱,但是中国正在努力发挥科幻作品对航天工程、宇宙研究的推进作用。中国的科幻市场不仅有刘慈欣的小说,还有很多与这种主题类似的作品正在出版。然而,中国科幻作品鲜少被翻译成他国语言并在海外传播,因此我们对当代中国科幻作品了解甚少。“太空热潮”的复兴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带有强烈目的的,即重新点燃人们的太空梦想,并鼓励一些被“点燃”的人朝这个方向努力。至于“太空梦”,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太空梦”,就像任何其他梦想一样。在这些人中,许多人的梦想是从太空科幻小说里读出来的,还有人最终把“太空梦”变为了现实,比如科学家、航天设计师、航天工程师和航天员等。

《鲤与龙》俄文版封面

采访者:我们发现,现在的太空科幻作家在创作时会将他们对地球历史的反思带入太空,将他们对地球的政治社会形成过程的理解带入宇宙。对此二位怎么看?

亨利·里昂·奥尔迪:如今的太空科幻作家已不再只描绘地外世界的样貌,他们还要在作品中加入社会矛盾、科学技术、哲学思考等各种要素。现在的太空科幻作品里极少有煽情的片段和悲怆的情节,因为作者更想阐述未来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揭示人类的心理、动机和目标,以及展现未来科技的发展状况。

打个比方,假设一本书的主题是“有一天,人类搭上宇宙飞船在银河系漫游,并且打算在某些行星上设立据点,实施移民计划”,那么作者会借鉴现实中的人类历史,在小说里描绘外星殖民地和大都市的建立、新国家同已有联盟之间的冲突、新种族的独立斗争……

假设主题是“有一天,人类终于能以某种方式打破光障9,解决星系之间的快速穿越问题”,那么作者也能以此为基点创作社会心理小说、太空冒险小说、惊悚小说……更重要的是,这些题材并不相互排斥,反而可以融合在同一本书或一个系列中。

至于其他主题,如与其他智慧生命体的接触、探索新的星球、发现宇宙的奥秘、定义新人类的概念等,同样也完全不会妨碍科幻作品的创作。相反,真实的环境和社会结构,加之太空设定,可以增加小说可信度,这种真实性和亲和力能帮助读者大胆飞向未知领域。

采访者:恐惧是与太空有关的第三个重要主题,不仅有对未知事物的非理性恐惧,还有因排外心理引起的恐惧。我们更害怕谁?是完全没有人性的“外星人”?是卡德10所写的那种蜂拥而至的虫族?还是与我们非常相似,但又有不同之处的“异族”?原因是什么?

亨利·里昂·奥尔迪:自古以来人类就是群居动物,习惯抱团取暖,但是对人类以外的族群充满了不信任与排斥,这可能是出于团体利益,也可能源于一种更深层次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样,小说中出现的智慧虫族、文明蜥蜴以及有自我意识的海洋等,对于人类而言,它们是异族,是未知,是可能会伤害我们的物种。而正是这些可怕的外星生物的形象集中体现了我们人类的恐惧来源和刻在骨子里的危机意识,若剥掉所有外壳就会发现:其实,一直以来我们人类都在相互猜忌。

亨利·里昂·奥尔迪团队

采访者:过去,对于“智能”,人们谈论的都是地外智能生命,而现在谈的“智能”都是人工智能(AI)。这是否意味着,从今往后的科幻作家将更热衷于创作与AI有关的故事,而不是与地外生命有关的故事?

《奥库梅娜·浪子·二十年后的人迹》俄文版封面

亨利·里昂·奥尔迪:首先,地外智能生命主题并没有从科幻小说中消失,还有许多科幻小说里探讨了人类与其他智能种族的接触或冲突,还有一些小说的主题既与人工智能有关,又与外星智能种族有关。任何智能,不管是外星人还是AI,永远都是我们人类心智扭曲的变体,是我们内在思维对外的投射。即使某个作家成功地创造了一个看上去似乎完全没有人性的智能体,它仍然是人类思想的产物,是人类思想的投影,是研究宇宙的工具,是人类自我思辨的过程,是一种界定“人”与“非人”的尝试,因此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采访者:飞向宇宙已不再是黄粱一梦,太空旅游将不再是天方夜谭。在二位看来,既定事实和科幻的交界线在哪里?还是说它不存在?

亨利·里昂·奥尔迪:在我们看来,这个交界线已经变得相当模糊了。当然,我们也能根据不同情形来判定:已经实现的就不再属于科幻;没有实现的可能属于正在研究的项目;而那种连研究方向都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毫无疑问属于科幻。但是,若把人类的生活看作一个整体,那么我们已经生活在离我们最近的科幻世界中了,如赛博朋克的世界(指高端科技与低质量生活相结合的社会)。

除此以外,既定事实与科幻的交界线一直在变化,昨天不可能实现的事如今完全可能实现,以往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东西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被充分使用。世界瞬息万变,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关注所有的发明和发现,弄清所有的假设和理论,与此同时,科幻小说却正在演变成我们眼前的生活。

译者:张维亚,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本科生。

注释

1原文标题为Мы уже живём в мире недавней фантастики,于2021年12月4日在《全球事务中的俄罗斯》(Россия вглобальной политике)杂志上发表。

2亚历山大·索洛维约夫(Александр Соловьёв),俄罗斯人,《全球事务中的俄罗斯》杂志的副主编。

3亨利·里昂·奥尔迪,俄语为Генри Лайон Олди,该名取自二人的姓氏,Громов(格罗莫夫)和Ладыженский(拉德任斯基),两位作家从他们的姓氏里挑出字母重新排列得到了团队名,音译为亨利·里昂·奥尔迪。

4《鲤与龙》(Карп и дракон),创作于2020年。小说设定的背景是日本战国时期,兵革满道、四方离乱,本能寺的僧人不愿再看到这流血千里的人间惨剧,日夜祈祷,“佛陀”终于显灵,为世间给予“恩赐”——被害者的灵魂将吞噬杀人者的灵魂,占据杀人者的身体。“恩赐”平息了战乱,也带来了许多诡异的案件,因此幕府设立了“鲤与龙”奉行所来查案,故事也由此开始。

5《奥库梅娜·浪子·二十年后的人迹》(Блудный сын,или Ойкумена: двадцать лет спустя),创作于2019年,是亨利·里昂·奥尔迪“奥库梅娜”系列的第五部小说。“奥库梅娜”源于希腊语“οἰκουμένη”,原意指“希腊人已知的地域”,在俄语中指“有人类生存的宇宙”。2006年,亨利·里昂·奥尔迪开始创造自己的科幻宇宙,即“奥库梅娜宇宙”,出版了《奥库梅娜·太空交响曲》(Ойкумена,Космическая симфония)。“奥库梅娜宇宙”中不仅有人类,还有龙、蛇妖、鹰身女妖、蝎尾狮等种族,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神迹与高科技并存的波形时空,时空里有各种各样的奇葩景象(比如,有长满了“窗户”的小行星带,而这个小行星带是太空车站)。“奥库梅娜宇宙”里的人类都有超能力,靠心灵感应交流;按照能力与形态划分为6个主要族群,族群与族群之间又存在纷繁的矛盾与斗争。

6“中间地带”奖(Премия Интерпресскон)设立于1991年,评奖大会每年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大会由《中间地带》(Интерпресскон)杂志主办,旨在评选每年杂志上最受欢迎的科幻作品。

7地外浪漫,即对太空探索的迷恋。20世纪60年代的一系列作品,如《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星际迷航》(Star Trek)等开创了新时代太空科幻世界。之后,“星球大战”系列和“异形”系列的不断推出也掀起了人们对太空科幻题材作品的追捧。

8阿德里安·柴可夫斯基(Adrian Tchaikovsky),英国幻想小说作家,其作品《时间之子》(Children of time)于2015年出版,讲述人类在宇宙里流浪寻找新家园的故事。该书获2016年“亚瑟·C·克拉克”奖(Arthur C. Clarke Award)。

9光障是物理学术语。相对论提出,宇宙中物质的运动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当粒子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其消耗的能量将急剧增大,理论上任何实在的物体运动速度都无法超越光速,所以相对论所说在亚光速区运动的物体不能越过光速这个屏障,仿照超音速技术中“音障”的定义,可以称之为光障。

10指奥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美国科幻作家,著有“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系列小说。

评论
大思快跑
进士级
已阅
2023-06-13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3-12-02
🔴🔴
贡士级
202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