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首个出舱载荷——空间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以下简称空间辐射生物学装置)出舱成功,已经开展实验。这是我国首次开展舱外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对辐射生物学和空间科学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据悉,空间辐射生物学装置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大连海事大学联合开发,主要用来研究宇宙辐射和微重力等胁迫环境对模式生物的影响,研究空间辐射损伤与防护、生命起源与进化及空间辐射诱变资源开发等。它能满足动植物、微生物及小型模式动物在轨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损伤变化的监测等方面的需求,该装置模块化集成还能方便科学家根据研究目标更换升级使用。
空间辐射生物学装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
空间辐射生物学装置里有13个装载生物材料的样品盒单元,可用于植物种子、微生物、小型动物等生物样品的在轨实验;装置内的辐射测量子系统包括有源的主动测量和无源的被动测量。同时,每个样品盒单元都能够独立进行温度控制,从而满足不同模式生物生存的需求;宇宙辐射测量既有宏观的辐射量测量,也有定位到样品的微观测量。
利用空间辐射生物学装置进行的医学问题研究,对于支持我国航天员长期在轨,载人登月等载人航天工程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空间辐射生物学装置上天后各项工程参数正常,温度等条件均满足科学要求,作为目前唯一的空间站舱外辐射生物学实验装置,该装置将开展为期五年的实验工作,陆续为多个科学实验项目提供服务。
来源: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