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营养科)
生活中,我们常会谈癌色变,如果被诊断为癌症,或者诊断书上出现了“癌”字,也会让人倍感恐惧。而肿瘤患者一旦被确诊就可能要面对手术、放疗、化疗……诸多的抗癌手段对患者来说也是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打击,而大家为了更好的保证自己的免疫力,为了更有效的对抗肿瘤费劲了心思,却不小心踩了一个又一个坑。
误区一:饿死肿瘤
不少肿瘤患者担心充足的营养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甚至有人想过通过少吃甚至不吃来断了肿瘤的活路。然而,这一举动并不明智!没有证据表明营养支持会促进肿瘤生长。不给营养,正常细胞就不能发挥生理功能,而肿瘤细胞仍然会掠夺正常细胞的营养,结果饿死的只能是患者本人。“饥饿疗法”不仅饿不死肿瘤细胞,还会造成机体营养不良,影响机体正常细胞的功能,造成体能及免疫力下降。加速疾病恶化。
癌症患者应该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配合放化疗和手术,联合对抗肿瘤。营养状况好的患者在对治疗的耐受性和预后方面都明显优于营养不良的患者。
误区二:肿瘤患者不能吃发物
肿瘤患者常常对所谓的“发物”非常忌口,以至于过分忌口导致人为的营养不良。“发物”是中医特有的一个概念,现代医学对发物是褒贬不一,比较公认的“发物”包括虾、蟹、无鳞鱼、鸡、羊肉、牛肉等。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发物”会导致癌症恶化。而且常见的发物往往都是高蛋白质食物,盲目忌口的患者很容易出现蛋白质摄入不足。
建议对于有争议的食物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医师,在医生或营养医师的指导下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合理选择。
误区三:吃肉不如喝汤,就靠喝汤补营养
俗语这样说:“吃肉不如喝汤”,不少患者为了补充营养而不停喝汤。在病房里经常见到家属给患者炖各种汤,然后患者喝汤,家属吃“渣”。事实上汤中95%的成分是水,营养价值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以鸡汤为例,100g鸡汤蛋白质的含量不足2%,而鸡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如果你想通过喝鸡汤,来补充和吃100g克鸡肉一样的蛋白质,那得喝 1600 毫升的鸡汤才能达到,那可是相当于 3 大瓶矿泉水的量。营养没达到,人可能先撑炸了……
建议对于能正常进食的患者,在保证正常饮食的基础上可以把汤水做为辅助,但是对于进食量不足的患者,可不能天天只靠喝汤补营养,否则只会加重营养不良。
误区四:输注白蛋白补营养
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食欲欠佳,不少患者寄希望于输注白蛋白解决自己的营养问题。事实上白蛋白并不是一种营养制剂,输注外源性白蛋白也不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从代谢的角度看,以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充也并不恰当。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1天,人体仅能利用它降解而成的氨基酸,而当日输入的白蛋白并不能发挥营养作用。输注外源性白蛋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由于蛋白质供应不足所导致的营养问题。
身体的良好运转需要健康饮食。尤其是肿瘤患者,随着手术、放化疗等治疗的进行,消瘦、低蛋白血症、白细胞下降,更需要加强营养。而肿瘤患者真正应该遵循的膳食原则是:均衡膳食。
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合理摄入
肿瘤是一种高消耗疾病,肿瘤患者比普通人需要更多的热量及蛋白质。在均衡营养,食物多样化的同时,保证优质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高蛋白食物可能若无法保证,建议补充乳清蛋白粉以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同时也可以服用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制剂以弥补食物品种单一、蔬果不足引起的维生素矿物质缺乏。
少食多餐,增加摄入
不少肿瘤患者经过抗肿瘤治疗后往往食欲欠佳,为了保证充足的进食,建议不要拘泥于一日三餐,可以多吃几餐,保证摄入量的同时不给消化道过多负担。
合理烹调,调整食物性状
肿瘤患者往往因为疾病、治疗等原因导致吞咽障碍或消化欠佳。应该根据调病情,把食物加工成不同的性状(黏度、硬度、体积),小口小口慢慢进食,避免呛咳。例如:软食可选择馒头、软饭、蒸鱼、肉丸、南瓜、冬瓜、薯类等;半流食可选择稠粥、细面条、面包、芝麻糊、藕粉、豆腐、蛋花汤、肉泥、菜泥等。
自然膳食不能满足需求的患者应该合理
对于自然膳食不能满足能量和营养素需求60%的患者,建议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予以口服营养补充(ONS),使用国家批准注册的肠内营养药品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这类制剂能量及营养素密度高,同样体积能够给肿瘤患者提供更加均衡、足量的营养。
经口进食不足或无法经口进食,需要肠内营养甚至肠外营养
这类患者往往病情较重,可能合并多器官损伤,需要多学科合作,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抗癌之路充满艰辛,让我们用合理的营养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