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技小院模式为江苏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农技协
中国农技协是开展科技推广和科普服务的基层科普组织。
收藏

五四青年节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寄语同学们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谆谆嘱托不仅鼓舞了中国农大的同学们,更激励了江苏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在广袤的田野上落地生根。

精准对接 扩大支持近年来,在中国科协、中国农技协等指导下,江苏省科协高度重视科技小院工作,广泛组织江苏省各级科协、高校(科研院所)科协、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及其会员,紧紧围绕区域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美丽乡村建设等需求,精准对接农业科技专家团队,开展科技小院创建工作。自2019年起,江苏共建立科技小院34 个,其中中国农技协授牌科技小院12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支持建设27个(含中国农技协授牌5个)。目前,34 家科技小院驻院指导老师159 人,累计驻院研究生 321 人,毕业研究生 111 人。近年来,共撰写学习工作日志 4753 篇,培训农民 232 场(次),培训农民 11271 人次,田间试验示范基地 307 个,田间试验示范面积 18619 亩,技术服务面积 27.5 万亩,推广新技术89 项,实施项目 90 个,发表科普论文(视频)219 篇。

与此同时,34家科技小院举办展览、宣传等科普活动162场次,联系服务农技协25家,成立科技志愿服务队12个,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活动26场,结合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活动37场,发表专利119项,发表学术文章215篇,开展调研276次。一个个科研团队甘愿“自找苦吃”,致力于让每一亩土地都有科技支撑。服务产业 提质增效紧扣地方产业,以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助力产业提质增效是江苏科技小院最鲜明的特色。

2021年,由江苏省科协、南京农业大学、如皋市科协三方共建的江苏如皋黑塌菜科技小院在搬经镇落地。南京农业大学侯喜林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现在已有5个研究生进驻科技小院,陆续开展相关研究。利用黑塌菜科技小院平台,如皋大力推动万亩黑塌菜基地种植,实现了黑塌菜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引导种植大户成立黑塌菜种植合作社15个、家庭农场2个,带动农民就近就业 156 人。2022年,如皋黑塌菜科技小院被中国农技协评选为最美科技小院。目前,江苏科技小院已覆盖奶牛、大闸蟹、龙虾养殖,水稻、茶叶、甘薯、西瓜种植等,在省科协指导下,各科技小院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助力产业发展。技术培训 开花结果“把品种与技术交给农民,还要教会农民。”在中国农技协江苏灌云豆丹科技小院,专家们始终把豆丹产业技术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技术培训不断地把最新技术、市场行情、产业分析传给农民。每年灌云县举办多场“大豆+豆丹”综合种养技术培训观摩会,针对生产中的问题,专家们走访重点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现场解答村民们的棘手问题。江苏溧阳白茶科技小院先后举办白化茶生产技术交流培训班、职业农民茶企负责人培训班、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高素质农民观摩培训等 8 场次。

人才培养 智力服务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科技小院为农业人才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实战阵地,让更多青年人才在田间深造、成长,为科技助农注入青春活力。江苏淮阴黄瓜科技小院团队成员包括教授4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每年约有10名以上的研究生、本科生进驻小院开展实习、调研和科技研发工作。自2019年,博士研究生宿莉在100—120天的黄瓜生长周期里,全程参与播种、定植、授粉、收瓜等各个环节,致力于黄瓜品种改良,节省黄瓜栽培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成本。不仅如此,从去年开始,科技小院每年派出青年教师到淮阴区科技镇长团挂职,重点服务黄瓜产业发展。

科技小院模式经受了实践检验,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以及技术和物资支撑,受到农业生产一线的欢迎。下一步,江苏省科协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小院的支持力度,根据江苏省农业产业需求,布局科技小院社会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的科技小院在江苏落地生根,为推进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注入新动力、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