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自己的健康,但还是会在闲暇的时间吃一点零食。
下面这7类食物你一定吃过。偶尔吃一次并没有太大问题,但如果长期吃,当心对身体造成损害!
01
加工肉类——结直肠癌风险高
代表食品:烟熏肉、烤肉、火腿、香肠、培根等。
肉类食品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包括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类和杂环胺类在内的有害物质,过量食用会提高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产生炎症反应,可能会诱发癌症。
有研究显示:每天吃 100 克加工肉类便可使结肠或直肠癌的危险性增加 14%。
02
派酥类食品——无异于吃添加剂
代表食品:巧克力派、蛋黄派、奶皇酥等。
一块小小的派中,除去基本成分,其余均为添加剂,派类虽然为“非油炸”,但其脂肪含量并不低,根据营养成分表分析,是典型的高能量、高脂肪、高钠、低蛋白的食品。
酥类零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含大量脂肪、添加剂,营养素极少,各种口味基本靠香精调和。
03
人造黄油——当心心脑血管疾病
代表食品:饼干、沙拉酱、冰淇淋、珍珠奶茶等。
人造黄油富含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的危害比天然黄油的饱和脂肪酸还要厉害,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发病率,并影响婴幼儿的发育。
04
人造海味食品——营养低 危害大
代表食品:鱼丸、虾丸、蟹棒等。
鱼丸、虾丸、蟹棒都属于仿天然海洋食品,是用低脂鱼加工而成的鱼糜为主要原料,从形状、风味、营养上仿天然海洋食品而加工制取。有些丸子还可能加入鱼肉香精、牛肉香精等添加剂,即使鱼肉和牛肉成分很少,味道也依然会很足。
这些添加剂只要用量不超标,对身体倒无大碍。但如果是想将其当做海鲜食物补充营养的话,不仅不能补充蛋白质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却会因此摄入过多。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时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于体内。
另外这些速冻肉丸属于高热量食品。据统计,50克虾丸的能量至少相当于100克米饭。这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无疑是“健康杀手”。
05
人造奶油——心脏病高发原因之一
代表食品:蛋糕、奶茶、速溶咖啡等。
人造奶油通俗来讲就是植物油加上部分的动物油、水还有其他配料加工而成的一种可塑性的油脂制品,用来代替由牛奶当中提取的天然奶油。加入一些防腐剂、香精、色素等等,达到和天然奶油口感差不多的效果。
这些人造奶油广泛存在我们日常饮食中,例如奶油蛋糕、奶茶、速溶咖啡中都含有人造奶油。人造奶油富含反式脂肪酸,是导致心脏疾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超量食用人造奶油除了会导致心脏疾病,还会诱发肿瘤。
06
人造胶冻食品——穿肠挂肚
代表食品:果冻、布丁等。
人造胶冻食品是许多小朋友的最爱,色彩缤纷、口感又嫩滑,相信大家小时候也都吃过。专家介绍,果冻、布丁等胶冻食品是以水、糖和增稠剂等为原料加工而成的。
为了使人造胶冻食品吃起来,爽滑Q弹都会加入海藻胶、卡拉胶等,这些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可能会在肠道残留。
虽然这些胶状物质本身虽对人体无害,最终都会被排出体外,但却会影响人体钙、锌等矿物质的吸收,对健康不利。
07
膨化食品——吃多了损伤大脑
代表食品:薯片、爆米花、虾条等。
膨化食品基本以淀粉为主料,在高温高压膨化处理后,喷上油脂及各种调味品。这种处理会使主料的蛋白质质量下降,维生素也受到一定损失。
膨化食品越松脆,越有可能含有过量的膨发剂,若膨发剂中铝超标,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儿童食用过多膨化食品,可导致孩子发育迟缓,甚至会损害儿童的神经系统。
这些好零食你值得拥有
1.酸奶:
营养价值高,吃起来又方便,而且有很好的饱腹感,在室温下存放几个小时没关系,特别适合两餐之间食用,预防饥饿,也预防下一餐食欲过度旺盛。
2.坚果和种子:
比如西瓜籽、葵花籽、南瓜籽、花生、榛子、杏仁、开心果、核桃仁等,也适合作为两餐之间的零食。
它们富含维生素E、多种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但它们的油脂太多,每天只宜吃一汤匙的量,否则容易增肥。
3.“传统”健康零食:
比如南方的五香盐水煮毛豆、茴香豆和奶油蚕豆,北方的烤红薯、煮玉米和煮花生,水乡的煮老菱角、藕片和荸荠等,它们能补充相当多的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慢消化淀粉,有利于抑制食欲,控制血糖上升。
健康小贴士
一、下面这7种人造食品千万要少吃
1、人造奶油;
2、派酥类食品;
3、人造黄油;
4、人造海味食品;
5、加工肉类;
6、人造胶冻食品;
7、膨化食品。
二、这些好零食你值得拥有
1、酸奶;
2、坚果和种子;
3、粗杂粮。
(来源: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