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建国以来科技界重大科技成就:“陆相生油理论的诞生与发展—从海相成因到陆相成因的转变”

地球科学频道
向公众普及地球科学知识,让公众关注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和挑战!
收藏

一、引言:

在石油地质勘探的早期,几乎所有石油都来自海相地层,于是,国外大多数地质学者认为石油均是海相地层的产物,并以此作为寻找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方向。由于我国自中生代以来,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色, 海相及海陆交互相地层分布相对局限,因此一些外国学者散布的“中国贫油”论甚嚣尘上。在建国初期,中国原油最高年产量仅为32万吨。幸运的是,中国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地质学家就认识到陆相沉积可以生油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以陆相成油理论为指导,中国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油气成因理论研究工并指导勘探,发现了丰富的陆相油田和天然气资源。这一重大发现使中国实现了石油自给自足,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动力,彻底摆脱了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张文昭 1995)。

在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陆相成油理论”被列为中国建国以来广大科技人员取得的七大标志性重大科技成就之一,仅次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杂交水稻。在2002年的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上,“陆相生油理论”也被提及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中国陆相生油理论的提出

一个理论的诞生往往伴随着争议,"陆相生油理论"也不例外。从观念的根深蒂固到打破传统,"陆相生油"理论掀起了石油成因理论研究的世界风暴,赢得了世界的肯定。在这座理论丰碑下,蕴藏着一部惊世之作。在过去的海相成因理论中,石油被认为是由海洋中动植物的有机质沉积转化而来。早在1863年,加拿大著名石油地质学家T.S.亨特就阐明了石油的原始物质是低等海洋生物。苏联地球化学之父B.A.别纳科依在其名著《地球化学概论》中指出,石油是由海洋生物生成的,1943年美国地质学家W.E.普赖特再次强调,石油是未变质的近海成因的海相岩层中的组成部分。由于大多数大油田都是海相沉积生油,因此形成了"海相生油"而"陆相贫油"的观点。石油的生成,至今主要还是"海洋有机成因说",即石油是由海洋中动植物的有机质沉积转化而来。因为世界大多数大油田都是海相沉积生油,因此就形成了"海相生油"而"陆相贫油"的观点。

与国外所谓的"贫油"论调相反,从20至30年代开始,中国的老一辈地质学家,如谢家荣、孙健初等坚持实践第一的工作作风,先后前往各地进行油气地质调查。在他们的努力下,分别于1937年和1939年,在陆相盆地中发现了新疆独山子油田和甘肃玉门老君庙油田,拉开了中国陆相生油理论诞生的序幕,在40年代中期,中国地质学家在玉门油田进行的古生物研究为验证“陆相地层”生油提供了新的证据。但第一个提出"中国陆相生油"命题的是当时正在美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青年学者潘钟祥。1941年,他在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会议上宣读了题为《中国陕北和四川白垩系陆相生油》的论文。“陆相生油”理论的提出为中国陆相盆地中发现大量石油提供了基础。从1955年开始,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并陆续在酒泉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等盆地找到了油气田,这些发现充分展示了陆相地层富含油气资源的潜力。

三、陆相生油理论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期,首先对中国西北地区陆相生油特点进行了概括总结。60年代通过大庆油田的开发及其石油地质研究,导致了陆相生油理论的最终确立。中国地质学家们从不同学术观点出发,对陆相生油理论给予了概括和总结(石宝珩 2003)。 陆相生油理论自提出以来,由于受到实验分析技术水平所限,仍以宏观分析和地质研究为主,而对沉积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检测和研究尚未展开,石油原于陆相沉积有机物质的直接地球化学证据不多,陆相沉积有机质生成和排驱原油的机理不清楚。

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我国地质学先驱侯德封的带领下,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以黄汝昌、黄第藩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科技工作者,对我国西北地区陆相生油进行了系统总结,通过对青海湖进行现代沉积的考察,在第四纪沉积物中发现沥青的形成,提出陆相潮湿坳陷中的淡水湖泊是石油生成的源地,并出版了《中国西北地区陆相油气田的基本地质条件及其分布规律》,系统提出了“内陆、潮湿、拗陷”为代表的陆相生油理论的论点,提出“潮湿与干燥气候的时代转变,有利于生油层的形成”。该书对西北地区陆相油气田形成及分布规律作了系统总结。为证明陆相石油成因提供了一个将今论古的范例。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随后在60-70年代相继完成的《青海湖综合考察报告》和《中国陆相油气的形成演化与运移》,这些理论的成功应用推动陆相生油理论的发展,为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此后,李德生、杨少华等对华北盆地、柴达木盆地及甘肃各地质时代陆相生油层都作了有意义的研究和总结,认为我国西北许多为第三纪和中生代油田陆相地层才是最可能的生油层。胡见义等对大庆油田生油层的研究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水平。他认为生油母质的富集是石油生成的先决条件,稳定的还原环境是有机质发生转化的必要条件,而有机物质转化成石油却必需依赖压力和温度的因素。田在艺等人则强调了盆地的长期拗陷,西部诸盆地油气形成的地质条件,指出在大陆体制下石油生成的条件是:强烈拗陷的盆地,湖水扩大的地质条件,巨厚的淡水—半咸水的湖泊相沉积,有机质丰富。(本节资料引自《石油史研究辑录》,作者:石宝珩 2003)

四.陆相生油理论的实践

陆相生油理论的提出和应用在石油地质学领域具有重大的科学创新意义,并对全球石油勘探和开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陆相生油理论的提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它突破了传统的海相成因理论观念,拓宽了石油地质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石油资源勘探的思路和方法。陆相生油理论的成功应用使中国摆脱了贫油国的地位,实现了石油的自给自足,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推动陆相生油理论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石油勘探和开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个陆相生油的大型油田出现在50年代末的松辽盆地,即大庆油田。该油田的原油产自白垩系陆相储层,油源岩也是由陆相湖泊沉积物形成的,厚度超过1000米,油田规模约为1000平方公里,年产量达到5000万吨。松辽盆地是一个广阔的陆相沉积盆地,通过在这里发现巨型油田,进一步验证了“陆相生油”理论的正确性。

在陆相生油理论指导下,中国陆续成功开发了大港、胜利等一系列大型油田,基本实现了石油自给,为新中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从此彻底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工业化进程有了坚实的后盾。如今,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石油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如果没有陆相成油理论的指导,根本无法发现和开发像大庆油田这样的特大油田,中国的石油消费将基本上依赖进口。如此巨大的进口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难以承担的。因此,直到今天,陆相成油理论及其应用仍然具有巨大的价值,为国民经济建立了重要的支柱。

五.陆相生油理论的意义

  • 对中国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石油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陆相成油理论为指导,中国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实现了石油自给自足,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摆脱了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 在科学理论上的重大创新:陆相成油理论的提出和实践证明,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主流观点否定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创立的学说。它提高了石油地质学的整体水平,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重大的科学创新意义。
  • 陆相成油理论的提出展示了中国科学家们的唯物辩证思想。他们通过辩证分析,肯定了海相成油的基础,但同时否定了只有海相能够成油的观点。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节主要引自,谷颖宏,2013)

六、陆相生油理论的评价及后世影响

  • 有机地球化学与沉积学家、中国有机地球化学学科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傅家谟评价《中国陆相油气的形成演化和运移》一书:“1981年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撰写出版的《中国陆相油气的形成演化和运移》一书,是我国石油地质学者研究陆相生油的重要专著。陆相生油是我国显著的地质特点,也是世界各国所罕有的。二十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在陆相成油理论方面作了许多工作。五十年代曾编写出《中国西北区陆相油气田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一书,六十年代完成了《青海湖综合考察报告》。这些工作在建国初期,对打破“中国贫油论”和陆相地层不能生成大油田的谬论,以及推动我国石油勘探工作方面,确实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陆相油气的形成演化与运移》是兰州地质研究所二十多年来工作的系统总结,该书用大量地质、地球化学资料,论证了他们于1959年提出的陆相成油基本规律“内陆潮湿坳陷”成油论,看来,这一论点反映了我国中、新生代陆相油田的某些基本成因特点,而应予充分肯定”。(引自《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2年04期,作者:傅家谟,有机地球化学与沉积学家、中国有机地球化学学科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在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科技人员所取得的7大“标志”性重大科技成就,“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位列第四,仅次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杂交水稻”。
  • 2002年5月28日,在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上,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提到“陆相生油理论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附:为****中国陆相生油理论做出重要贡献的部分科学家(资料均收集于网络)

中国陆相生油理论的形成发展对于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为全球石油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科学家们以其卓越的学识、深厚的科研功底和扎实的实践经验,致力于探索陆相生油的形成机制、分布规律以及勘探开发技术,为中国石油行业的进步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下为中国陆相生油理论做出重要贡献的部分科学家。

谢家荣(1898年9月7日-1966年8月14日),出生于上海,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地质教育家。1917年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系,随后在1918年转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地质系,1920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后回国。1922年参与筹创中国地质学会,当选为首届理事会书记,先后两次任中国地质学会会长,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发表了《中国矿床学》《中国大地构造问题》等著作。1954 年担任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常务委员、总工程师,1955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任学部委员。他是发现大庆油田的大功臣,他撰写的《扩大探油的范围》《中国的产油区和可能含油区》《石油普查中的若干重要问题》《石油地质的现状、趋势及今后在中国勘探石油的方向》等篇论文,对以大庆油田的发现为开端的20世纪石油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石油地质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早在1929年商务印书馆就出版了他编著的中国最早的石油地质专著《石油》,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开拓者。谢家荣在 1957年被错打成大右派,“文化大革命”初期便受到迫害,因不堪折磨而以最古老的方式于1966年8月14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897-1952),河南濮阳人,192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从事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超过二十年。孙健初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石油之父",中国人称他为"中国石油奠基人"。1935年初,中央地质调查所成立,孙健初作为委员之一负责青海、甘肃、宁夏地区的地质调查,历时八个多月。1937年,他参加了西北地质矿产试探队,在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进行了石油勘探。他于1938年成功发现了玉门油矿,并撰写了《甘肃玉门油田地质》、《祁连山一带地质史纲要》等重要著作,对地质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担任第一届兰州市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西北财政经济委员、石油管理总局勘探处处长等职务。在孙健初的领导下,1938年至1939年,玉门油田勘探取得了巨大成功,并进入正常开发阶段。此后,孙健初全身心投入石油地质工作,1950年,他出席了全国第一次石油工作会议,并当选为主席,提出了西北石油勘探计划,被任命为中国石油管理总局探勘处处长。后来,他还被毛泽东主席任命为西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周恩来总理任命为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郭沫若任命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并参与编制全国石油勘探方案的领导工作。

潘钟祥 (1906.08.12~1983.10.25),我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中国石油学会创始人之一,首次提出“陆相生油”新观点,突破了海相生油理论。193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2-1934年四次赴陕北调查石油;40-50年代发表的《中国陕北和四川的白垩系石油的非海相成因问题》、《中国西北部的陆相生油问题》都具有突破性的见解,1940-1945年赴美留学,在堪萨斯大学及明尼苏达大学地质系学习石油地质学及矿床学,1946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历任中山大学教授、地质系主任,兼任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1950年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到北京地质学院,担任过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勘探系、石油地质系主任。70年代他倡导的基岩油藏等新观点,在中国石油普查勘探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在教学科研工作中,领导编定了中国第一本《世界油气田地质学》教材,并培养了几代优秀人才。

黄汲清(1904.3.30—1995.3.22) 构造地质、地层学和石油地质学家。四川仁寿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获瑞士浓霞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 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在大地构造学、石油地质学、地质制图、古生物和地层学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对中国的二叠系提出了划时代的分层。首次用历史分析法阐述了中国及邻区的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特征及演化,并创立了多旋回构造运动说,奠定了中国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基础,提出了单元相互转化机制和多旋回构造运动理论。先后主编41幅1:100万地质图及1:300万全国地质图,对全国矿产普查有指导意义。提出了西北大型盆地多层多期生储油理论和陆相生油理论,坚持对东部开展找油工作,为大庆油田的发现做出了贡献。

**黄汝昌,**1927年9月出生,石油地质学家,安徽凤阳人,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曾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代理所长。历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勘探开发研究所负责人。对石油地质、有机地球化学、沉积地球化学研究较深。曾负责组织编写了五本石油地质理论专著,其中《中国西北区陆相油气田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1959年)一书,提出“内陆潮湿拗陷”陆相生油理论,并用这个理论阐明了中国陆相油气田的分布规律;《陕甘宁盆中生界油气的生成和聚集》(1964年)一书,运用“内陆潮湿拗陷”生油理论,具体分析了陕甘宁盆中生界油气的形成规律;《准噶尔盆形成演化及油气形成》、《中国陆相油气的形成演化和运移》等著作曾获得有关部门奖励。撰有《陆相盆中古气候演变与元素的迁移聚集和分布》、《不同沉积环境中有机质特征及成烃机理》等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四十余篇。主要专著及成果有多项获奖,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主要有《中国西北区陆相油气田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准噶尔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气形成》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陆相油气的形成演化和运移》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气的生成及聚集规律》获甘肃省科学大会奖;《渤海湾盆地天然气形成富集规律及资源评价》获部级二等奖;《华北地区天然气形成富集规律及资源评价》获部级二等奖,国际先进水平;《不同沉积环境中有机质特征及成烃机理》等。

参考资料: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主编,《中国陆相油气的形成演化和运移》,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1年4月第1版。

2.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主编,《中国西北区陆相油气田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1959年出版。

3. 《石油史研究辑录》 作者: 石宝珩 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年07月出版。

4.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主编,《中国陆相油气生成》,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年10月第1版。

5. 陆相成油理论及其意义——新中国重大科技成果之一,作者:谷颖宏

6. 中国陆相盆地油气勘探实践 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5 ,作者:张文昭

评论
湖北胡石伦
太师级
这些理论的成功应用推动陆相生油理论的发展,为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024-01-14
湖北胡石伦
太师级
仅次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杂交水稻。
2024-01-14
湖北胡石伦
太师级
“陆相成油理论”被列为中国建国以来广大科技人员取得的七大标志性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202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