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长虹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高昶 济宁医学院 副教授
审核:潘苗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阿宁是一名18岁的大一学生,1个月前与同学起了冲突之后,逐渐变得情绪不稳定,大哭大闹,乱语或不语不动,严重时不认识母亲,还经常学别人说话,行为紊乱,不修边幅。渐渐地,阿宁会反复问别人“你相信我吗”这样的问题,在跟家人说话未得到回应时还会大声尖叫。晚上症状更为严重,整夜失眠、话多、照镜子,还会自言自语、尖叫不停。这些症状均为发作性,发作过后情绪和行为基本正常。
阿宁的父母认为女儿可能是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但事实真是如此吗?难道只有精神分裂症才会让人出现情绪不稳定并胡言乱语的症状吗?
图1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脑炎也会让人“精神异常”
事实上,并不是出现所有的精神症状都是“精神病”。例如,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就包括认知障碍、痫性发作、精神行为异常及多种多样的运动障碍。
自身免疫性脑炎与人们熟知的脑炎不一样,它不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而是因为患者体内产生了攻击脑组织的抗体,进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所以,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会出现精神异常的症状。
如果阿宁在出现精神异常的同时,出现了头痛、发热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就要考虑是不是自身免疫性脑炎。
不过,阿宁并没有头痛、发烧的症状,被家人送到医院后,通过医生的进一步检查,也排除了自身免疫性脑炎。那她是不是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呢?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难以诊断的精神分裂症
虽然阿宁表现出间歇性情绪异常、对外界的感知很敏感及食欲下降等看起来很像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症状,但还不能妄下诊断。这是因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至今没有绝对特异性的症状可作为诊断依据。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可能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遗传因素,研究发现血缘关系越近、亲属中患病人数越多,遗传风险就越大;另一方面是神经发育因素,脑解剖和神经病理学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边缘系统和颞叶结构的缩小及半球不对称的现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海马、额叶皮层、扣带回和内嗅皮质也有细胞结构的紊乱。
脑影像学研究也同样发现,部分患者有脑室扩大和脑皮质萎缩的现象,而这些脑结构的变化在发病前就已明显存在。所以,精神分裂症可能是神经发育损害导致的疾病。
因此,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一般是依靠排除法,只有排除了躯体性疾病、脑器质性疾病和其他心因性疾病后,才能最终确诊。
阿宁的家人没有精神疾病史,脑影像学也没有发现大脑的异常,所以医生依据阿宁的过往经历分析,她最可能患上的是一种心因性疾病。
三、心因性疾病——“想”出来的病
心因性疾病,通俗来说就是一种“想”出来的疾病。当一个人压力大、烦躁不安或者受到某种刺激后,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思维混乱、睡眠障碍、人际关系紧张等症状。这种病仅仅与患者的感觉有关,患者的身体通常不会有器质性的变化。
阿宁是独生女,家人从小对她十分呵护,家里所有的物质条件总是优先满足她。因此,阿宁自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做事张扬、唯我独尊,很少遇到挫折。
然而,在上大学后,周围的人不会像父母一样迁就她。与同学之间的冲突使她不知所措,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心理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便逐渐演变为精神异常。
阿宁最终被医生诊断为“分离转换障碍”。这种病的治疗方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首先,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缓解躯体上的症状并打开心结。只有找到心结并解决它,才能更好地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其次,可以敦促阿宁的家庭成员学习并转变处理问题的方式。我们常说一个人“病”了,其实不单单指传统意义上身体和心理的疾病,在很多时候往往是家庭关系出现了问题。只有家长足够重视并做出改变,才能从根本上缓解阿宁的精神症状,减少再次发病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郝伟,陆林.精神病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