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基建”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其中特别强调要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7月23日,第19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云端召开,“网络”与“产业”成为大会主题,“工业互联网”再一次成为全民关注热点。那么究竟什么是“工业互联网”呢?工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又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让我们一探究竟。
什么是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一种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不断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壮大。
通俗的讲,“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它是传统工业流程与信息通信技术的高度融合的产物。最终的目标是通过数字化的转型,建设具有“信息生产力+工业生产力”的新型工厂,以提高国家制造业的水平。
工业互联网的优势
对比传统工业形态,工业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将“人、机、数据”深层次融合,通过连接海量的人、机、数据,凭借卓越的“信息生产力”+“工业生产力”,最终实现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的工业生产过程,满足未来社会的多种需求。
西门子的安贝拉工厂是工业互联网中智能化生产的典范。在这里,智能化设备超过75%,工厂可以24小时记录和收集数据,对5000万条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每天可生产350多种产品,产品合格率达到99.99%以上。同时并没有增加新的员工,但创造了9倍的产能。
波音公司在飞机制造过程中,同样受益于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协同化,进而极大节省生产资源。在传统制造过程中,波音公司内部完成详细设计后,模型和图纸发给外包公司,这一过程技术管理难度大、反复修改次数多、研制周期长及成本高。在制造波音787过程中,波音公司建立网络协同平台,通过平台网络传输产品模型,交换产品设计、工艺和维护信息等,快好省的完成产品研制,公司仅负责总体设计和部件组装校验工作,降低成本的同时又极大提高了效率。
未来可期
工业互联网的时代才刚刚开始,无论是技术还是产业应用,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毫无疑问,工业互联网是兵家必争之地。对此,我国工信部针对工业互联网发展制定了"三步走"战略:
2025年,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
2035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水平要达到全球领先;
21世纪中叶,我国工业互联网水平要进入世界前列。
未来可期,工业互联网有一天,会走入“寻常百姓家”。
参考资料:
[1] 《工业互联网白皮书2.0》
[2] 魏毅寅,柴旭东著.工业互联网 技术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3] 陈金兰,刘海滨.PLM助波音787飞机项目实现全球化虚拟生产[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8(09):37-38+42.
[4] 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白皮书(2020年):3页,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