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旷的滩涂、荒凉的盐碱地,这些曾经贫瘠、荒芜的不毛之地,在我国科技工作者持续推动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做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海水稻”就是其中一种耐盐碱植物。海水稻不是生长在海水里的水稻,也不是用海水直接浇灌的水稻。“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指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不惧海水短期浸泡,能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生长的一类特殊水稻品种。海水稻没有普通稻米的病虫害,矿物质含量比普通稻米更高,是天然有机食品。
盐碱地一向被视为“农业荒漠”,“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道出了在盐碱地种粮的艰辛,而在农业科技人员眼中,种植海水稻,是唤醒这一“沉睡”资源的重要方式,合理开发利用这些盐碱地资源,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我国海水稻研发团队开始技术攻关。2017年,第一代“海水稻”在青岛试种成功,最高亩产可达620.95公斤。无论是芽期还是全生育期,海水稻品种都要经过长期又严苛的筛选。科研人员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筛选出天然抗盐、抗碱、抗病基因的品种,目前,已经拥有种质资源近2000份。不仅如此,种质的耐盐能力也不断提高,从最初的3‰,提高到现在的8‰。
要实现耐盐碱水稻大面积推广种植,光筛选种质还不够,必须要有严密的配套体系。科研人员探索出一套以综合排灌系统、物联网传感器系统、大数据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为基础的盐碱地改良技术。通过地下传感器感知温度、碱度以及海水稻生长态势、病虫害等信息,并即时传送至大数据中心,通过人工智能和专家诊断系统,智能调控土壤盐碱度及水肥释放,让土壤和作物都“活”起来。
自2012至2022年十年间,我国海水稻已从科研试验阶段进入规模化推广,实现了对全国四大类典型盐碱地的全覆盖。2020年,我国启动“十百千”工程——当年完成10万亩海水稻种植、100万亩盐碱地综合利用、1000万亩可利用的盐碱地储备。该工程计划用8到10年时间,改造一亿亩盐碱地,实现盐碱地变粮仓。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海水稻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海水稻的种植不仅仅可以为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更可以对盐碱地、滩涂的土质进行调整,让泛着白盐的裸露地面变得水草丰茂,对生态环境大有裨益。
审核专家:屠强 海洋出版社副编审
中国科协科普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