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今天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过敏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

北京科协

根据世界过敏组织(WAO)的统计,全球有近40%的人曾经或正在被过敏困扰。近年来,中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估计患病人群超过2亿,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那么,是什么导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过敏呢?

1

过敏具有遗传性

如果父母都是过敏体质,子女有60%~70%的可能性也是过敏体质;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是过敏体质,子女则有40%~50%的可能性被遗传。研究发现,过敏家族史是导致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过敏体质更是造成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一项针对儿童过敏性疾病的研究得出个有趣的结论,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患有过敏性疾病,那么与他/她同性别的子女将具有更高的过敏风险,有过敏史的母亲所生婴儿易患婴儿湿疹,有过敏史的父亲所生婴儿易患荨麻疹。

2

生活中遍布过敏原

这是过敏性疾病发病和进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诱因。常见的过敏原有尘螨、真菌、花粉(树、牧草和野草)、动物的皮毛、食物、昆虫的唾液和毒液(通过叮咬传播)、橡胶制品、家用化学品等。尘螨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强的过敏原之一,是引起室内过敏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吸入性过敏原以粉尘螨、屋尘螨、动物皮毛为主;食物及其添加剂类过敏原以牛奶、牛肉、鱼类混合物、鸡蛋白以及羊肉为主;接触性物质、化学类过敏原,则以细菌、甲醛等为主。

3

季节和气候变化

我国大多数地区的花粉浓度高峰期会在春秋两季出现,春季(3~5月)主要致敏花粉为木犀科、杨属、柳属等树花粉,夏秋季(6~10月)主要为牧草、禾本科及植物杂草类植物花粉。我国致敏花粉种类众多,调查显示,致敏花粉已成为我国北方最主要的室外过敏原,发病率占过敏性鼻炎患者的30%~58%。夏季因阳光中的紫外线充足,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光过敏。

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呼吸系统健康,与过敏性呼吸道疾病和哮喘的发病相关,还会影响花粉过敏和花粉季节的持续时间和强度。研究显示,大气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殖功能,花粉的产生量明显增加;在洪水和暴雨来袭时,霉菌增殖显著,是导致严重哮喘的罪魁祸首。

4

环境污染加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加剧,大气污染主要包括室外污染和室内污染。我国的室外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合物,室内污染物主要是甲醛和烟草。建筑材料、涂料、粘合剂等释放出的有害化学物质和家庭用的洗涤剂、漂白剂、芳香剂、杀虫剂、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残留农药等,作用于人体器官,引起多种过敏症状和疾病,甚至会引起儿童白血病等。研究显示,空气污染尤其是目前交通污染的臭氧、氧氮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沙尘暴都会增强花粉的致敏性,加重花粉的致敏症状。

5

衣食住行的改变

相比过去的衣服以棉织品为主,现在的衣服材质中羊毛、尼龙、化纤、玻璃纤维的成分变多,研究显示这些材质的衣物极易引起人体过敏反应。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半成品、速食品,其中一些防腐剂、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调味剂等都可能引起过敏;几乎所有的食物或食品添加剂都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婴幼儿容易对牛奶、大豆、鸡蛋、花生和小麦等食物过敏,年长儿童和成人容易对坚果和海鲜过敏。装修材料可能诱发呼吸道过敏,镍合金镀铬的手表带、项链、衣扣等会引起接触性皮炎。人们外出机会增多,有些人对新的生活环境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表现为腹泻、哮喘等过敏症状。

6

情绪性过敏

这种过敏是心理机制和生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群,当他们出现愤怒、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时,皮肤中的神经递质会被大量释放,组胺、5-羟色胺等过敏介质也会被释放出来,不仅导致人体产生疼痛等症状,还会刺激皮肤出现麻疹、红疹、丘疹等过敏反应。

7

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反应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抗菌药物是我国近10年来最常引发药物过敏反应的因素,其中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是致命性过敏反应最常见的诱发药物。使用放射造影剂的患者多合并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的基础疾病,当出现过敏反应时,因其生理代偿机制受损导致预后很差。

8

过度讲究卫生

“卫生假说”是指儿童在早期接触各种过敏原,可以帮助其免疫系统学习如何以无害的方式对过敏原做出反应,从而帮助儿童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研究发现,一些经常接触农场动物的孩子与不接触的孩子相比,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要低。现代人非常注重卫生,这也使得人们与微生物“隔绝”,免疫系统缺少“锻炼”的机会,抗过敏的能力也明显下降了。

9

防过敏意识提高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有调查发现,当孩子被检出对某种物质过敏时,家长会积极了解关于过敏性疾病的相关信息。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可能会主动报告出更多的过敏情况。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 孔静文 刘俊秀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医师 吕良敬

评论
科普5c常寿忠
大学士级
关注了
2023-07-08
2243
太师级
谢谢分享
2023-07-09
科普员魏海,四义堂村
太师级
阅读
202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