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音乐无国界?心理所合作研究揭示音乐感知的文化特异性

JingYANG
New Media Artist and Scholar
收藏

音乐在人类社会中已有长久的历史,并随社会变迁与文化互融共生,共同支持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但不同地域和生存环境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进而影响音乐的种类与风格。已有研究表明,听者会基于统计分析为特定类型与风格的音乐建立内部模型,并据此预测乐曲的发展。那么在我们聆听中国传统民歌和西方音乐时,我们利用基于不同文化熏陶和适应(enculturation)而形成的内部模型感知不同文化音乐是否会有不同?

文化距离假说(cultural distance hypothesis)认为上述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听者更容易预测与自身文化背景更相似的音乐结构。为了检验这一假设,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杜忆研究组与丹麦奥胡斯大学音乐与脑研究中心开展了一项合作研究,借助音乐的信息动力学模型(the Information Dynamics of Music),使用信息量(information content)这一指标量化中西方音乐与各自文化之间的距离,对文化距离假说进行跨文化实证研究。
研究共招募100名中国被试与99名德国被试,年龄均在18-35周岁之间,且平时常听的音乐大多为西方流行音乐。在实验中,被试会听到分属于中西方音乐文化,但文化归属或清晰或模糊的音乐片段,即文化距离可近可远的音乐片段,并判断当前听到的音乐来源于中方还是西方文化。同时通过内隐联想测试、大五人格问卷记录被试的内隐文化偏向和人格特质,以及音乐能力测试、音乐经历问卷记录被试的音乐能力(图1)。

图1. 音乐文化距离的量化与实验流程

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文化归属模糊的音乐,被试对文化归属明确的音乐分类成绩显著更好;同时,被试对属于自身文化背景的音乐的分类成绩更好(内文化优势),这一表现不会受到文化归属清晰与否的影响(图2)。这一结果证明尽管中国年轻人较少主动接触中国传统音乐,但长期潜移默化的文化适应依然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基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内部模型。

图2. 文化距离效应和文化内优势对中西方被试音乐分类任务的影响

研究进一步分析了领域一般性的个体特质(开放性和内隐文化偏向)和领域特异性的音乐能力与音乐分类任务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只有音乐能力与音乐分类成绩有关,个体的音乐能力越强,其在分类任务上的表现越好(图3),提示音乐能力能够改进个体对音乐文化感知的内部模型。

图3. 音乐能力显著预测音乐分类任务表现

综上,本研究首次使用计算模型量化了音乐的文化距离,对文化距离假说进行了跨文化实验验证,揭示了不同文化背景对个体音乐感知的影响及音乐能力的调节作用,为预测编码框架下的音乐认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XDB32010300)和丹麦国家研究基金(117)的支持。
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Cognition。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硕士研究生Mathias Klarlund为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杜忆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信息:
Klarlund, M.*, Brattico, E., Pearce, M., Wu, Y.Y., Vuust, P., Overgaard, M., Du, Y.* (2023). Worlds apart? Testing the cultural distance hypothesis in music percep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isteners. Cognition, 235, 105405.https://doi.org/10.1016/j.cognition.2023.105405

作者: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杜忆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