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夏天”来了!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今年以来(截至6月30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创下自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的记录。全国有301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事件标准,多地体感温度达40℃,到处都“热到融化”。
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数据显示,7月3日,地球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表面平均气温首次达到17.01℃。
专家提醒,今年的高温纪录可能会不断被打破。连续高温可能给人体健康带来很多不利影响,特别是这7个器官最易受到伤害!
高温预“警”
7个器官最怕高温
血管——最怕“堵塞”
夏季出汗多,增加人体水分流失,血液黏度随之升高,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栓。
从气温较低的空调房进入气温较高的室外环境时,血管和心脏很难适应过大温差,也容易突发疾病。
大脑——最怕“过热”
温度升高会干扰神经细胞之间的通讯,因为高温会影响DNA和蛋白质结构以及细胞膜的完整性。过热持续时间越长,认知通路可以被解除管制,并引发情绪变化,如焦虑、头痛和判断力受损。
当温度超过37℃以上时,大脑会承受压力,正常的神经传递可能会受到干扰,此时的大脑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眼睛——最怕“直晒”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容易受伤的器官。眼睛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来保护眼睛。茶色和淡绿色的太阳镜能够提供最佳的紫外线防护效果。
夏天细菌繁殖快,避免用手揉眼睛,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用流动的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的发生。可以多吃点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比如西兰花、胡萝卜等,维生素A能促进眼睛的代谢功能,在体内可转化为视蛋白,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
颈椎——最怕“直吹”
颈椎长时间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
开空调时,冷空气向下沉,因此风要向上吹。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缓解肩背部的不适感。
肠胃——最怕“冰饮”
《黄帝内经》说:“营卫之气,自胃而生。”胃喜燥恶寒,十个胃病九个寒。高温天很多人喜欢喝冰镇饮料,冷饮的温度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20℃~30℃,大量冷饮进入体内,很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血管收缩、黏膜缺血,造成痉挛性疼痛,甚至导致腹痛、腹泻。
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和蒜,可以暖胃、杀菌。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
子宫——最怕“寒气”
传统中医养生认为,女性体质属阴,而冰凉的环境可能对子宫造成伤害。高温天外面温度高,室内却冷气大开。女性穿着清凉从室外进入室内时,皮肤上的毛孔已经打开,因为温差较大,毛孔会迅速收缩,而伴随着毛孔的闭合,大量的空调冷气会锁在毛孔内,进而带进身体。这种寒气是不可逆的,即使毛孔再次打开,寒气也不能释放出去,导致寒邪内生,侵害子宫。
肾脏——最怕“缺水”
高温天出汗多,排尿量减少,此时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排出尿液,就会引起尿液浓缩,形成结晶,在身体某个部位停留时间过长,聚集、沉淀后,就容易形成结石。
这4条防护措施 防高温
注意“补水”
天热出汗较多,一定要注重水分的补充,每天推荐至少摄入1500毫升(肾病患者应酌情限量,室外露天工作者或大运动量者则应酌情增加)。由于一些电解质会随汗液排出,若只补充白开水易引起电解质失衡,可选择零糖零卡的水平衡饮料,搭配膳食纤维,补充钙钠镁钾离子的同时更好地促进肠道蠕动,起到辅助身体机能运作、维持体液平衡和改善肠胃功能的作用。
补充营养 提升免疫力
注意日常营养补充,提高自身免疫力。蛋白质是人体免疫力重要的物质基础,每天摄入充足的蛋白质,才能让免疫细胞有足够的免疫武器。早餐时可以吃些牛奶、鸡蛋、豆浆,午餐、晚餐可以吃些肉类。挑食的、亚健康的人,可以适当通过蛋白粉来补充优质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机体免疫力,尽量选择营养素密度较高的食物,还可适量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摄入,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此外,铁、锌、硒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户外活动 避开高温
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根据气温日变化适度调整锻炼时间,推荐选择清晨、傍晚时段,避免高温时段户外活动。运动后,不可立即饮用冰水,冰水会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血管收缩,建议尽量饮用温水。如果选择功能性饮料,建议看看产品配料表,选择含糖量较低的饮品。
空调温度 切莫太低
使用空调时,建议室温调节在26℃左右为宜。老年人群体温调节能力减弱,可适当将空调温度略微调高。每天应保证充足的高质量睡眠,成年人以7-8小时为宜。避免情绪急躁引起血压波动,保持情绪稳定。